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北京马拉松昨天上午8时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赛,经过两个多小时激烈的争夺,俄塞俄比亚选手托拉以2小时07分16秒打破了尘封27年的男子赛会纪录夺得冠军、中国选手张莹莹获得女子全程冠军,创下北京马拉松中国女子22连冠伟业。
成绩傲人
北京马拉松与柏林马拉松、伦敦马拉松等一并列为国际田联金标马拉松赛事,今年已经是连续第33年举行。2013年北京马拉松报名速度再次创下新纪录、报名开放仅13小时3万名额就全部报满。本届赛事共吸引了来自中国、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日本、美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参加。
男子专业组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选手托拉以2小时07分16秒打破了尘封27年的赛会纪录、夺得冠军,原纪录为日本名将儿玉泰介在1986年创造的2小时07分35秒、埃塞俄比亚的阿贝贝1988年曾经追平这一纪录。肯尼亚选手基普洛浦以2小时7分19秒的成绩获得银牌,另外一名肯尼亚选手丹尼尔以2小时7分20秒的成绩获得铜牌,获得前三名的选手都刷新了之前的赛会纪录。
女子专业组比赛中,中国选手张莹莹延续了自己在北马赛上的一贯优异表现,以2小时31分19秒的成绩获得冠军,创造了自从1992年以来中国女将在北京马拉松赛上连续22届夺冠的纪录。埃塞俄比亚选手哈伦以2小时33分04秒的成绩获得亚军,另一名埃塞俄比亚选手塔德赛以2小时35分20秒获得季军。个人最好成绩为2小时22分38秒的张莹莹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说:“今天我正常发挥了自己的训练水平,后面一段我都是自己一个人在领跑,如果有人跟着的话可能成绩还能再好一些。”
为梦奔跑
昨天天公作美,众多跑步爱好者在金秋时节享受到了这场盛大的马拉松赛事所带来的快乐,很多跑者不约而同地称赞天气给力,很期待北京能够有更多蓝天白云、少一些雾霾天气、天天都能享受跑步带来的健康和快乐。
中国绿化基金会组织的“只为更蓝天”参赛方阵“最得人心”,这支公益跑团的口号是“只为更蓝天 净霾公益跑”,这句口号直接让人想到了近年饱受诟病的雾霾天气,说到了人们的心坎里,因此引起了众多跑者和观众的共鸣,组织者希望能够让更多人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净霾”行动中来,给北京带来更多蓝天白云、有更多适合跑步的天气。
在参赛人群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不由得映入眼帘,这就是由来自11各省市自治区,不同堂区不同堂口的85位天主教修女组成的“修女马拉松”方阵。修女马拉松,顾名思义就是组织从事慈善服务的天主教修女参加马拉松赛事,借此为她们的服务对象宣传筹款的一项活动。 “我们为慈善而奔跑,为那些养老院的老人、幼儿园的学生以及孤儿院的孤儿,为他们筹集捐款而奔跑。能参与这样的活动我感到非常高兴、非常荣幸。”一位修女接受采访时说。
就地方便
人数庞大的参赛选手,也给赛事带来了一个不小的尴尬。马拉松选手要大量喝水,但由于赛会组织方设置的流动厕所和公厕有限,很多需要“方便”的选手都选择在赛道旁“就地解决”。马路边、花坛旁、靠着小树、挨着红墙,北马过境,肥沃了首都一方土地。
据北马组委会负责人介绍,虽然北马参赛总人数三万人没有变,但由于全程跑人数增加至15000人(较去年增加了3000人),今年饮用水、纸杯、饮料的数量都有所上涨。“今年提供16万瓶矿泉水、用水900桶、饮料4100箱(1箱12瓶)、20万个纸杯。我们在每个饮水区都配备了垃圾桶,尽可能方便处理垃圾。”
不过从现场来看,越临近终点,地面上的垃圾越来越多,有的饮料瓶整齐地码放在铁栏杆下,有喝了一半的矿泉水瓶插在栏杆的空槽里,还有的横七竖八地歪倒在地上。看来,要办好一届马拉松,不单是有专业选手的优异成绩作为标签,而且还得在配套设施上考虑得更周全,以避免一些尴尬状况的出现。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