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篮球比赛时,除了场上激烈拼抢的球员,热情洋溢的球迷外,你是否关注过场上活蹦乱跳的吉祥物?他们卖力地耍宝,卖萌,缓解了紧张气氛。
沈阳师范大学软件设计专业大一学生韩瑞冬就是辽宁衡业男篮吉祥物捷豹“肖肖”的扮演者,虽然他装扮的憨态可掬的形象总能赢得球迷的热烈掌声,但球迷们却从来没有见过他的真容。在韩瑞冬眼里,与快乐相比,扮演吉祥物过程中的汗水和疲惫都不算什么。12月12日,这位辽篮主场球迷们熟悉的陌生人接受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时说:“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从小就有的梦想
常看辽宁男篮比赛的球迷,对一只名叫“肖肖”的健硕豹子一定有印象,这个卡通形象就是辽宁男篮的吉祥物。韩瑞冬是“肖肖”的扮演者,和“肖肖”差不多,他是个体格健壮的男孩。
韩瑞冬今年读大一,因为平时喜欢打篮球,身体素质特别好。采访当天,零下10余摄氏度,可他只在羽绒服里穿了件短袖,却也不觉得冷。说起如何当选“吉祥物”,韩瑞冬说,那时他还在上高三,一个高中同学是辽宁男篮吉祥物的扮演者。原本辽篮有两个人扮演吉祥物,不过后来因为另外一个扮演者辞了职,这个名额就暂时空缺下来。韩瑞冬知道后,也想去扮演吉祥物,那名同学便把负责人的QQ号给了他。
2012年11月末,韩瑞冬迎来了“首秀”,比赛在阜新进行。韩瑞冬说当时是既紧张又兴奋。因为对比赛流程不熟悉,上场总是慢半拍,一场比赛下来,累得一屁股坐在地上。
如果他不说谁也不会想到,当辽宁男篮吉祥物是韩瑞冬小时候的梦想。“我上小学时就很喜欢篮球,总看辽宁队打比赛。看比赛时,我就指着球场上的吉祥物,很认真地和我爸说,我要当吉祥物。没想到现在真的当上了,实现了小时候的愿望。”韩瑞冬说。
球员合影能“解乏”
篮协规定,在比赛过程中,吉祥物的扮演者不得露出身体任何一个部分。虽然在辽篮主场表演一年多,但球迷们还没见过韩瑞冬的真模样。扮演“肖肖”时,他穿的衣服很厚重,起码有十多斤,唯一能摘下来的就是头套。
“从开场穿上衣服,我就出汗,一直到结束。”韩瑞冬说,他特意在里面穿了贴身又吸汗的衣服,但每场比赛下来仍会湿透。为了怕汗水流失过多,他要喝些水,但又不敢多喝,因为穿上吉祥物的装扮就没办法“方便”了。
每场比赛开场前、节间、中场休息和暂停,韩瑞冬都要和啦啦队一起上场表演。因为没有一点儿舞蹈基础,和啦啦队排练舞蹈动作时,他都是靠死记硬背各个动作。如今,他的舞蹈动作进步多了,有时还拿着手绢和啦啦队一起扭起秧歌。比起以前在电视前看比赛,现在韩瑞冬觉得现场看更容易被感染。
韩瑞冬说,其实自己一直也没觉得怎么辛苦,唯一一次感觉累是在最近一场比赛上。
开场前,主持人介绍一身新装的“肖肖”时,韩瑞冬往球场上跑,不料却在途中和对方球员撞了个满怀。“当时冲击力挺大,撞得我整个前胸都很疼。但不能回去,只好硬着头皮上去了。”比赛时,韩瑞冬又给观众派送礼物,蹦了满场。比赛后,他手扶栏杆没敢动,因为稍一动,就会呕吐出来。
虽然辛苦,韩瑞冬也有自己的“小幸福”。“可以和自己喜欢的球员合影,要过球队所有球员的签名。”憨厚的小韩笑着说,总有朋友找他要球员签名,找杨鸣签名的最多。一次,我递给杨鸣一摞儿照片,他签着签着问我“还有多少张啊”。
因为热爱而无悔
从第一次扮演吉祥物至今,韩瑞冬已经参加了30场左右的辽篮比赛。“记得正式扮演吉祥物之前,有工作人员告诉我,这个活儿很辛苦,不是一般人能干得了的。”韩瑞冬为此做了不少心理准备。现在,辽宁衡业的主场在本溪,韩瑞冬每次都要坐一个多小时的车去,比赛结束回到家也得晚上12点了。每次比赛的酬劳很少,有时候连饭钱和来回的车钱都合不上。
韩瑞冬说,自己从来没想过拿这份工作赚钱,而是出于对篮球的执着喜爱。“我一直都很热爱篮球,虽然打得不算好,但有篮球比赛我就想参加。高中的时候,我不是校队队员,但也跟着校队打球。在自己喜欢的球队,不当球队队员,当球队吉祥物,对我来说也很好。”韩瑞冬说,以后只要不影响上课,主场离沈阳不远,他就想一直坚持下去。“毕业以后,我也希望从事和篮球有关的工作。要是能一辈子做自己喜欢的事儿,真是件很幸福的事儿。”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 丁宁 实习生 颜宇佳
摄影记者 王大局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