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月20日凌晨,国际足联宣布2014年巴西世界杯上将启用已经完成测试工作的门线技术,另外今年在巴西举行的联合会杯上也将使用这一技术。
2010年南非世界杯英格兰和德国队比赛中兰帕德的一次破门被误判,直接推动了门线技术进入足球比赛。不过关于这类高科技是否应该进入绿茵场的争议并未就此销声匿迹,欧足联主席普拉蒂尼仍然是此项措施的反对者。本报记者20日采访了球员、球迷以及相关足球专家,请他们谈谈各自对此措施的看法。 本报记者柳宝来长沙报道
技术揭秘 确保消灭进球争议,全天候使用
此前,在世俱杯上使用的门线技术包括两种,一种是鹰眼系统,另一种则被称为“进球裁判”。
鹰眼系统就是目前广泛应用于网球赛场的电脑回放系统,由高速摄像设备、电脑模拟和大屏幕组成。如果用于足球比赛,将有6-7台鹰眼摄像头安装在球门立柱和其他位置上,来判断球是否整体越过了门线,捕捉皮球越过门线的瞬间并以3D影像的形式呈现出来。不过“鹰眼”要求球体至少要有25%的可视面积被摄像机拍下,否则准确度就会大减。而足球比赛中球门附近可能有很多球员,因此鹰眼技术的可信度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验证。
“进球裁判”系统则是在足球内植入大约10片有磁性的发射器,同时在球门四周设置接收器,通过磁性感应成像来判断足球是否已越过门线。相比鹰眼,这项技术不受门前情况的干扰,而且成本也更加低廉。这两种技术都可在一秒钟内将结果传送到裁判所佩戴的手表上,并且具有接近100%的准确性和全天候使用的能力。
争议不止 国际足联:只给裁判提供帮助
争论已久的门线技术终于登堂入室,并不意味着关于这一政策的争议就已经结束。此前英国媒体曾披露,门线技术将会在2013-14赛季的英超中使用,但由于欧足联主席普拉蒂尼一直反对,因此欧洲联赛和欧洲杯还都没有计划引入该技术。
普拉蒂尼坚持认为,人应该是决定比赛的主要因素,高科技使用在比赛中会改变足球比赛。但为了解决“球是否进了”这个问题,欧足联在欧冠和2012年的欧洲杯上,使用了底线裁判。不过,就在去年的欧洲杯乌克兰VS英格兰的比赛中,乌克兰的一粒进球被底线裁判忽视,引起巨大争议。
目前来看,国际足联对门线技术的使用也十分保守,他们表示,启用门线技术是为了给主裁判提供帮助,裁判拥有最终决定权。门线技术信号只会传输给当值主裁判,不会像网球赛事一样,让观众看到。
[各方说法]
门线技术可以看到亨利的手球吗?
专家:机器也辜负人,和底裁不冲突
国际足球专家骆明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技术手段并不能完全取代裁判在比赛中的作用。“即使引入门线技术,底线裁判也可以继续。因为底裁还可以监测禁区内的动作,这是足球场争议的重灾区。再说,人可能犯错,门线技术就不会犯错?机器辜负人类的事情,我们经历得不少吧?”
对于2012欧洲杯上底线裁判受到的非议,骆明认为不该将责任全推给底裁,“人眼看不清速度很快的球是否整体越线,但门线技术可以看到亨利的手球吗?我认为两者不矛盾。这届欧洲杯因为有底裁,假摔少了很多。底裁的错误很容易被放大,他们的好处却是机器替代不了的。”
球员:误判影响球员的积极性
易安奇是1980年代湖南足球队的主力,他对本报记者说:“这真是时代的进步。我们踢球那会,只能靠裁判肉眼判断。一旦判错了,对球员真是很大的伤害。不知道这种仪器贵不贵,国内联赛甚至中小学的比赛将来能不能普及,让孩子从小就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踢球。”
球迷:鹰眼回放,比赛更韵味
王毅是湖南铁杆的足球迷,他非常支持:“现在足球比赛中的争议太多了,还是应该让实力来决定最终的结果。有了鹰眼回放,观众能再看一遍射门,然后印证自己的判断,反而多了几分韵味。不过听说暂时不会对观众播出,挺可惜的。”(潇湘晨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