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主教练比当领导难 闵鹿蕾:该男人承担就承担
2012年04月05日10:00
来源:中国体育在线/sportspress.cn
本报记者 刘小龙
从北京金隅夺冠第二天的3月31日一直到现在,闵鹿蕾和他的队员们基本上没有时间歇着,冠名商、赞助商、球迷……各方面的关系都要回馈,除此之外就是接受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的采访,像赶场子似的。球员们开玩笑说,这几天的紧张程度比总决赛有过之而无不及。尽管很累,但是闵鹿蕾的心里是甜的,这一刻的甜是用他15年的苦换回来的。
“我只看重共苦,不看重同甘”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CBA就是一个沙场,很多人辛苦一辈子最终可能也做不到衣锦而还,但是闵鹿蕾掌控住了自己的命运,成功晋身总冠军教头。
闵鹿蕾对于这个总冠军有多么渴望?总决赛从广东东莞银行主场回来之后,北京金隅已经以2比1的大比分领先,再次站到五棵松体育馆训练时,闵鹿蕾经常在球场中线上徘徊,憧憬着夺得总冠军之后是什么场面,自己该说什么样的话,想着想着眼睛就会不自觉地湿润,他也常在回到家之后跟爱人说两句,但是转念又想幸福不会这么容易就到来吧,于是闵鹿蕾要极力地压制自己这种“不淡定“的想法,尽量排除私心杂念,带领队员们一如既往地备战下一场。
不过,当成功到来之后,闵鹿蕾却对总冠军头衔给自己带来的各种光环并不感冒,“当我们赢下总冠军的那一刻,所有队员、媒体疯狂地涌入赛场,我和助理教练张敬东动情地抱在一起,那个瞬间对我来说是最梦幻的,15年的教练生涯能够享受到这一刻已经足够了,至于其他的,我都不在乎。”闵鹿蕾说。
“有一个词叫做同甘共苦,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个是同甘,一个是共苦,我更看重和队员们共苦,不看重同甘。多少历史经验在那摆着,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一旦大家都看重同甘,都想着自己的利益,是会出大问题。”所以夺冠之后的各种采访,闵鹿蕾接到电话就先推,不是耍大牌,而是他压根就不想站在聚光灯下。
闵鹿蕾说,自己对现在各方面的生活条件已经很满意了,“我有房子住,你让我换个10层的大别墅,没必要呀。我有车开,质量也不算差了。我的家庭也挺幸福的,再有了这个总冠军,我还强求什么呀?我去跟老马,跟晓川,跟朱西(朱彦西)他们争夺出镜率?有意思吗?没意思!反倒是躲在一边,看着我的队员们去欢呼,去在聚光灯下接受球迷们的恭贺,我觉得更有幸福感。”
“当主教练比当领导难多了”
闵鹿蕾是一个敏感的人,这一点他自己也承认,这既是15年教练生涯中形成的,更是他本身的性格使然。他在训练和比赛中喜欢观察,有时候某位队员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和表情,闵鹿蕾就会产生联想,他这个动作或者表情是什么意思。总决赛5场比赛,主力后卫李学林有4场打满了48分钟,唯独在第三战中被闵鹿蕾换下来不到3分钟的时间。“当时换下李学林的时候,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学林脸上有些不高兴。”打完比赛回到休息室,闵鹿蕾马上找人去“探听”李学林的想法,如果李学林真的对这次换人有想法,闵鹿蕾已经考虑好了,下边几场坚决让他场场都打满。后来李学林说,并没有对主教练换下自己有任何意见,闵鹿蕾才把心放下来。
还有一次,全队正在开当晚比赛的准备会,马布里的经纪人抱着一摞T恤走进来让马布里给签名,虽然大家彼此都比较熟,但由于涉及技战术的问题,闵鹿蕾直接把对方给轰了出去。比赛打完之后,闵鹿蕾特意找到马布里的经纪人解释了赛前的事情,这位经纪人很吃惊地反问闵鹿蕾,怎么还记得这事呢。
还有每场比赛的换人,闵鹿蕾也考虑得很周全,他一般不会把犯错的队员直接拽下来,而是再给他一次机会。闵鹿蕾说,晚换1分钟,对于球员的心理是有好处的。“我见了太多球员对于被换下场不服气,边往场下走,嘴里边嘟嘟囔囔的,如果球队出现这种问题,还怎么打仗?!相反,你多给他一次机会,他自己也清楚,也就没意见了,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场上犯错,我相信他们自己都不好意思呆在场上了。”
“可能我想的比较多,但我还是希望多想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嘛,平时就做到未雨绸缪,出现不好的苗头就能及时解决掉,这样球队才能凝聚在一起,凝聚力对于一支球队的战斗力,实在是太重要了。”不过处理和平衡好各方面的关系不是件简单的事,所以闵鹿蕾经常说,当一支球队的主教练比当领导难多了,“当了领导,下边的人都围着你转,主教练呢,一个关系处理不好,队员不服气,给你甩脸子,你能怎么样?”
“该是男人承担的就要承担”
闵鹿蕾说,做主教练,自己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唯一的就是勤奋好学,努力钻研。自从1997年以34岁的年纪接过北京男篮的教鞭,这位现在在一些老记者口中还被称作小闵的年轻人就继承了北京篮球人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的精神。15年来,闵鹿蕾的战术笔记装满了几个大箱子,还有几个大袋子。每场比赛之前,他都用圆珠笔手写战术布置,每场都能写到两三千字。有时候第二场和第一场用到一些相同的战术,闵鹿蕾也从不偷懒,即便是原封不动的内容,也要再认真地写一遍。总决赛对广东东莞银行的战术分析,他先在A4纸上划一遍,然后再写到自己的笔记本上。
当然,成功不是说来就来的,有巴特尔和单涛在时,闵鹿蕾的日子稍微好过一些,毕竟“双塔”的身高和实力在那摆着。当年闵鹿蕾的球队还能经常进入季后赛甚至是四强。不过从2005-2006赛季开始,“后巴特尔时代”的北京男篮开始大滑坡,球队连续4个赛季无缘季后赛。那几年,用闵鹿蕾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感到了绝望的闵鹿蕾一度萌生了放弃的念头,不过这话他只跟爱人说过,对外他仍然表现出坚守的姿态。“但是说实话,那时候每天背着包出门的时候,都特别怵头,站到训练场上真不知道何去何从。”
2009年,闵鹿蕾被俱乐部高层派去美国学习,外教蒙克利夫接手球队。说是去学习,实际上所有球迷都知道,闵鹿蕾“下课”了。尽管心情郁闷到了极点,但是现在回想起来,闵鹿蕾还是觉得那段学习的经历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他开阔了眼界,领略到了国外先进的技战术打法。蒙克利夫带队的一个赛季,北京金隅不止没有反弹,甚至滑落到了谷底,只获得联赛第15名。学习归来的闵鹿蕾再次得到了证明自己的机会,不过上赛季在三外援的优势下,北京队也只是勉强以第八名的身份晋级季后赛,首轮便被新疆队横扫。
本赛季之初,北京金隅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取得历史上最长的13连胜。但是之后的一波9战8负的低潮再次将闵鹿蕾推到了风口浪尖,“下课”之声再次响起,很多人开始质疑和批评闵鹿蕾的战术保守。不过已经经历了大风大浪的闵鹿蕾缄口不言,他的心理比几年前成熟了很多。这个时候倒是他的儿子闵伟凡沉不住气了,小伙子在自己的网络空间替父亲鸣不平,一一回应了外界对闵鹿蕾战术的质疑。闵鹿蕾事先根本不知情,当从记者口中得知此事之后,他要求儿子再也不能发表类似的文章,“一个男人应该有担当,该是自己承担的就要承担。”闵鹿蕾依旧坚持自己少说多做的原则,最终这位沉稳内敛的主帅成就了自己的总冠军梦想。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