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比旋风席卷申城:申花地利人和 国际欲靠实力 |
 |
 |
2003年11月9日10:43
解放日报
|
 |
|
如果我们能赢得德比,干吗不把比赛拿下来?
———吴金贵
申花队:
天时地利人和
本报记者陈华
山雨欲来风满楼。当申花队乘坐的大巴刚刚左拐进入虹口足球场大门,结束训练的国际队将士的大巴正好要右转离开。轰轰烈烈的上海滩德比,其实完全可以定格在这个意味深长的镜头里。
之前国际队训练时,天降大雨,势头猛烈,记者们都只能撑着雨伞观看训练。眼看雨越下越大,成耀东只能安排队员在虹口足球场的过道里避雨,草草完成了牵拉放松的训练动作。
申花队进入球场的时候,雨水渐渐收敛,申花似乎在这方面都有些主场的优势。
在适应场地时,申花队主要以放松和调节为主,时间只有50分钟左右。可能是因为看到大批记者来到,主帅吴金贵只安排了一个13人对13人的对抗训练赛让队员活动一下,随后将士们神情轻松地走下球场。
吴金贵和记者聊天时说,这次他自己买了150张球票送给朋友,“到时候就从工资里慢慢扣了”。展望比赛,吴金贵表示:“如果我们能赢得德比,干吗不把比赛拿下来?”
一个帅气的英国小伙子拉着吉祥兄弟和杜威进行采访,上前一打听,原来是英国《442》杂志的记者,名字叫本。本用英语问了吉祥兄弟几个足球方面的问题,业余时间学习英语很用功的吉祥兄弟毫不含糊,也用英语进行了回答。之后,吴金贵一声令下,申花全队前往宝隆宾馆喝咖啡放松。
申花外援阿尔贝茨是昨天唯一有些“火药味”的队员。德比战即将开打之际,某体育网站突然爆出一条“猛料”,称阿尔贝茨因为尚未拿到续约合同而萌发了加盟上海国际队的想法。这个“莫须有”的新闻让阿尔贝茨有些恼火,昨天他在训练结束后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我在申花与教练、队友的合作非常愉快,我希望自己能够帮助申花队赢得德比战。我确实说过,国际队是一支有一定实力的球队,但从来没有说过想加盟国际队。”顿了一顿,阿尔贝茨又激动地憋红着脸说了一通,尽管翻译不肯翻出来,不过记者听得很清楚:“我不但不会离开申花队,我的愿望是申花队夺得冠军!”
无论德比输赢如何,决定冠军归属的,还是后五轮比赛。———成耀东
国际队:
实力决定结果
本报记者张玮
雨淅淅沥沥地落在虹口足球场的草皮上,雨中的国际队队员的身影显得有点朦胧。继第一次德比大战之后,昨天,他们又一次踏入了这片申花队的领地。
或许在国际队队员的眼中,这只是一场普通的赛前适应训练,但场边围绕的数十名记者,场外簇拥的上百名球迷,却不会这样觉得。因为,在这最后一次训练之后,他们将出战一场让所有球迷魂牵梦萦的德比战。
热身、跑圈、传接球、分组对抗……国际队的训练如人们预料的那样简单,你当然不可能指望他们会在众目睽睽之下操练对抗申花的新套路。队员们都显得比较轻松,他们所要做的只是活动开身体,保持好状态。他们没有什么可担忧的,队长申思、前锋阿尔西诺的伤都已经不影响上场比赛,除了年轻后卫赵作峻停赛之外,国际队拥有一套完整的阵容。唯一值得担心的,是虹口足球场的草皮。申思一踏上草坪,就轻轻说了一句:“草好像有点长了,不知道明天比赛之前会不会割一下。”
由于雨越下越大,国际队提前结束了训练,而主教练成耀东避无可避地被记者团团围住。不过,在经历了整整一个星期的媒体“轰炸”之后,成耀东早就学会了泰然处之。“明天如果下雨导致球场湿滑,那我相信对于双方是平等的,真正决定结果的还是自身的实力。”“无论德比输赢如何,决定冠军归属的,还是后五轮比赛。”成耀东口气中流露出一种自信。
“结束,收工!”不知道谁喊了一声,国际队的队员从足球场的大门鱼贯而出。一直围在门口的球迷再一次骚动起来,一些申花的球迷忍不住对国际队队员做出一些奇怪的手势,但更多的球迷只是向车窗内的国际队队员轻轻挥手。
“但愿,明天我们能以胜利者的姿态向他们挥手”,国际队的一位中场球员轻轻说了一句,随后钻入了大巴。没多久,国际队的蓝色大巴慢慢消失在了雨幕之中。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