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创的广州马拉松赛有着宏伟的办赛目标,主办方放出豪言要在3年内将赛事升格为国际田联金标赛(目前全球只有8个)。广州马拉松赛一开办就打出了名气,不过,并不是因为竞赛和组织出色而出名,而是因为接连发生了两起参赛选手猝死事件。媒体的关注、民众的围观让“广马”这个怪怪的字眼迅速传播。
不少媒体派出记者到广州深入采访,试图还原两条年轻生命陨逝的真相。不过,不是所有的真相都能真正还原,许多结论并不能轻易做出。比如,从目前媒体的报道上看,关于悲剧发生的主因就不是很清晰。死者家属指责组委会救援不力导致死亡的发生,而组委会则声明“现场救援及时到位”。笔者觉得,有一点倒是比较明确的,那就是,死者和赛事组织者都对风险估计不足准备不够,有点大意了。
马拉松是一项需要付出超强体力的运动,运动员猝死事件时有发生,世界上主要马拉松赛几乎每年都发生运动伤害事件甚至有死亡噩耗传来。如何预防运动伤害和死亡,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但马拉松赛也并非恐怖的“死亡游戏”,与一些危险的项目相比,马拉松赛的死亡率其实是很低的。马拉松猝死事件虽然难以杜绝,但只要安全保障工作得法到位,还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
马拉松赛通常要求参赛选手要经受过长跑训练,要身体健康,赛前要进行个人体检。但是,由于参赛人数众多,组织者并不能对参赛人员进行全员体检,参赛者是否健康,主要靠自我把握。然而,有些心脏疾病是潜在的,平常不易发觉,剧烈运动后才诱发。从媒体报道的两位猝死选手的情形来看,他们并非长期坚持训练的长跑健将,似乎是凭一股热情和凑热闹的心情参赛的;他们对马拉松比赛的严酷性并没有充分的认识,缺乏运动生理方面的知识,对自己的身体情况也不是十分了解。
“广马”组织者曾表示,如果有选手需要救援,救护车在6分钟内可以到达。但是丁喜桥倒下时,第一辆救护车20分钟后才抵达现场,而且没有呼吸机等设备。“广马”组织者其实是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的,事实上,“广马”在安保、医疗等方面的投入也很大,但从现场救助的“迟钝”上看,他们也许存在一种侥幸心理,有些大意了。
近年中国兴起一股“马拉松赛热”,今年全国各地举办的马拉松赛多达34场。但除了北京、厦门、上海等少数几个顶尖赛事的安全保障工作达到国际水准外,一些新生的赛事专业性比较差。“广马”的死亡悲剧敲响了警钟,办马拉松赛要加强安全保障方面的工作。挑战极限并不意味着要以付出生命为代价,人命关天,大意不得。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