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第三届世界麻将锦标赛在重庆黔江落幕。其中,不少参赛者将转战四川成都,参加后天举行的一场国标麻将公开赛。麻将这项运动,虽在中国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参与性,但健康的国标麻将是否有一天能往职业、商业运作发展,任重而道远。
麻将世锦赛迄今为止举办了三届,无一届有冠名。赞助商除了业内的麻将生产厂商,鲜有企业愿意参与。说到底,还是麻将在中国不太好的名声。
麻将比赛究竟能不能商业化运作?答案毫无疑问是“可以”。就在1个月前,我们台湾地区组织了一场麻将大奖赛,纯商业运作,共有十几站,参加人数达到10万人次。
实际上,已经有一些人开始研究麻将运动中所蕴含的商机了。比如,四川某网站举行的“血战到底”麻将网络竞赛,总奖金相当诱人,参与面很广。本届世锦赛期间,一些麻将器材生产厂商,尝试接触欧洲麻将组织,探讨出口麻将器材的可能性。
中国究竟有多少麻友?数量大到难以统计。这其中,又有多少人推崇的是健康不赌的国标麻将?申请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执行委员段炼打了一个比方,就像台球刚开始在国内发展一样,普遍认为这是街边小混混玩的,赌博、打架的现象层出不穷。而现在,自从丁俊晖横空出世后,台球运动在中国往正规化、职业化、商业化发展了。段炼指出,“麻将其实也是一样的。一旦‘正名’了,也可以培养出草根明星,通过明星效应推广麻将文化。”然而,目前看来,国标麻将在老年人中更普及一些。比如,去年的中华麻将锦标赛上,参赛者平均年龄60岁。
一个好现象是,本届麻将世锦赛上,也诞生了一批名人——队员都是毕业于名牌高校的雀康一队获得团体冠军,他们的现身说法,或许可以为国标麻将这项运动的推广带去一些积极的推动意义。在比赛临近尾声时,有一个地方政府、一个麻将文化单位同组委会一家企业联系,希望在未来的麻将赛事中进行合作。
如果国标麻将的发展能健康化、年轻化、明星化,那么,麻将运动才会更有生命力。
记者 陶邢莹
(本报重庆黔江今日电)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