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大连人张伟。 |
瑞诗酒店34层的咖啡厅,本报记者与张伟选择了一张靠窗的桌子坐下来。窗外不远,就可以看到劳动公园的足球雕塑和火车头体育场,这样的场景,似乎也勾起了潜藏于张伟心底的那份关于大连足球的记忆。
“我上世纪50年代出生在大连,在东北财经大学当过老师,1990年去的美国。”张伟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自己,“小时候,我家就住在市人民体育场东外场边的一栋三层楼上,那时候我和小伙伴就在马路边踢球,真的是非常快乐。这次回到家乡,我希望在推动草根足球方面出一份力,我知道自己的力量很小,想要扭转大的趋势比较困难,但我知道很多有识之士认识到足球的出路在草根,我们常说抛砖引玉,我愿意当那块‘砖’。就像在足球场上一样,不是每个人都要进球出彩,只要能贡献一份力量,别说当后卫,坐板凳我也愿意。”
选择大连因家乡情结
今年是“民族希望杯”创办的第一年,之所以选择大连作为第一个开展此项活动的城市,张伟坦言,心中的那份大连情结是重要原因。
“首先,我在大连出生长大,作为一个大连人,小时候我充分感受到了足球的快乐,虽然因为天赋不够没能成为球员,但我对于足球的热爱,可以说是一辈子。”张伟告诉记者,“其次,大连是中国的足球城,出了非常多的足球人才,最近几年在草根足球方面又做得非常好,何况还有东北路小学这样的足球名校。最后,大连人都非常懂球,一讲就明白,有种与生俱来的感觉。”
当然,在足球之外,张伟也希望中美两国的下一代,能够通过足球结下友谊:“我希望两国小孩之间的这种交流,能够长期坚持下去,让他们增进了解,建立新一代之间的友谊,就像当年的‘乒乓外交’一样。另外,西雅图和大连都是港口城市,气候条件也很相似,我觉得可以结成足球姊妹城市。”说到这里,张伟特地表达了对大连市政协的感谢,“大连市政协认识到青少年足球的重要性,给我这样一个海外归来的人这么大的支持,我非常感动。”
两原因制约中国足球发展
虽然身在美国20多年,但对于中国足球,张伟一直保持着极大的关注,而对于制约中国足球发展的原因,张伟也有他独特的看法。
“精英制和高考制度,是中国足球上不去的两大原因。”张伟告诉记者,“中国的体育,过分强调精英制,不够草根。足球和乒乓球、羽毛球的特点不同,不能采用精英制,因为在欧美国家,足球更多的是以普及、推广为主。另外,中国虽然有德智体全面发展这一说,但高考制度的存在,逼着孩子只能学习而放弃体育。在美国,高考分数只占录取分数的30%,40%是平时成绩,还有30%是社会活动。以我过去当老师的经验看,高分数的毕业生在社会上往往不是最好的,中下分数的毕业生发展空间似乎更大。”
既然提到了高考,记者便问张伟对于足球进高考的建议有什么看法,张伟表示:“其实,更应该做的是体育进高考,这样才能把身体素质搞上去,毕竟根据中国的现实情况,足球进了高考,那其他项目怎么办?当然,退一步说,想提高足球水平,让足球进高考总比不进强,因为高考的指挥棒作用还是很明显的。”
足球不该成为奢侈品
美国一度曾被视为足球的荒漠,但最近20年,情况正在发生变化。美国足球对于中国足球的借鉴意义,张伟也谈了自己的看法。
“过去,美国人认为足球是女孩子的运动,因为对抗不如橄榄球激烈,看起来不过瘾,但现在,这样的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张伟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1999年,不算票钱本身,橄榄球队主场一个座位的购买资格,差不多是6000美元,而足球只有1000美元。而现在,足球已经涨到了差不多4000美元,同时很多家长认为橄榄球容易受伤,兴趣开始向足球转移,毕竟足球也同样可以培养团队意识。另外,很多大牌球星到美国踢球,比如以前的贝克汉姆,还有即将要去美国的卡卡、兰帕德、比利亚等。世界杯期间,美国队比赛的收看人数,最高达到过2700万人,而橄榄球最多也就一半。”
中国足球想发展,张伟认为首先要有踢球的地方:“在中国,足球不应该成为奢侈品。据我了解,有些足球场都变成了停车场,这是不应该的。在盖房子的时候,我们可不可以考虑留块空地建个足球场呢?连踢球的地方都没有,怎么谈提高呢?”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