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十二届全运会柔道比赛进行了四个级别的比赛。全天比赛下来,记者注意到,录像回放争议判罚成为本届全运会柔道比赛最大特色。
在男子柔道81公斤级决赛中,我省选手李茂鉴不敌内蒙古选手,屈居亚军。不过,即使获得亚军,还得“感谢”半决赛中的一次录像回放。半决赛对阵山东选手李业文。在比赛仅剩16秒时,李茂鉴落后对手。就在这时,裁判判李茂鉴得1分,江苏教练认为裁判判罚有误,应该得10分。比赛立即暂停,仲裁组反复观看录像后,确定李茂鉴得10分,李业文也没有异议。正是依靠这次得分,李茂鉴扳平比分,并在加时赛时击败对手晋级决赛。
在柔道赛场上,通过回放录像做出判罚的情况很常见,有时短短的5分钟比赛要暂停好几次。同样在男子柔道81公斤级复活赛中,辽宁选手崔超负于四川选手张学文,尽管全场观众一边倒地为崔超加油,但在争议判罚中,崔超并没有因此得到照顾。男子73公斤级铜牌争夺战中,辽宁选手潘文华对阵北京选手曾庆东,北京教练也对裁判判罚有异议,并要求回放录像。在反复观看录像后,裁判维持原判,北京教练和选手也不再有异议。
不仅是裁判能看到录像,体育馆东西两侧的大屏幕也同步播放,现场观众看得一清二楚,也难得听到嘘声。每届全运会,像柔道、体操等打分比赛项目的判罚备受诟病,裁判常常被指倾向性明显,尤其是东道主选手基本上都会成为争议中的获益方。在上届全运会上,我省选手刘欢缘在女子柔道无差别级别决赛中对垒东道主山东选手刘霞,比赛中裁判对刘霞多次消极比赛都没有判罚,在双方战平后,最后通过称体重将冠军判给刘霞。这种判罚也让裁判公信力受到质疑。
在本届全运会上,击剑、跆拳道,甚至铁人三项都广泛使用了先进的技术回放手段。今天进行的女子重剑个人赛,是东道主重点夺金项目,李娜、孙玉洁是去年伦敦奥运会中国女子重剑团体冠军的主要成员,从名气来看甚至要大于江苏队的骆晓娟和许安琪,孙玉洁在开幕式上代表全体运动员宣誓,足见其影响力。然而,这两人都没有进入8强,固然两人状态不佳,但现场录像回放,也无形中削减了东道主优势。
东道主优势不再明显,在跆拳道男子68公斤级铜牌争夺战中也得到体现。比赛中,辽宁队教练认为对手不应该得分,裁判通过回放录像维持原判。整个过程,现场观众也能通过大屏幕细细回看,不仅最终以2比4落败的康程心服口服,现场的辽宁观众无话可说。
柔道、跆拳道、击剑赛场的回放技术是组委会安排的,而铁人三项赛则是比赛选手自发安装摄像器材。记者了解到,铁人三项赛有11名运动员申请在自行车上安装摄像头,并得到裁判长的批准。运动员此举的目的也在于不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其实,国际大赛中,先进技术早已被广泛运用,网球比赛已经大量使用鹰眼技术,足球也开始引进先进的门线技术。反观历届全运会,各种所谓的“猫腻”、“黑幕”一向备受观众和媒体指责,通过科技手段解决争议,最大限度地压缩暗箱操作的空间,这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可能;但在清晰地了解东道主“优势”将被削弱的情况下,正在和山东为金牌榜首席“较劲”的东道主还是广泛采用这些技术,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勇气。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