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晓露
古力、陈耀烨等国手的倡棋杯棋谱在中国数一数二的高校中激发出火花,折射出围棋这一传统文化的代表所蕴含的高层次素养和价值。而与此同时很多围棋界的元老却在担心一个现象:很多走职业道路的棋手少年辍学,棋手整体文化素质滑坡,这无疑关系着围棋未来发展的生死大计。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有个高水平围棋教练曾用这八个字来形容个别学棋少年身上出现的极端现象。所谓“倾家荡产”是指现要想走入职业门槛,一个家庭可能为之付出每年10几万乃至数十万的花费;所谓“妻离子散”,则是因为学棋孩子年幼,多半由父母一方辞职,长期陪同在北京常驻照料起居,对留守的一方只剩“离散”感受,而由此造成的家庭问题也很多。
“本来围棋是一种文化,现在却很大程度上被视为一种竞技,加上比赛奖金高,教棋收入也不少,所以现在的围棋也出现了一种急功近利的倾向。棋盘上的文化因素少了,现实的东西多了。像以后世界冠军连小学文化都没有,对围棋不会造成伤害吗?文化低,收入多,那不又是在走中国足球的老路吗?”很多棋界的元老对这一舍本逐末的现象表示质疑,中国围棋协会主席王汝南、前中国棋院院长陈祖德、华以刚等均多次公开告诫棋童家长不能让孩子为学棋而违反九年义务教育规定,有人曾建议以完成义务教育作为发放职业证书的先决条件,但又因存在很多难以操作和控制的因素而迟迟不能落实。
举办应氏杯、倡棋杯、陈毅杯、围棋教室、中国围棋年度盛典的应氏围棋教育基金会一直坚持围棋和教育结合,这次在清华挂盘讲棋也得到了他们积极支持。而倡棋杯执行裁判长谢裕国对这个话题也很有感慨。“一批业余高手甚至取得过职业段位的,但最后没有走职业围棋道路,而是去读高校,毕业后在各个行业都取得成功。围棋下得好的只要重视学习,肯定成绩不会差,考名校是很正常的,他们也像世界冠军一样让我感到骄傲。”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