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出生于“足球之乡”广东梅县。司职后腰,攻防俱佳,尤以一脚远射威震四方。1974年入选广东省少年队,受教于广东名帅冼迪雄。上世纪80年代长期任广东队队长征战甲级联赛、全运会和省港杯,1987年率队夺得六运会金牌。上世纪八十年代入选国家队,参加了1984年的第8届亚洲杯及1985年的第13届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被国足教头曾雪麟委以中场指挥官的重任。退役后从商,目前是广州海特体育用品公司经理,兼任广东明星足球俱乐部领队。
巴西世界杯激战正酣,足球尽显“世界第一运动”的魅力。在你身边,有没有爱看球、爱踢球的领导?广东足球名宿王惠良的球友圈中,体能好、意识佳、技术细腻、进球如麻的,不少是政要领导。骆蔚峰被称为“球场周润发”,陈小钢认真拼好每一场……一起来看看王惠良的球友圈,讲述不一样的足球故事。
羊城频出政要球迷
王惠良有一群“特殊”的球友,通常不在微信群里联系。“除了见面,一般打电话给他们汇报”,王惠良说。在广州,爱球、踢球的政要不少,刚刚履新的广州市副市长骆蔚峰、广州市交委主任陈小钢等,都是本地球迷耳熟能详的政要球迷,也是在足球场上活跃的“战友”。
“南派足球风格的形成与广州人的文化品质和气度有很大关系,注重脚下,细腻、灵活,有速度,用脑子踢球。要用足球激发广州人的务实进取精神,增添我们这座城市的精神文化活力。”有位广州市政要曾如此表示。“把南派足球跟拉丁风格相比较,这个评价是很中肯贴切的”,王惠良说,从身体条件和技术特点来说,广东足球都跟拉美足球比较接近。在球迷文化积淀深厚的广州,足球也被写进“十一五规划”,有关领导还提出将足球作为城市文化来抓,要使广州队成为顶级联赛的一流球队,使广州成为全国一流的足球城市。
广州球迷都知道,一位被本地球迷称为“足球书记”的政要,因是铁杆球迷,2013年8月,当英国名帅埃里克森前来执教广州富力时,还曾特地宴请后者。
领导喜欢的项目能“疯起来”
政要们的爱好,有时能与民间基础形成良好互动。“有时候领导喜欢哪个项目,哪个项目就能‘疯’起来,流行起来”,王惠良说,广州恒大的发展、广州富力的借壳,虽然政要们没有直接插手,但或多或少有他们的支持和指导,这对广东足球“走出去,请进来”起了很大的作用。王惠良说,没有高水平的俱乐部的带动,广东足球进步的路途可能更加遥远,本地高水平俱乐部的发展,是可以激励几代人的事。
王惠良还举例,以前的广州黄埔区,原本没有什么足球氛围,足球队伍也不强。兴趣爱好广泛的陈小钢到黄埔区担任区委书记之后,黄埔的足球就渐渐起来了,现在黄埔的校园足球也开展得比较好。在王惠良看来,这跟陈小钢本人是球迷多少有些关系。“他每周都要踢球两次以上”,王惠良说,经常能够在黄埔中心体育场遇到来踢球的陈小钢,还常常一起切磋球技。黄埔区组织的赛制比赛,陈小钢也带头参加,并邀请名宿们进行表演赛,观众相当踊跃,效果很好。在调任广州市交委主任前,陈小钢曾在球场上说,在不同的岗位,足球是不变的追求。
广州本地的政要球迷还有多少?王惠良说,刚刚履新广州市副市长的骆蔚峰,也是铁杆球迷一位。
球场上不会特地“让”领导
谈及以上几位政要“球场老友”,王惠良说,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体能都很好,多爱打前锋。政要们与足球名宿们一起踢球,一般在越秀山体育场、天河体育场、黄埔中心体育场等场地,每次都是11人场的“内部正式比赛”,像正规比赛一样安排时间、场地和裁判团队。
“领导们很多时候都踢满90分钟”,王惠良说,一方面是他们自身体能好,另一方面,足球名宿们的站位合理,传球到位,无谓的体能消耗自然也比较少。“领导们大多数都喜欢踢前锋,我们有时候也给他们‘做球’,传过很多好球给他们”,他笑言。
尽管如此,王惠良说,不管是足球名宿还是政要们,比赛时都很认真,“在球场上,不会特地‘让着’他们”。有一次某位广州领导跟八一女足打比赛,横插到禁区拿球,对方球员一个飞铲,将他铲倒在地上,“看得场边队友都捏了一把冷汗”。教练赶忙跑过去喝止女足球员,那位姑娘不知所措,这位领导却没有批评她,反而对她的认真表示赞许。
在王惠良看来,不管是民间草根、职业球员、球坛名宿,还是爱足球的企业家、政要官员,在足球面前,都是平等的。他们组成的足球生态圈,可以触到广东足球发展生长的筋络。
足球名宿圈
赵达裕古广明仍在明星队踢球
在王惠良的微信上,有个名为“足球名人”的朋友圈。这个微信群人员众多,约有80人,其中一半左右是曾披“国字号”球衣的广东籍名宿,容志行、古广明、赵达裕、池明华这些当年名震中国足坛的名字,时不时在群里闪烁,原国家足球队主教练曾雪麟、原广东男子足球队主教练冼迪雄等人也在其中。
上世纪八十年代,广东足球黄金时期,这些球员、教练个个都是当时足坛翘楚。如今在广州,退役多年的足球名宿们不少人仍然活跃在足球圈中,有的担任相关行政职务,有的经营体育生意,更多的人成为足球教练,从事足球普及和教育活动。因为热爱,他们仍常常约在一起踢球、看球、聊球。
多位名宿转型当教练
番禺东涌镇外,广东亿达足球训练基地坐落在海岸线边,走进基地,抬眼便可看到“球星之路,亿达起步”几个红色大字。球场内,一群小学生在教练的带领下,一边打友谊赛一边训练,满场欢腾。
当年的国家队“矮脚虎”赵达裕,运作该足球基地已有15年。“我们培养出了陈志钊、杨一虎、李岩等知名足球运动员,还有不少球员在中甲联赛踢球”,赵达裕说,目前基地有学员大约200人,希望培养出更多好苗子。
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企业家正成为影响力越来越大的球迷群体。广州医药队正是在恒大集团老板许家印入主之后,引进国际水平的外援和教头,才得以从中超新军一跃成为联赛霸主,进而称霸亚洲。近日马云更出资12亿入股广州恒大,从电商企业家跻身足球圈,也正是看中了足球的巨大影响力。
“马云很谦虚,说不懂足球,其实他懂得很,投资足球是门‘好生意’”,王惠良说,看世界杯就知道,多少球迷全心投入、熬夜看球,足球影响力可见一斑。“民间足球才是血液和细胞”,王惠良说,进入低潮的南派足球,要靠民间力量才能恢复元气。
“以前出去踢球,发现拔尖的孩子,一是讲客家话的,梅州人;二是讲广州话的,广州、湛江人。”王惠良正是出自“足球之乡”广东梅州。他说,如今互联网时代,微信让人们互动更加频繁,本地的足球名宿们也正组织起“广东社会足球联盟”,联合关心足球的企业家们一起,操办民间足球赛事,目前已经有200多支球队报名参与。
最忧心青少年培训体系
赵达裕坦言,现在中国足球的最大问题在于青少年培训,不少家长怕孩子荒废学业,很难同时兼顾踢球,更不可能送到专业的足球基地,因为怕一旦踢不出来,影响前途。
赵达裕说,他曾在深圳、佛山发现一些踢球的好苗子,动员家长让他们过来“三集中”培训,结果家长不同意,最后放弃了,后来这些孩子都没有再踢球,很可惜。
“有怎样的师傅,就有怎样的徒弟,广东足球有自己的传统和风格,如果没有从基层抓起,不可能传承下去”,王惠良说,当前国内足球热情高涨,但很多家长还是不放心让孩子踢球,应该考虑为踢球的孩子开辟绿色通道,通过特招等方式,让他们也能读好学校,让家长没有后顾之忧。
“1978年我们去日本交流时,我们的初中生能跟他们的高中生踢。结果十年后他们就笑傲亚洲了。青训就是,宁愿输十年,一步步接上去。”王惠良说,反观广东足球,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现了断层,南派风格逐渐没落。
在王惠良的“足球名人”微信朋友圈中,除了足球名宿,另外40人左右,正是来自各行各业的企业家。他们也都是爱球之人。这些企业家所在企业,既有国企,也有国际大公司,企业家们因向往而加入明星足球队,鼎力支持,常常给明星足球俱乐部提供资金上的帮助。王惠良说,更希望看到的是企业家能投资足球事业,利用名宿们的名声效应,有计划地开展青训,建立青训基地。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