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刘国梁从镇江又赶赴鄂尔多斯,观看女队“直通巴黎”世乒赛选拔赛。自称对女乒了解甚少的这位总教头说自己此行的目的主要是“认认人”。昨天在镇江结束的男队“直通巴黎”世乒赛选拔赛,是这位37岁的少帅以总教练身份首次公开亮相。离开镇江前,刘国梁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当‘总教练’绝不仅是多了一个名头,我有信心担负起这份职责和义务,让乒乓球项目在全世界形成更大影响。”他说。
“蔡振华对我影响很大”
记者(以下简称记):国乒历史上曾有5任总教练,你担此重任有没有压力?
刘国梁(以下简称刘):几位前辈在特定时代起到了特殊作用,带领国乒开创江山,奋斗精神感染了几代人。比如我的恩师蔡振华,放弃海外的优越生活回国执教,率领处于低谷的男乒重振雄风。我与师傅20多年朝夕相处,他的带队风格、言行举止,对我影响都非常大。这些年来我的进步,与前辈的培养和开创的环境密不可分。
记:你作为新时代的总教头,计划如何开展工作?
刘:首先是要继承和发扬前辈的光荣传统,同时也要有所进步,一味复制前辈的道路不能算成功。作为男队主帅,我仍要以夺金任务为主;作为总教练,则要顾及项目的发展和全队建设。
新时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乒乓球的推广,要由中国队的一元化向多元化发展,这就是国乒的“第三次创业”。我们要在夺金基础上在全世界推广乒乓球。以前,我们的任务只是拿成绩,现在成绩已得到认可,同时要把乒乓球发扬光大,让项目有更大影响,在世界体坛占据重要之地,这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去努力。
“不能只顾自己多拿金牌”
记:国内球迷看惯了我们包揽金牌,可以说都没感觉了,但你们一旦丢了金牌肯定又会被骂。
刘:球迷对我们拿冠军已经审美疲劳,金牌的社会价值也越来越低。我们既要帮助其他协会发展乒乓球,大赛夺金也不容有失,两者之间确实很难平衡。要在全世界推广乒乓球,提高对手的水平,我们自身权益难免受损,其实这比夺金挑战还要大。我们只能尽量利用中国队的诚意,去推动全世界对乒乓球的热爱。
记:受项目自身限制,推广乒乓球很难,有没有其他途径可寻?
刘:没有,但我们必须做,否则金牌越拿越多,道路反而会越走越窄。中国队不能为一己之利,把乒乓球项目毁掉,那样得不偿失。我们必须从大局出发,调整战略。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马琳王皓今年赴俄打球”
记:乒乓球的海外推广方面有什么具体措施?
刘:主要是交流。比如王皓、马琳等运动员已经签约俄罗斯俱乐部,今年就过去。俄罗斯联赛是欧洲水平最高的,萨姆索诺夫、梅兹等高手都在。另外,德国的波尔、奥恰洛夫想来中国打乒超联赛,通过乒超提高水平,我也帮他们联系了江苏、上海两支队。通过这种交流,对其他协会运动员水平和联赛质量都能起到推动作用。对手进步了,国际大赛才会有悬念。
记:如何吸引更多国内观众参与?
刘:主要是活跃比赛形式,提高观众的参与度。比如开通网络票选,集人气,引眼球。可以让队员在国内比赛中展现场外魅力,激战间隙唱唱歌、跳跳舞、打打表演赛,让大家看到球员的另一面,知道他们不是一味关起门来训练的争金牌机器。同时我们也要推广国乒团结一致、严于律己、锐意创新、刻苦奋斗的精神,发挥榜样的力量,鼓舞和激励喜爱我们的人。这样大家才会更支持这支队伍,乒乓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记:今后对女乒是不是要多“插手”一些?
刘:工作重心仍会侧重于男队,但作为总教练,对女队的发展建设会更关注,也会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
“敢想敢做是成功的基础”
记:首次作为总教练带队出来比赛,感觉如何?
刘:没什么特殊的感觉,毕竟自己还兼任男队主教练,还是带领这批熟悉的队员,大家还是像以前一样称呼我“刘指导”。只不过担子更重了,外界对我的关注也更多一些。
记:从开通网络票选到搞“血战”赛制,你总有新点子。是什么让你保持创新意识?
刘:这大概和我打球的经历以及性格有关。只有不断开拓、进取,才可能创造新业绩。我坚信,人的梦想有多大,拥有的世界就有多大。首先要敢想,要明白自己希望做到什么程度,才能知道该怎么做。成功与否没人能预测,但敢想、敢做是基础。
记:多年后卸任时,你希望得到外界怎样的评价?
刘:我只希望按照自己的思路,实现自我价值,在“总教练”这个位置上不荒度、不虚度。既然大家相信我的能力,我就应该把全部心血和精力投注到最热爱的事业上,奉献最大的力量。等卸任时,自己做成什么样,别人自然会去评价。我要做的只是持之以恒,全力以赴完成自己的梦想。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