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毅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
在徐汇滨江举行的首届市民运动会擂台赛总决赛上,市民展示石锁绝技。
本报记者 邵剑平 摄
本报记者 陈华 姚勤毅
编者按 上海首创的第一届市民运动会本月17日即将闭幕。骊歌已响,再见已是四年后。
在社会发展的长河中,走在第一的位置,既会发现过去见所未见的新风景,也会遇到过去闻所未闻的新课题。
历时半年多的市民运动会给我们留下什么?为了全方位多角度探讨这一话题,我们特别邀请了来自本市基层的6个区的体育局长,请他们来谈谈参与组织中的所感所思。另外,我们还邀请了专家进行点评,希望他们的感悟和建议能给读者有所启发。
让更多的人动起来,这是徐汇体育开展全民健身的宗旨。徐汇区体育局局长李明毅告诉记者,“我觉得,市民运动会留下的财富,是老百姓展现出来的健身热情和需求,我们也发现了健身人群凝聚的巨大力量。”
感受市民的健身热情
记者(以下简称记):作为一名区县体育局局长,市民运动会的收获何在?哪件事情给您留下了最深刻印象?
李明毅(以下简称李):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老百姓广泛的参与。徐汇区有240多名居民参与开幕式的排舞表演,本身的训练就非常艰苦,大型合练就进行了9次。开幕式前两天,有个队员脚踝被人踩一脚,鲜血都汩汩涌出来,还有个队员不小心摔了一跤,手掌骨折。我们都准备好了替补换她们,她们却用很朴素的语言说:“练了那么久,老头子要在电视里看我们表演呢”。其实,电视里就算有也是很小的图像,关键是她们有健身的热情。
记:居民们全部是一片叫好?
李:当然也有极少数人不满意,因为他们身上蕴藏的健身需求还没得到满足。比如,有个中年男性特别打电话投诉,说他没能报上市民运动会的一项比赛,其实这个问题出在报名的渠道不正确。还有一个60多岁不会上网的退休老人,写信给我说他根本不知道附近哪里可以锻炼身体,也给了我们很多批评。前者我们按照流程进行了回复,告知他正确的报名渠道;后者我们打印了满满一张表格,把老人身边的健身场所都一一告知。虽然是对我们工作提出批评,但是让我们依旧很欣慰,因为我们实实在在看到了老百姓日益高涨的健身需要。
团队建设和资源整合
记:徐汇的人口不算很多,本次市民运动会,肯定要走一些精品路线吧?
李:因为很早就采取了团队下沉到居委的做法,所以徐汇区的团队数量多、质量高,组织也非常便捷,市民运动会让我们体会到,全民健身的焦点就是团队建设。当然,我们的做法肯定和过去不同。比如,以前大家都是抓体育健身指导员、体育健身指导站,希望通过骨干来带动群众,一开始这样做肯定没错。不过我们现在发现,这不是关键点,团队健身抓平台的意义更大,我们倒过来做,通过抓团队来出骨干。一个优秀的团队,怎么可能没有骨干?
记:效果怎么样?
李:团队建设可以凝聚一批人,也可以带动体育环境和体育氛围。我们采取的做法是团队倒逼骨干,骨干某一天不想去一个活动,队员们一批一批去他家里沟通,让他必须往前走。还有就是接下来我们准备和媒体合作,推出徐汇健身团队风采专版,让更多老百姓得到鼓舞。我们还推行2年一次的团队评价,推行评星制。
淡化评比和鼓励特色
记:市民运动会进入尾声,您觉得哪些环节需要进一步完善,有何建议和意见?
李:我觉得需要淡化评比,鼓励特色。信息榜、排行榜,相比金牌榜直接对比的做法,已经是一种理念的进步。不过,直接采取区县排名的做法,我觉得不是最优化的做法。5万人次的参与,肯定比2万来得好?我看不一定。比如搞广播操的人海战术,可能会导致数据失真。我感觉,数据评价可以有,但更需要鼓励特色和创新,比如搞健身达人、特色团队的评比等。呼唤100个老百姓的健身意识觉醒,难道不比1000人参与的数据来得更重要?
记:在市民运动会的办赛方面,您觉得有哪些值得推广的?
李:今年有些办赛方法其实很好,应该保留并加强。比如上海市公务员乒乓球比赛,因为市委组织部、市级机关工作委员会的参与,组织形态的变动导致参与的元素、参与过程更丰富。市民运动会提供的平台,应该加强联动,深化交流,各区县其实需要联动,而不是各管各。比如我们和冠名单位漕河泾开发区的合作,就有很多收获。
我觉得,市民运动会留给我们接下来的课题,是寻求契机,突破难点。比如人均场地的提高,比如学校场地对老百姓进一步的开放。如果每届市民运动会都能带着一个主要课题去攻坚,那么既能成为全民健身的欢乐海洋,也是一个推进全民健身整体质量的关键节点。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