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功夫频道|武术|散打 > 散打动态 > 上官鹏飞不幸离世 > 上官鹏飞逝世动态

散打名将上官鹏飞伤重不治 勿让搏击成“搏命”

2011年12月14日14:32
来源:解放军报

  因在一场搏击比赛中头部遭受重击而昏迷了一个多月后,河南散打运动员上官鹏飞12日在海口逝世,年仅23岁。

  23岁,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正是刚刚走出校门,实现抱负、放飞梦想的年龄;而对于大多数运动员来说,也正是风华正茂出成绩的黄金岁月。可恰恰因为一场拳台上不该发生的意外,一个年轻的生命就此戛然而止。在上官鹏飞受伤后的这段日子,他的遭遇引起了无数网友的牵挂与同情,有关组织也尽了最大力量全力挽救他的生命。他的离世,让人们在错愕与惋惜之余,对搏击运动的安全性及这起意外的责任追究等后续处理,也产生了不少质疑之声。有人说,倘若当值裁判能在比赛期间及时对危险动作施加干预,倘若对运动员赛前的安全教育能够到位,或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然而,对于搏击这项运动而言,可能并不存在那么多的“倘若”。商业化的职业搏击运动与官方竞赛相比,为了增加比赛的刺激性,运动员的头部并不戴护具,本身就增加了不少风险。国内参加此类赛事的运动员很多都已“身经百战”,要说对规则不了解估计不大可能,只是开场钟一敲,在周边狂热气氛的影响下,选手首先考虑的不是在点数上领先,而是会全力争取“KO”(直接击倒)对手制胜,即使是在对手处于弱势之下也会“穷追猛打”。场上裁判虽负有及时中止违规动作、保护双方运动员的责任,但在运动员发生激烈缠斗的情况下,有些连串的攻击动作难以及时界定是否违规并立刻制止,所以无论是苛责运动员还是裁判都没有太大意义。

  散打等武术搏击项目的商业性比赛近些年在我国开始蓬勃发展起来,但相关赛事的运行监管对于主管部门却一直是个难题。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职业搏击赛事的组织、规则、裁判、商业开发、运动员权益保护上都存在不小的差距。比如,欧美国家对选手的身体状况有着严格的跟踪制度,一旦选手有过被“KO”的经历,半年内不得报名参加相关比赛,即使身体正常也要在报名时接受医生的详细检查。选手通常被投以高额的商业保险,在比赛进行过程中场外始终有救护车和医生待命。而在我国,由于各类赛事主办方的资质参差不齐,制定规则各自为政又不够细致,对运动员报名审查也严疏有别,无形中埋藏了很多安全隐患。更值得忧虑的是,针对搏击运动的商业险开发严重不足,保险公司一听说运动员参加的是搏击比赛都不愿承保,一旦运动员遭受严重伤害,产生的治疗费用无论对主办方还是其个人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也由此爆发了不少纠纷。

  据悉,在上官鹏飞事件发生后,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已经叫停了全国所有散打赛事,并针对现有的商业赛事规则进行修改。无论是制度上的修补还是监管上的归位,搏击项目都需要主管部门扮演好守护者的角色,而促进搏击产业开发、盘活赛事经济、增强舆论监督,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衷心希望在赛场上不要再有生命陨落的悲剧发生,参与搏击运动的选手能够消除后顾之忧,奉献出更多充满力与美的瞬间!

  (本报北京12月13日电)

(责任编辑:starwind)
  • 分享到:
 我来为新闻纠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