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 王亮 苏原平
8月31日16时,第十二届全运会开幕式在沈阳奥体中心开幕,没有璀璨灯光,没有礼花焰火,没有绚丽的文艺表演,更没有明星大腕,“最节俭”的开幕式却赢得了最多的赞扬。
没有焰火,却更“绚烂”
但从现场的观众反应来看,全运会开幕式没有了礼花焰火,却赢得了市民的赞赏;没有了文艺明星大腕,却赢得了体育发展的未来。
38岁的陈实是沈阳一名普通的职工,他告诉记者,“没有焰火,一开始我也觉得有点抠门,与我们东北人热情待客的习惯不符。但从长远来想,花这些钱的确不如放在办实事上。”
而不放焰火,只是本次开幕式“抠门”的一个缩影,加上没有灯光、文艺演出等花费,整个开幕式节约经费8000多万元。8000多万,放在开幕式上,只有几个小时,放在全民健身上,却可以惠泽上百万普通百姓。据组委会介绍,本次开幕式节省的经费,将主要用于购买全民健身设施和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这样一场没有焰火的开幕式,或许不够宏大,却让全运会更加“绚烂”。
没有明星,却有“民”星
本届全运会主题口号是“全民健身,共享全运”,普通百姓成了开幕式的主角。开幕式上不见一个文艺明星,有的只是民间的体育爱好者和大学生,最终的主火炬手也是来自一线的劳动者和12个少年。
无论开幕式前的垫场表现,还是24分钟的群众体育展示,全民的色彩始终浓郁,拉近了与普通百姓的距离。
尤其是广播体操展示,引发了现场观众广泛的共鸣。有观众表示,“听到熟悉的声音,看到熟悉的动作,真有一股舞动的冲动。”
而在最大的悬念——主火炬的点燃上,普通百姓也压过了体坛巨星。在经过王丽萍、王楠等奥运冠军以及辽宁籍功勋教练李永波、王义夫等的传递后,3名辽宁籍的社会先进人物、真正的“民”星——学雷锋标兵郭明义、神十航天员张晓光和优秀基层干部刘开周成为了最后一组接力火炬手,而最终点燃主火炬的,则是代表着未来的12名少年。
开幕式的确没有明星,但有更多璀璨的“民”星,赢得民心。
(本报沈阳8月31日电)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