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对方打默契球,必须考虑对方的根本利益。
沙特当初敢让5球给新西兰,他不敢让6球直接淘汰中国队。因为那样很可能会给沙特自己带来处罚风险。
辽足上“全华班”行,但假打不行。因为那样足协就可能判为消极比赛了,辽足没必要也没那么大的胆子。亏得天津队还是有一定实力的,不然的的话,前面的礼白送了,后面的果还得不到。
当然,有时默契球利益是共享的,命运是共体的。如“辽宁山东是一家,二比二平进前八”,一比一不行,只有二比二才能把上海挤下去,携手晋级。
这回,天津和辽宁也算是利益共享一把,只是享乐有先后,种类有不同。辽宁方面先享用的是“爱这口儿,好这味儿”的足协杯前八;天津方面后享用的是“要死了,活不了了”的保命3分。
默契球虽然恶心,但时代在进步,这次默契球运作的过程和球队的表现还是相对“阳光”的。
我们虽不知道双方俱乐部高层究竟是怎样沟通的,但献上足协杯主场,献上全替补队员,这边全华班上阵,让人一目了然,就无需打探什么内幕了。相比之下,新西兰和沙特倒一直让人好奇,沙特不缺钱,难道是新西兰人给了沙特一大群羊不成?
还有上场队员们的表现,应当是正常的。没有出现争相往自家大门里踢球的场景。
笔者在过去的采访中,曾经见过这样的默契球场景。一个球队已经答应让球给对方,可对方水平有限,怎么踢,也无法得分,情急之下,让球的队员只好自己往自家门里踢。还有一次,让球的一方,前场球员形成单刀之势,他不能往回带,只能向前又不能射门,怎么办?他只好带球到门前,然后自己摔倒。这些丑行后来都见了报,一次是当年的甲级联赛里,一次乙级联赛里。
今天看津辽默契球,不得不感叹升级了。球员不知情,足协没办法。看看天津队员赛后说的吧,应当是真实的。
天津队一名主力赛后告诉记者,“其实我们真不清楚辽足为何派上了替补。在我们赛前的准备会上,主帅吉马良斯还告诉我们,要慎重对付埃杜和詹姆斯,无论如何也不能给他们留下任何机会。”在知道对方的出场名单后,这名球员也并没有太大意外,“辽宁队在足协杯中派上全主力和我们死拼,而我们这些主力根本就没有去葫芦岛,体力上肯定是我们占据优势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