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姬宇阳
“如果李娜的脚踝没有意外扭伤……”这是很多人在赛后做出的一种假设,但体育比赛从来都不相信什么如果。结果就是,奇迹没有出现,31岁的李娜遗憾地输给了23岁的阿扎伦卡,第二次捧起了澳大利亚公开赛的亚军奖杯。
我本来是相信李娜能创造奇迹的,体育比赛的最大乐趣就是,它的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所以说赛场如人生,一个惊喜后面往往紧跟着的就是一个惊悲。李娜在半决赛里以两个6比2横扫了莎拉波娃,这场半决赛的进程和结果让很多人瞠目结舌感到不可思议。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但是即便是普通观众,他们都从李娜的这场半决赛读出了一个信号,当一位运动员以这样的气势进入决赛之后,还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
当李娜在最后的冠亚军决赛中,拿下和阿扎伦卡的第一盘比赛后,我们仿佛隐约已经看到了冠军奖杯在向她招手,没错,阿扎妹子的确是当今世界女网排名第一的高手,她的综合实力应该是在李娜之上,但从第一盘的进展情况来看,李娜的经验和头脑是她的最大 优势,对于三盘决胜负的比赛而言,拿下第一盘的李娜看上去的确比她的对手距离冠军更近。
但体育比赛不是拍电影,体育比赛的不确定性存在赛场的每一个角落和比赛每一秒钟。而运气的转换有时候也发生在转瞬之间。当李娜忽然在一次移动中扭伤了自己的脚踝时,这对于一场高手对决意味着什么,每个人都心知肚明。
然后就是第二次摔倒,相比之第一次受伤,第二次摔倒无疑更加惨烈。因为头部撞到了地面上,以至于医生不得不用挥动手指来确定李娜的意识仍然可以继续比赛。在这一过程中,娜姐笑了,这一笑,却让电视机前的很多中国球迷湿润了眼眶。
我就不煽情了,这场比赛后我们已经看到了太多煽情的微博和评论。李娜是好样的,因为她不仅带伤坚持完比赛,更重要的是她没有因为自己的受伤,而把剩下的比赛变成了一场毫无悬念的横扫,直到最后李娜依然在为自己争取了扭转乾坤的一线希望,但不容回避的一个事实是,站在球网对面的是比她年轻8岁的世界排名第一。在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后,阿扎伦卡拿下了决胜盘,成为了这场大战的最后胜利者。
李娜确实配得上虽败犹荣四个字,当然,如果运气再好一些,可能她的确能做到,用这个澳网奖杯作为送给丈夫的结婚纪念日礼物。李娜已经尽力了,她第三次进入了大满贯比赛的最后决赛,并且还有一次拿到了冠军。而有时候看着李娜,我们会想起当年踢足球的郝海东曾经发出的一段感慨,终于开窍了,但年龄也30多岁了。
你可以说,娜姐是大器晚成的类型,但你也不得不承认,年龄是一把双刃剑。娜姐在这样一场决赛中最终因为伤病而遗憾地和冠军擦肩而过,偶然背后也隐藏着必然,一个31岁的球员从概率上来说自然比23岁的球员累积的伤病更多一些。
所有人都会记住李娜在受伤后的微笑,唯有大心脏加大境界,才会造就这样的一个李娜。
已经开始期待李娜的下一次大满贯比赛,当然,也会期待下一个小李娜出现,李娜已经用三次大满贯决赛经历告诉了我们,在网球方面,中国人完全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