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体育 > 篮球 > CBA > CBA内外

奥德杰:双星该让李光多上场 把经验传给青少年

2011年12月21日10:28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奥拉迈德·奥德杰,1982年出生的尼日利亚人。这个身高2.08米的黑大个为了篮球,几乎走遍了世界五大洲。NBA、CBA、德国联赛、俄罗斯联赛、希腊联赛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如今兜转了一圈,奥德杰在本赛季重返CBA,与青岛双星男篮签约,他的到来也确实让低谷中的雄鹰找到了重新振翅的动力。主场接连击败浙江与江苏,奥德杰功不可没。趁着回北京挑战老东家的空当,记者与奥德杰面对面地畅聊起来,而这并不是记者第一次接触奥德杰,早在2009年CBA全明星赛时,奥德杰作为北方明星队的首发队员就曾接受记者的采访。

  ■谈双星也许该让李光多上场

  奥德杰在中国先后效力过北京、辽宁、山西、佛山、双星五家俱乐部。从2004年起,他就与中国结缘,如今尼日利亚人已经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当他谈起年轻的双星队时,奥德杰表示,自己从队友身上看到了潜力和希望。当然,他更希望年轻的队员能够获得展现自己的机会,比如2009年曾和他一起参加过CBA全明星赛的李光,奥德杰一直期盼“小李飞刀”能重现江湖。

  记者:来双星队只有一周多的时间,但感觉你在队里像老大哥一样经常给队友们很多指导。

  奥德杰:我一直在鼓励我的年轻队友们,但他们必须自己去发展,我只能去做出榜样,不能指责他们,不能够让他们灰心。他们有潜力有未来也有希望,你看看现在的东莞还有广厦,他们以前成绩也非常差,但现在已经成为强队。所以我们不能过多地指责年轻人,要让他们建立信心。

  记者:你认为自己给球队带来的帮助是什么?

  奥德杰:我不是那种一场比赛能得四五十分的队员,我是一个团队球员。我要做好榜样,让年轻队员们更好地发展。如果我每场比赛都得很多分,但球队输球,这没有任何意义。在场上我会做好自己的工作,也会让队友变得更好。

  记者:还记得2009年全明星赛和李光一起担任北区首发的场景吗?

  奥德杰:当然,那年李光打得太出色了。我不明白,为什么现在他没有机会了。我知道他因为膝伤休息了一个赛季,但我从训练中看得出,李光练得很苦很用心,他需要机会,需要上场表现自己的机会。现在完全可以让哈德森打二号位,让李光打控球后卫。

  ■谈家庭我要给孩子做好榜样

  采访前,双星队刚刚结束了与北京队的比赛。奥德杰的两个表兄弟以及他们的朋友早早地在酒店门口等候奥德杰。见到亲友,奥德杰乐得合不拢嘴,此前输球的阴云一扫而光。在尼日利亚人看来,没什么比家庭更重要。已经育有四个孩子的奥德杰说,自己无论在球场上下都要给孩子们做好的榜样。

  记者:可以谈谈你的家庭吗?你有几个孩子,你的家安在了哪?

  奥德杰: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是我的家(哈哈大笑起来)。这当然是开玩笑的。我有四个孩子,两个儿子两个女儿,这在中国人看来是不是太多了啊(再次笑起来)。他们现在和我的老婆一起生活在美国奥兰多。大儿子已经14岁了,他也是打球的好苗子。

  记者:奥德杰是个怎样的父亲?

  奥德杰:我对家庭的重视超出了你的想象(指了指后面的表兄弟)。他们(老婆孩子)差不多会在下周到中国来看我,我喜欢一家人在一起的感觉。我是孩子们的榜样,我必须要以正面积极的形象来教育他们,不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父亲说一套做一套。

  记者:生活中的奥德杰是个怎样的人?

  奥德杰:很多人把我看做偶像,包括很多喜欢篮球的孩子。所以我必须要顾及自己的形象和名誉。同样,我现在在双星队打球,我也要顾及球队的名誉,必须要做正面积极的事情。

  ■谈篮球要把经验传给青少年

  接受采访的时候,奥德杰穿着一件绿色的印有自己头像的T恤。上面印有“奥拉迈德·奥德杰篮球训练营”的字样。原来,尼日利亚大个子开办篮球训练营已经有12年的经验。他还开设了一家篮球学院,如今效力于猛龙队的所罗门·阿拉比就出自这所篮球学院。奥德杰直言,自己要把更多的经验传授给全世界的青少年。

  记者:可以谈谈你的篮球训练营吗?

  奥德杰:已经12年了,在尼日利亚、英国、南非、德国、美国都有。主要就是利用从篮球得到的东西来回馈社会帮助孩子,像慈善活动一样。我还开了一家篮球学院,从那里毕业的孩子遍布全世界,在美国就有100多人,去年被猛龙队选中的所罗门·阿拉比就是从我的篮球学院毕业的,还有几名打NCAA的孩子。

  记者:看到与北京的比赛,你和马布里关系非常好。

  奥德杰:我们是很多年的朋友,从我在美国的时候。这次来北京打球,我们还一起吃饭。他是一个很棒的球员,他和我一样都想为中国篮球做点什么。当然除了他,还有很多球员都和我关系非常好 。

  记者:在中国打了这么多年的篮球,你已经算是家喻户晓的球星,谈谈这些年在中国的感受。

  奥德杰:我在中国打了这么多年的篮球,我爱中国,也爱中国的篮球联赛。这里有我很多的朋友。我愿意在我退役以后为中国篮球贡献自己的力量。特别是在青少年篮球教育上,我想把自己多年打球的经验,还有篮球训练营上的教育经验带给中国。 文/本报特派记者 杜金城(本报天津 12月20日电) 图/记者 袁蒙

(责任编辑:魏万春)
  • 分享到:
 我来为新闻纠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