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综合消息
在北美的一场青年冰球比赛中,发生了4起打架事件,前两次算是因为双方球员在比赛中发生摩擦“自然引起”的,而后两次就像是古惑仔约定的单挑一样:两队各出一个人,双方上前摘掉对方的头盔和手套(比赛安全规则规定选手自己摘掉护具是违例的),然后就和开始拳赛一样出拳猛击。此时裁判暂时变身拳击裁判,就站在一旁看着“拳赛”进程,直到一方被打倒在地,裁判才会上前把双方拉开,这场合法斗殴宣告结束后,两位拳击手各自戴好护具重新投入比赛——如果他们还可以的话。
别以为这是今年北美票房大好的冰球题材电影《冰场打架王》里的剧情,这就发生在上个月北美西部冰球联盟(WHL)加拿大萨卡斯通老熟人队对布拉德利黑鹰队的常规赛中。
小球员和家长都不怕打架
约什·乌里奇,16岁,就是老熟人队跟黑鹰队那场比赛中“约定打架”的主角之一。赛后,他跟妈妈和外婆轻松地交谈着从更衣室走出来,要不是下嘴唇多了一块止血贴,从他的神色根本看不出之前发生了什么。
“我也不希望他打架,但是如果非打不可,我就希望他能打赢。”乌里奇的妈妈说。过去几年,不乏职业冰球运动员因为打架而造成脑损伤去世的。因为打架在冰球赛中不可避免,场上“执行者(en⁃forcer)”可以说就是“专职打架王”,当本队根据需要要挑起事端,或者受到对方挑衅时,“执行者”会第一个拔拳。本赛季,WHL就发生了455次打架事件,差不多每3场球就会出现1次。
“我随时做好了打架的准备”
在WHL这个包含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球队的青少年冰球联盟,平均下来每场比赛都会有一次斗殴。WHL联盟之下的三个级别的青少年联赛对打架都有相当严格的规定。初级联盟参赛者是14~15岁的初中生,这里禁止打架,违规者马上被驱逐出场并停赛数场,球队也要受罚;第二级别规定,每人每赛季可以有一次合法打架的“额度”;第三级也就是顶级青年联赛,选手每赛季的合法打架“额度”增加到6场。
“既然有一次打架的机会,上一场我就干了。”15岁的罗斯·亨迪还是第二级联赛的球员,“那家伙在角落里对我说垃圾话,挑衅我,我转身就跟他干上了。我根本不怕打架。我有时候会去体育馆打沙袋,练拳击,我随时做好了打架的准备。”亨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