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海外兵团确实已经站不住脚了,特别是在男子方面,”在男团半决赛结束后,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刘国梁感慨地说。的确,看看比赛阵容我们就不难发现,男团四强中国、日本、德国和中华台北中都没有海外兵团的身影。而在女团四强中国、日本、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中,也只有姜华珺、冯天薇和于梦雨三位原籍中国球员的出战。与之相呼应的是,中国香港的李皓晴、吴颖岚,新加坡的李思韵这些当地土生土长的球员都已经成为球队小花,肩负起在未来向顶峰发起冲击的重任。
“李皓晴和吴颖岚都是很有特点的球员,”谈到中国香港的两位本土球员,中国女乒主教练孔令辉说,“像李皓晴曾经闯入过世界巡回赛分站赛的决赛,在世界锦标赛与朱雨玲相遇时前四局打成2-2,第五局战至8-8,打得也非常激烈。”在帖雅娜逐步迈向职业生涯终点的时候,以李皓晴与吴颖岚为代表的新一代球员已经基本成长起来了,本届世乒赛上的好成绩可以说就是她们“成年礼”。
应该说,海外兵团在全球范围内的日渐式微,主要是因为2008年国际乒联有关“限制各协会使用海外兵团运动员”的议案。该议案规定:21周岁以上更改国籍的运动员,将不能代表新的协会参加世锦赛和世界杯赛;21周岁以上更改国籍的运动员,将不能参加世锦赛和世界杯赛;15至18岁的运动员,则需在新协会注册满三年,18到21周岁需注册满五年,方可获得参加世界杯和世锦赛。尽管国际乒联这一议案无权对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和世界巡回赛总决赛进行限制,但无法参加每年举行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无疑是“海外兵团”的一大劣势。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协会选择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本土球员的身上。
应该说,这种情况不仅仅发生在前四强身上,就连全部主要由华人组成的美国女队也是如此。过去一提到美国队,人们总能想到高军、王晨,现在这些中国元素已经基本褪尽,取而代之的是邢延华、王岫依等出生在美国,或者年龄很小的时候就去了美国,基本在美国完成乒乓球启蒙的
这么说“海外兵团”这个词已经成了过去时了?其实不尽然,因为在各协会政策发生改变之后,“海外兵团”也产生了升级版——中国从球员输出变成了大面积的教练输出。“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外国人很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但时至今日星星之火才逐渐形成燎原之势。其中这种现象最为明显的是新加坡和日本队。新加坡女队主帅井浚弘本人曾经是“海外兵团”的代表人物,现在已经完全融入新加坡,成为球队的掌门人。而日本队虽然女队主教练是村上恭和,但无论是在1/4决赛中大放异彩的石川佳纯、老将平野早矢香还是因伤退赛的福原爱,身后都有中国教练的大力帮衬。在女团1/4决赛与荷兰队一役中,现场转播就曾经把镜头给到石川佳纯的教练陈莉莉,并用字幕对她的经历做了大致的介绍。
随着中国曾经的“海外兵团”逐步退役,其中走向教练岗位的将会更多。一旦能够在培养和训练机制方面形成良性循环的话,中国人对于当地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将起到更为重要和有效的推广作用。(搜狐体育 郭健/文)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