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讲个“寓言”故事。
一个人连吃6个进口鸡蛋,都是臭的,要不要吃第7个?此时才想起来,好像第3个鸡蛋并不臭、当时口感很不错,但没来得及回味就奔着可能更好的第4个去了……
这个“进口鸡蛋”就是米卢。
2002年世界杯中国队0比3不敌土耳其后的混合区里,败军之将不言勇的米卢强打精神现身新闻发布会,他身后中国队员一个个垂头丧气走过去……最后我对米卢说,“请留在中国……”。他双手一摊,表情非常复杂。
我在现场看过中国队3场世界杯比赛,一球不进,只有杨晨肇俊哲两个门柱。国足不善打大赛的传统尽人皆知,而且范志毅、郝海东等5员大将不争气的几乎同时受伤,一球不进非米卢之过……我当时很希望米卢留下来,把一个难得的开始继续下去。
几年后我专访米卢,谈起当年混合区对他说的那句话,他说,“没人正式挽留过我。”再后来,有关人士很隐晦的说法是,“上面压力太大了”。而媒体对国足“唯一一次出线”的态度是,首先归功于龙哥“上帝之手”,米卢属钻空子,他的“快乐足球”不适合中国足球,甚至还有米卢不懂训练、是骗子的说法。
第3个“进口鸡蛋”究竟是香、是臭?在决定吃第7个进口鸡蛋、或吃本土柴鸡蛋前,是否真需要弄清楚?
其实事实一目了然,“鸡蛋”香臭吃者自知。十强赛虽避开伊朗、沙特、伊拉克,但同组卡塔尔、阿联酋、阿曼、乌兹别克斯坦哪个不曾让国足叫苦连天?米卢带队双杀阿联酋、阿曼,进7球一球不失。对卡塔尔客场1比1、主场3比0,主场2比0生擒乌兹别克,若非最后客场对乌兹别克在已出线之下、全替补上场0比1失利,米卢创下的世界杯预选赛奇迹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至于占了日韩东道主、少两个死对头的便宜,更属不懂加减法的弱智。日韩做东道主,也带走了亚洲两个出线名额,等于中国队主客场双败于日、韩之一,只以小组第二直接出线。但以米卢之运筹帷幄,及当时郝海东、范志毅、孙继海、杨晨、李玮峰、吴承瑛、于根伟等“史上最强国足”之状态,平一场、胜一场,甚至双杀日韩之一都有可能。何来占便宜之说?
回首望去,国足刚出线时,米卢被捧在了天上。五里河铸铜像,红地毯迎来送往,电视广告应接不暇……就差喊“万岁”了。此时中国足球已完全失去清醒,好像一次出线就有了质的飞跃、就把“黑色三分钟”、“恐韩(伊朗伊拉克沙特)症”全扔进了垃圾箱……所铸铜像甚至包括南勇、吕锋、队医等多名“闲杂人员”,共44尊之多。但几个月后国足折戟沉沙,米卢一夜间就成了大骗子。
十年后,该给米卢在“神奇”和“骗子”之间找个合适的位置了?
施拉普纳只会高喊“豹子精神”式忽悠?霍顿与队员隔得太远,连集训都要“下班就回家喝咖啡”;阿里.汉从来就不是个成功的教练;杜伊本有可能成功,他有前南教练共性,了解世界和亚洲足球,与队员打成一片,国奥土伦杯夺得亚军、亚运会打得朝气蓬勃,但毁于双线作战和与谢亚龙的内讧;卡马乔刚愎自用,对亚洲足球一无所知。
但除米卢对世界杯和世界杯预选赛有最深刻的了解,善于发现人才、能很好掌控球队和比赛外,碰上中国专业足球最后和最好一拨精英球员,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那拨队员有长期集训、苦练体能和基本功的底子,心无旁骛,而职业化后,靠俱乐部“自由管理”的球员体能、基本功下降太明显,几无可与范志毅郝海东比肩的球员就是明证。
若非5大主力受伤,国足2002年世界杯很可能结果会不一样?还是,若当年米卢带如今这拨队员,根本出不了线?以米卢为坐标的两个假设之间,应看的到中国足球“(半)职业化”的虚假繁荣和国足的衰落?女足和国青国少同时衰落亦是佐证。
卡马乔已一走了之,但我们必须从“吃的6个进口鸡蛋”认识到,即便洋帅神奇如米卢者,要在场上获胜也要靠中国球员自己,只想坐等世界名帅点石成金,则还将深陷“输球、换帅、输球”周期律。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