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球 > 中国网球动态
NBA | CBA | 中超 | 亚冠 | 足球 | 综合

李娜法网夺冠效应未曾消退 经纪人曾彻夜接合同

来源:搜狐体育 作者:南方都市报

  十年颂

  网球之于中国,可以追溯的历史远远不止十年,可是无论采访官员球员还是媒体同行,一提过去的这十年岁月,每个人都忍不住要用上一个词:翻天覆地。十年之前,我们认识它,它不属于我们,大家只能一样,陪在一些外国面孔背后,等待渐渐熟悉的姓名;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不但可以问候,也有了更好的拥抱理由。网球至今仍在以超前速度在中国发展,回首十年岁月飞扬,我们希望这只是一个开始……

  2004年

  天上掉下块奥运金牌

  早在上个世纪,我国就诞生过李心意、潘兵、夏嘉平、李芳、易景茜等曾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的球员,拿到过亚运会金牌,也进入过大满贯第三轮。在前网球管理中心副主任高沈阳看来,进入21世纪后,中国网球已经积累到了一个该爆发的时候,“就等着一个契机。”

  这个契机出现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来自河南的孙甜甜和来自湖北的李婷奥运前在W T A女双世界排名里进入过前30,但奥运抽签那天两人一看签表心就凉了一半。“那时第一轮就是对大威廉姆斯和鲁宾,一看就是‘死签’,所以真是没敢抱太大期待,”孙甜甜说,“反倒没压力了。”同时网球管理中心也是个“毫无压力”的部门,“我那时还在排管中心工作,就记得奥运前碰到网管中心的同事还在开玩笑,说谁拿了冠军谁请客,他们说那肯定轮不到他们来请了,那时真的没想过他们反而比我们先拿到金牌。”高沈阳说。

  孙甜甜和李婷一路以黑马的姿态杀进决赛,用孙甜甜的话说光是赢了第一轮,她们就已经“笑得脸都受不了了”,而后面的事情就像美梦般接踵而至,“啪”的一声,一块奥运金牌就从天上掉到了两个中国姑娘的胸前。孙甜甜事后回想起来仍觉不可思议,去年她生了个女儿还给小宝宝取名叫“雅典”。

  从那以后,不仅两名运动员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也一下火了,那年年初孙晋芳才刚刚被调入网管中心做主任,奥运意外夺金就立刻让网球项目被体育总局划入优势项目,财力、人力、物力投入都比之前有了大幅增加。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在一篇评论中都开玩笑说:“她刚来到网球中心不久,就取得了中国网球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个突破。所以,下届奥运会我们就不要找其它吉祥物了吧,让孙晋芳去当吉祥物就可以了。”

  2006年

  黄金组合横空出世

  如果说李婷/孙甜甜的奥运金牌为中国网球黄金时代开了个好头,那么真正把这个风靡世界上百年的体育项目在中国市场炒热起来的事件发生在2006年1月28日。那天正是中国人最大的传统节日农历除夕,两个远在墨尔本的四川姑娘给所有球迷送上了最隆重的节日大礼———郑洁/晏紫历史性地拿到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双冠军。这一事件无疑是有里程牌式的意义,正如法新社赛后评论所说:“12号种子为她们的国家献上了一份完美的新年礼物,这是中国选手有史以来第一次赢得大满贯冠军……中国这个逐渐兴起的网球力量也逐渐为人们所尊重。”

  关于那一天的故事,2006年底笔者去江门探班女网冬训时曾听两个姑娘绘声绘色地描述过一遍。“那天上午我们出门想去买点纪念品带回家的,结果发现太早了商店还没开门,然后训练时突然我不知道怎么了就觉得胸闷,还问她我到底是紧张还是病了啊,她说是紧张。”郑洁说。果然两个川妹子下午决赛第一盘就被人打了个6比2,中场休息时晏紫悄悄问搭档:“同样是打入决赛,我们就真的跟她们实力差距那么大吗?”一句话点醒梦中人,郑洁和晏紫奋起直追,“我还记得第二盘对手有两个赛点啊,化解第一个时那球是擦着网过去的,现在想来都后怕。”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两个姑娘居然一点一点把比赛赢了下来,大获全胜那刻两人拥抱在了一起,“她跟我说了句‘真不容易’,我就拍着她的背用四川话说‘好了好了’。”晏紫说,“后来那晚我们和教练找了个川菜馆吃饭,还特意点了饺子,国内正好过年嘛,感觉特别兴奋,回酒店也睡不着,一直在聊天,聊小时候的事,聊放假,什么都聊,结果整晚都没睡。”

  更令人振奋的是,郑洁和晏紫的好运并没有在年初用完,不到半年,这对至今仍被视为中国体育史上的最佳搭档又在四大满贯历史最悠久的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上成功登顶,一时间总局贺电、新闻联播特别报道、中外媒体热议……无数荣誉围绕过来,法新社在盘点2006网坛大事时有一个标题就叫“中国来了”。

  从此女双成了中国网球队公开的优势项目,至今以郑洁为代表的金花姑娘仍是WT A双打赛场上不容小觑的实力派球员。“如果说以前我们在暗处,还比较神秘,对手都不太了解我们,那么自从郑洁/晏紫拿到大满贯冠军后,中国组合就成了其他人研究的对象,”时任中国女网总教练的蒋宏伟告诉记者,“老外也开始琢磨研究我们的打法,想要找出我们的套路,把我们作为挑战目标了。”

  有趣的是,笔者曾请两个姑娘给自己的2006年做个打分,晏紫的反应是大笑着反问:“满分100吗?那我可不可以打120分啊?”而郑洁则想了半天给出99分,问她理由,她说:“还是留1分给未来留个盼头吧。”

  2008年

  飞翔的天空

  “刺头少女”触动心门

  “单飞”这个词最早进入中国网球迷视野源于2005年的“彭帅事件”。那年年底,年仅19岁的湖南妹子向网球管理中心提出放宽球员自由度的请求,即奖金自主、教练自主和参赛自主,要做一名真正的“职业运动员”。对于这个“大胆”的想法,中心主任孙晋芳在当年的网协年会上直接用一句气话公开回应:“我跟她说了,她又不是莎拉波娃,又不是大美女,哪那么容易找赞助找经费?球员都是国家培养的,不能太自私,心中没有祖国!”

  于是一边是“刺头少女”,一边是旧体制的维护者,矛盾双方一开始各不让步,事件连连升级。官员的强势语气和彭帅在发布会上的梨花带雨形成了对比,舆论很自然地偏向了球员,“这种行为撕开了中国体育长期以来在运动员培养和管理体制上‘固步自封’的口子,举国体制和职业化道路之间的摩擦直接暴露出来。”《北京晚报》当时一篇评论说。上海《新民晚报》也以《给想单飞的鸟儿一个空间》为标题,呼吁中国网球“跟上时代的脚步”。

  时隔多年回想起那场风波,彭帅和孙晋芳反倒都对彼此有了几分感激之意。因为虽然彭帅“单飞”请求没能完全批准,网管中心却在此后主动进行了很多改变,比如奖金分配从原来的65%上交,变成了50%以上归个人,教练配置也增多了一些国际知名的“洋教头”,在个体需要和集体目标之间渐渐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那时我年轻,十几岁时考虑问题肯定跟二十几岁是不同的。”彭帅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说,“当年的风波就像一把钥匙,触动了网球管理者们的心门,现在想来其实孙主任跟我的目标、想法和付出是一致的。”彭帅告诉大家,今年7月在温网拿到女双冠军后,孙晋芳给她发了个短信,写道:“六朵金花终于都开花了!”“我就想我哪算什么花啊,以前还老惹她生气,只能算是仙人掌吧,于是就回了她一个‘仙人掌也终于开花了’。”彭帅盈盈笑道,再无任何怨意。

  单飞与体制不再势不两立

  球员真正单飞是在2008年底,完成了奥运任务,网管中心正式对外宣布李娜、彭帅、郑洁和晏紫四朵金花开始“单飞”,除了仍要代表国家队打奥运、亚运以及联合会杯等大型赛事外,她们可以自由选择参赛行程,比赛奖金只用上交8%,广告收入则上交12%,同时雇教练、训练以及差旅所产生的费用则全部由4人自己承担。2009年也由此被视为中国网球真正走入职业化的“元年”。

  实际上,早在李娜郑洁这批球员“单飞”之前,中国已经有袁梦这样的“个体户”球员,她一方面享受着体制外的“自由”,一方面却也不得不为庞大的开销发愁。“她一般不住赛会指定的球员酒店,因为那些酒店很贵,有时连矿泉水都不舍得喝,就喝自来水,因为国外的自来水都是可以直接喝的。”孙晋芳在谈起袁梦时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个小姑娘很懂事、很会省钱。曾有记者试图打听袁梦的手机后想跟她做个采访,结果却被告知袁梦常常关机,“因为她觉得打手机太费钱。”

  而这种“省并自由着”的生活在金花们“单飞”的第一年就有了深刻体会,“像订机票、报名参赛、找体能师等等事都要自己搞定了,”郑洁说,“什么都要先精打细算一下。”于是抢廉价机票、跟人合租等等小事都被姑娘们熟悉起来,“但是跟网球相关的开销我们是绝不会省的。”郑洁说,比如晏紫就雇了一位周薪3000美元的德国外教。可是2009年四位姑娘的成绩都不算太好,“有时一不小心就觉得好像奖金还不够给教练发工资的。”湘妹子说,单打成绩最弱的晏紫更是笑言比赛一输,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又要亏钱了。单飞第一年,金花们感觉更多的是“自负盈亏”带来的生存压力。

  这考验只持续不到两年,姑娘们就迎来了转机,如果说自身实力是来自传统体制的培养,那么进取动力便是源于“单飞”所带来的压力。李娜和郑洁的单打成绩在2010年初一路走高,两人在澳网实现了双双进4强的壮举,这不仅给自己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还令一些旧式观念得到了转变。连一向被视为体制“反叛者”的李娜都在接受外媒采访时坦言:“我年轻的时候,国家对我的帮助是很大的,帮我请教练、带我到处比赛、负担所有的费用,对此我非常感激。”而2011年,一直脱离体制独自在外的袁梦宣布与湖南体育局签约,反而回归了体制内,“单飞”和举国体制不再是互不相容的对立面,而变成了一种选择,球员们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方式。

  2010年

  倾城之力为哪般

  “不完美风暴”引发深思

  2010年10月9日,国庆长假刚过,却仍有不少粉丝请假专程飞往上海只为一睹网坛“B IG 4”的风采。从大师杯到大师赛,上海作为A T P赛事在华落户最早也是合作时间最久的城市,终于在这一年的大师赛上凑齐了费德勒、纳达尔、德约科维奇、穆雷这“四大天王”领军的男单T O P20选手,那一年的秋天至今被球迷们津津乐道为内地网球赛事史上阵容最豪华的一届———而豪华背后是不惜倾城之力的打造。

  中国举办国际商业网球赛事的历史并不短,但真正引起国际网坛注意的始于1998年,A T P把“喜力杯”连续四年放在上海举行,球迷那时已经能现场观看张德培、阿加西、伊万尼塞维奇等大牌球星的比赛。“但网球在那个时代还是更像个‘贵族运动’,是有钱人才会去看、去玩的,它的影响力非常有限。”高沈阳说。

  所以在2002年上海举办首届大师杯(即A T P年终总决赛)后,关于高级别网球赛事到底能不能在中国市场立足引起过专业人士思考。当时为了申办大师杯,上海光申办费就花了760万美元,更不用提赛事奖金、场馆建设以及各项运营成本,这些钱大部分都来源于政府支持。不过由于当时举办大师杯的初衷是要为申办世博会造势,从宣传城市形象这个效果来看,上海算是成功的。但等到2005年上海第二次举办大师杯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退赛风暴”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当时8位入围年终总决赛的选手有5位选择了退赛,这在A T P总决赛15年历史上尚属首次。

  “当时有个叫《完美风暴》的灾难片正在国内上映,所以媒体给那次退赛潮取了个名就叫不完美风暴。”时任《网球》杂志编辑的李元元回忆说,“主办方、球迷、记者都又惊又气吧,因为之前他们在上海参加赞助商活动时都好好的,一比赛就突然全退了,大家都在问是不是瞧不起我们中国办的比赛啊。”

  “倒不一定就是瞧不起,其间因素很多的,比如时间就是个大问题,”高沈阳告诉记者,“你看亚洲的比赛不管是上海北京,还是东京香港的,大多还是放在美网后举行,毕竟国际网联是优先面对欧美市场的,我们挑不了更好的时间。而很多大牌球星打完四大满贯已经精疲力尽了,赛季成败也差不多定音了,加上本来就都有各种老伤,自然不愿意继续长途跋涉再来亚洲。”

  想赚钱,先砸钱

  2004年开始举办的中国网球公开赛也在发展过程中遭遇过大牌临时爽约、赛事含金量下滑的事件。哪怕是2009年升级为W T A皇冠赛事,总奖金被提到660万美元后,也常常被球迷质疑有如“鸡肋”。特别是这几年东京公开赛跟中网时间略有冲突,日本主办方又“挖人”挖得厉害,不少球星来到亚洲直接改道去了东京,引起不少中国球迷的不满。“怎么东京比赛就很少球星退赛呢?他们还都说喜欢那里,怎么没人说喜欢我们北京啊?”一位球迷去年在百度网球吧里发的帖引来诸多讨论。

  “说到底还不就是个钱字,”高沈阳说,“A T P和WT A要赚钱,球员也要赚钱,大牌球星都是要奖金、出场费才能请得动。从我们的经济水平来说,其实只有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才有这个财力去投入,也才有这么大的平台去推广。”事实上国内赛事吸引巨星的方法就是靠钱,大牌球星要高额出场费早已是“潜规则”,加上球员本身签约赞助商的一些市场推广需求,渐渐也便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只是从效益上来看,目前还没有哪个赛事能真正实现盈利这个目标,中网赛事总监张慧军在2009年给董事会作的报告是争取从2013年开始赚钱,而上海大师杯虽然号称从2005年开始就“不亏钱”了,但大师赛总监吕华勇至今也不肯轻易说出“盈利”二字,只敢表态:“肯定能养活自己。”

  不过现实是,国内的网球赛事大多并不是单纯的商业行为,而更像是政府为塑造城市形象而进行的投入。所以近年来除了北上广之外,深圳、武汉、天津、南京都已经或准备筹办W T A、A T P旗下的赛事,伴之宁波、泉州、三亚等IT F旗下的低奖金小比赛,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上举办网球赛事最多的国家,以至于WT A都开始把发展重心向中国市场偏移。“比赛多对于网球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当然是好事,但什么事都是有一个量的,”高沈阳说,“如果从经济市场角度来考虑,我们只能说一切都要量力而行吧。”

  2011年

  那一年我们追过的李娜

  2004年李婷和孙甜甜在奥运夺得女双金牌后,全国一片褒赞之声,《体坛周报》记者张奔斗却在那时写了一篇看上去“不入流”的评论,叫《奥运之巅不是世界之巅》,“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为这块金牌叫好和疯狂……但翻阅世界上最伟大球员的履历,你会知道奥运会网球的金牌永远只能用来锦上添花。中国网球的更大荣誉,等待着我们的球员在四大满贯和巡回赛场上去继续争取。”这位网球专家当时写道。

  时隔7年后,张奔斗和十数位来自中国的媒体人一起在罗兰·加洛斯见证了那个时刻,那个中国网球登上世界之巅的时刻,而做到这一点的是一个称得上“奇女子”的湖北姑娘李娜。继年初在澳网历史性地打入女单决赛后,李娜在2011年6月4日结束的法网女单决赛中夺得冠军,实现了中国网球几代人的梦想,也成为亚洲网坛第一人。

  “1.16亿中国人观看了这场比赛,他们管李娜叫大姐大和金花,她仿佛是用一根火柴点亮了中国的夜空,整个中国都在为她彻夜狂欢。”英国路透社在赛后评论道。这个比喻并不夸张,那晚李娜发的一条加油微博被转发了2万多次,有6万多个评论,决赛前后门户网站统计下来有上千名人明星在微博上讨论李娜和这场比赛,除了刘翔、易建联等体坛明星外,王力宏、赵薇等娱乐名人也纷纷在赛后公开向娜姐道贺,第二天的《新闻联播》足足用了3分钟来报道李娜法网夺冠的新闻。

  作为当时正在巴黎的历史亲历者,张奔斗体会更多的是李娜夺冠这件事对外国舆论带来的影响。决赛赛后李娜的发布会被提了34个英文问题,美国CN N电视台一周内把她的一段访谈反复播放了10遍之多。“连带着中国网球媒体也体会到了地位的进一步提升。”张奔斗在博客中回忆道,“那天我就在外场边刚刚站定,就有CN N记者凑上前来,要求进行简短采访,无非是问了几个有关李娜在中国影响力的问题……然后又有Europe1的记者来采访。”一直到后来他去英国采访温网还被海关人员和司机问起李娜的事,那次回来,张奔斗写了篇采访手记就叫《Bendou,你是有多幸运》。

  国内国外的影响力最终顺利地被转化成了李娜身上的经济效益,根据《福布斯》中文版2012年5月公布的2011-2012年度中国名人榜统计,李娜的年收入是1.155亿人民币,在所有中国运动员里排名第一,即便在世界体坛女运动员中也是名列前茅。那一年W T A所有女球员中,只有莎拉波娃的年收入比李娜高。而除了比赛奖金外,李娜绝大部分收入都来源于广告代言合同,由于法网后想要签约李娜的商家太多了,以致她的经纪公司IM G设定了一个“三年长约”的门槛,赞助商要签就至少签三年,每年的代言费也一路水涨船高到突破800万,可依然有大把商家挥舞着钞票来找李娜,至今她仍被视为中国体坛的“吸金女王”。

  “她可能是继莎拉波娃之后第二位能挣得如此之多的女运动员,”李娜的经纪人麦克斯·艾森巴德说,“还记得她法网夺冠后的最初10天时间里,我被妻子踢出了卧室,不得不住在客房里面。因为我需要整夜地接听电话,与IM G北京公司沟通、与赞助商谈合同、和媒体沟通,那段时间我几乎不能睡觉。”

  李娜法网夺冠带来的效应至今未曾消退,她的家乡武汉最近便在积极筹办W T A“超五巡回赛”,敢于不惜巨资大手笔投入的一大因素就是手里有一张“李娜牌”。“李娜是湖北的一种新优势,她将给武汉带来巨大的品牌效应。”武汉当地的《长江日报》评述道,“打好网球牌、李娜牌,现在正是时机。”

    更多体育新闻

sports.sohu.com true 搜狐体育 https://sports.sohu.com/20130914/n386581800.shtml report 8076 十年颂网球之于中国,可以追溯的历史远远不止十年,可是无论采访官员球员还是媒体同行,一提过去的这十年岁月,每个人都忍不住要用上一个词:翻天覆地。十年之前,我们认识
(责任编辑:陈国庆)

我要发布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锦绣缘

同步热播-锦绣缘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神雕侠侣

大结局-神雕侠侣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封神英雄榜

同步热播-封神英雄榜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六颗子弹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龙虎少年队2

龙虎少年队2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奔跑吧兄弟》

baby14岁写真曝光

《我看你有戏》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明星同乐会》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非你莫属》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一站到底》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搜狐视频娱乐播报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鹏嘚吧嘚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第16集

匆匆那年大结局

隐秘而伟大第二季

乔杉遭粉丝骚扰

The Kelly Show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