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
“全运会机制将使中国体育变得不堪”
在我国体育现行的举国体制中,金牌战略是其中的核心部分,全运会赛场,唯金牌论更是随处可见。著名体育社会学家、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卢元镇担忧,这样的做法与价值理念迟早会毁掉中国体育。
南都:有关全运会是否继续存在的争论很多,你如何看待全国运动会这种比赛方式?
卢元镇:全运会是中国最高层次的成人综合性运动会,它出的成绩应该是国内最高水平,但这些年来这个运动会的性质发生了转变。比如说允许低年龄组的三大球比赛进来,把奥运会的金牌算进来,还没有比赛就把近130枚金牌分出去了。结果呢,整体实力强的省市自治区会越来越强,较弱的省会越来越差,这就失去了某些项目比赛的意义。另外,我们一直在喊淡化金牌,但一直以来都没有放弃用金牌来带动发展的做法,结果使得我们的体育资源更高密度地向高端集中,而业余训练一年不如一年地萎缩下去。
南都:基础训练也会受到影响?
卢元镇:对这个问题我们感到很痛心,这次篮球亚锦赛输给台北,不管从哪个角度都是说不过去的。但是你想一想,王治郅这样的老运动员还在打,可以看出我们的后备力量出不来啊!如果再这么走下去的话,我们把自己的路走绝了。如果没有一代人想把中国体育的事情长久地做下去、做好,就是靠金牌推动,急功近利地做点事情,那么,这种体制和机制使得我们将来的体育会变得非常不堪。
南都:为了保全运会,很多运动队和运动员放弃了其他比赛,或是在国际赛事中保存实力,你认为如何解决这种矛盾?
卢元镇:中国竞技体育原来就存有中央和地方的冲突,中央要组团参加奥运会,而地方要备战全运会,现在增加了一个冲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冲突。现在有职业比赛,它是保职业比赛的成绩呢,还是保全运会的金牌呢?在体育发达国家,大多是没有全运会的。奥运战略和全运战略,比赛的经济效益和举国体制的社会效益,这两组矛盾,在我们现有的体制之下是解决不了的。
南都:你曾提到“职业忠诚”和“单位忠诚”,对于一个队员来说,他该做如何平衡?
卢元镇:对于像李娜这样的职业运动员来说,职业忠诚问题非常重要,她并不代表国家,没人强调她要为国争光。另外,那些带有专业性质的非职业运动员,第一重要的,也是必须要遵守体育精神,没有体育精神,你的单位忠诚肯定是要出问题。这次全运会,肯定还会爆出违背公平竞赛的事情来,“单位”为了完成金牌任务,会逼他们去做违背职业忠诚的事情。我们社会很多事情都是出于单位忠诚,运动员、教练员以“为省市争光”,“为国争光”为借口,而不择手段,而且他们知道,上级领导一定会对这些违背体育精神的行为进行包庇。
南都:或许在领导们的心目中,他们很清楚目前的做法并不可取。
卢元镇:管理者心中应该是很清楚的,也是有压力的,但是他们不肯放弃以前的做法。比如三大球滑坡,并不是踏踏实实地去抓三大球,而是增加全运会上金牌的数量,让地方去抢。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今天,都不想种地,就想拔苗。有限的后备力量最终都流向了经济实力最强的省份,而总量没有增加。现在的全运会离体育的目的和手段越来越远。我们不是做长效性的工作,而是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我们国家的大部分体育经费,是靠地方财政投入。全运会基本上是靠地方财政支撑起来的,一旦撤销全运会,地方肯定就不投入了,我们的竞技体育一下子就被釜底抽薪了,所以全运会现在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南都:近些年来有人呼吁改革这项赛事,但也有人认为,赛事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卢元镇:在体制改革这个问题上,我们永远可以以“漫长”为借口,但是我们改了几十年了,你还要怎样漫长?全运会我们从1959年开到现在,十二届了,该改的必须要改了,不能老是这也改不了,那也改不了。当然,有些改革确实得自上而下进行,没有一个单位愿意把自己改掉,没有顶层设计,中央动手,靠体育总局自己来推进改革,似乎根本不可能。 B 02-03版专题采写:南都记者徐显强(除署名外)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