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1:5输给泰国带来的余震还在继续,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7月11日,据国内某专业体育报报道,中国足协内部传来消息,足协将从体育总局中剥离,彻底放权中国足协管理中国足球 ,实现真正的管办分离。据称,这项工作目前正处于设计具体操作细节的阶段。在过去的许多年曾被数次提起的“管办分离”,再一次成为了焦点话题。要动真格了吗?还是依旧“看上去很美”?
再提管办分离为哪般?
管办分离,从中国足球开始实行职业化改革的那一天起,就不断被人们提起,但在过去的很多年,却一直停留在理论化、模型化的状态下,难以真正实现。而这一次再度被提上日程,还是因为6月15日国足1:5惨败给泰国的比赛所带来的震动。
据7月11日的《足球》报道,国家体育总局的上级部门对于这场失利进行了深层次的反思,提出了“管办分离”的要求。高层认为,国足惨败以及之前错误地选择了卡马乔 ,都与提议总局的直接插手有关,“外行管理内行”,导致国足越走越远,而中国足协自身工作也因此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理顺。
在中国目前的所有体育项目中,虽然受到的诟病最多,但也毫无疑问是市场化和协会色彩最浓的一个。全国范围内,很多城市的足球活动都是由地方足协来组织开展,但是在中国足协层面,却受到国家体育总局以及上层管理部门的诸多限制,自主性较差。在不得已之下,选择卡马乔 ,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管办分离优势在哪里?
对于管办分离的问题,体育界人士还是普遍认可并且表示期待的。中国体育社会学创始人、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卢元镇认为,“足协与国家体育总局剥离确实是一个利好消息,利好到让人怀疑此消息是否也是谣言。学术界和舆论推动这场改革已经唇焦舌燥,终于因高层痛下决心,而不得有所不动作。足协的体制奇特:设常务副主席 。主席由总局高官兼着,藏在幕后,出了事情不用负责,空降来的常务副主席个个灰头土脸,提心吊胆,做不成大事。”而前中国篮协副主席李元伟对此表示支持,“如果真能实施,那将是运动项目管理体制的一大突破!赞成并期待!”
除此之外,卢元镇还具体谈到了六点“足协与总局剥离的好处”:符合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大方向;符合世界足球运动发展的主潮流,便于与国际足联对接;可集中专业智慧,通过专家实行委员会管理;避免行政干预,防止昏官出歪招,还不用负责任;政府不必再为足球比赛的结果背书,避免引起社会动荡;投资方有了选举权和发言权。
管办分离到什么程度?
管办分离的优势已经十分明显,但真正让足协从体育总局剥离出来,目前还处于设想和探索阶段。无论在中国足协,还是地方层面,都长期存在着“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现象。但是,足球相比于其他体育项目,协会化管理的框架已经较为完善,但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还是缺少话语权和决策权。
在韦迪担任中国足协掌门人期间,就曾提出过“大协会、小中心”的构想。按照这一构想,足管中心现有的青少年和社会发展部、技术部、国管部、职业联赛和监管部、竞赛部、外事部和综合部将缩减为三个部,即外事部、办公室和政策法规部。不难看出,改革后的“小中心”的主要职能是理顺国家体育总局与中国足协的关系,而不再负责具体的业务工作。
与此同时,中国足协杯也将恢复重建十个委员会,按照委员会模式来管理足协工作。例如,国家队管理委员会下设国家队办公室等,与国际足联、亚足联以及其他国家足协设立的机构一致 。但究竟能实现到什么程度,一些中国足协内部工作人员认为,还要看上层的意见,并不是想剥离就能剥离的。
足球能否再当急先锋?
虽然对足球的管办分离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但在中国想要实现也并非易事。管办分离的初衷是让懂足球的人管足球,不受行政干扰,但前者显然不能成为后者的充分条件。毕竟,即便实现了体制改革,足协的多数工作人员与足管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之间,仍然会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想做到完全独立自主并不容易。
管办分离的另一个难点,在于足球为何有特权?目前,篮球和网球在中国的市场化、职业化程度同样很高,单独将足球从体育总局剥离出来,或者难以服众。当然,足球曾经作为中国体育职业化的试验田被推向市场,也不排除再当试验品的可能性。
从比较理想主义的角度来考虑,如果能够以足球为突破口,逐渐实现管办分离,对其他项目来说也是很好的借鉴和模板。
而实际上,对于中国足球来说,去行政化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这项运动,而不是追求表面上的机构重组。无论是否彻底实现管办分离,都应该逐步实现协会治理,让足协拥有足够的责权利,尽量减少来自总局以及更高管理部门的干预。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