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A不乱”是中国足协2003年四大重中之重工作之一,中国足协在联赛开始前出台的一些政策和做出的一些动作,将使新赛季里撞到枪口上的俱乐部或者裁判面临“致命”处罚。中国足协有关领导3月2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足协希望通过这些措施杜绝假球黑哨,使末代甲A不乱,平稳过渡到中超。 去年甲A联赛结束后,中国足协就一直在想办法减少假球黑哨带来的影响,并在2002年12月18日召开的俱乐部老总联席会议上下发了中国足协纪律处罚修订草案,2003年3月1日在深圳召开的联赛工作会已经将确定后的处罚条例下发给了俱乐部。新修订的处罚条例,对假球、黑哨、行贿受贿等违背体育道德的行为,处罚力度比以往加大。 但是,处罚条例毕竟没有明确说明怎么才能确定假球,因为假球实际上要比黑哨的危害大得多,也难判定得多。2001年的“甲B五鼠事件”至今让足协头疼和心悸,这件事情的性质恶劣程度要比龚建平大得多。2003年的甲A联赛事关3家俱乐部的生死,要想不出问题,就必须拿出足够的和有力的解决办法与措施。而明确假球的性质,将是中国足坛的一大突破。在处罚条例的基础上,中国足协重点考虑的就是如何界定假球的问题。 国际足坛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借鉴,认定假球只要经过一个类似的委员会认定就行。于是,中国足协拟订了一个新的评判程序,在看到这个评判程序与纪律委员会的处罚条例很多方面重合后,便改为成立一个类似委员会的组织,让参加联赛的非当事人集体判定是不是假球。参加在这样做的同时,中国足协将给出合适的引导,即主要是看这场比赛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多大、是否影响到了大多数俱乐部的利益、是否严重影响了中国联赛的整体形象,如果符合条件,就是假球。这样就不要寻找所谓的证据,不管双方俱乐部是什么默契球或者人情球,只要认定了就一律是假球。认定假球也不再靠行贿、受贿或者做什么手脚,程序上简单了许多,今年也将首次出现判定假球的情况。认定之后,双方的当场比赛取消,或者各罚3分。3分对每家俱乐部来说都可能是致命的,尽管还不够狠,但也体现了中国足协惩治假球的决心。 黑哨已经成为人人皆知的事情,中国足协希望俱乐部之间互相监督,鉴于龚建平在社会上的影响极其恶劣,今后中国足协不会像以往那样“治病救人”,一旦发现将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罚措施。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再有裁判受贿,将被开除出裁判圈,情节严重的肯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中国足协联赛部的官员强调,今年对假球、黑哨的惩罚不会有任何的姑息,如果有人顶风而上,处罚将是致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