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长春之初的被广泛认可,到今年赛季中期被喊“下课”,再到如今再度坐稳帅位,背井离乡到长春发展的殷铁生几年来走过了一条不平常的路。不管亚泰队最终能不能打上中超,殷铁生为这支球队付出的心血大家都看在了眼里。
“中国的贝肯鲍尔”向第三个冠军迈进
殷铁生在足坛有“中国的贝肯鲍尔”之称,这是因为他是中国足坛人士中以队员和教练身份都获得过全运会冠军的第一人(分别在1979年和1997年),这点与同样以两种身份捧得世界杯的贝肯鲍尔类似。
1997年全运会冠军是殷铁生教练生涯中第二个重要桂冠。想必大家都还记得,在1995年的中国足协杯赛上,殷铁生率领山东队以2比0完胜当时如日中天的申花队夺冠,那是殷铁生执教成年队以来第一个重要冠军。
现在殷铁生又在向第三个冠军迈进了??那就是率领长春亚泰队获得甲B冠军,如果亚泰顺利登顶,那又将是殷铁生执教生涯的另一个里程碑--第一次率领家乡(山东)以外的球队获得冠军。
执教特点之一:擅长调教青年军
殷铁生的执教特点之一是善于调教青年队员,这在当年他担任中国青年队教练时就有所体现。职业联赛以来,殷铁生的这一特点开始受到广泛认可。1994年,他率领山东队在首届职业联赛上名列第五,而这支球队的后防线球员的平均年龄是甲A各队最低的--均是20出头,张蓬生、李斌、刘越、李明、于远伟这批殷铁生从小带起来的队员成为山东队的脊梁。
在亚泰队执教,应该说很对殷铁生的胃口,亚泰队的多数球员都处在上升期,有很大的可塑性,而且命运为殷铁生施展才华给予了极大空间,他手下的年轻队员层出不穷。2000年,殷铁生初到亚泰队时,接受的是原八一二队的一批球员,包括路博飞、胡明华、杨磊、唐田等人。2001年,杜震宇、张宝峰、王栋等队员进入亚泰队,这是殷铁生下心血最大的一批队员,现在他们已快进入了成熟期。2002年,由于部分队员被足协停赛,秦潇、冀承亮、王斌等新人在一些场次中也轮番上阵。虽然队员几年内更替不断,但亚泰队的水平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线上。这有点像意甲的切沃队,虽然每年都换一批队员,但球队的成绩一直不错,那是因为他们有一位值得大家信任的主教练德尔内里,那是他们立足意甲的保证。殷铁生这几年在亚泰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类似德尔内里。
执教特点之二:不用射手打造进球
相福军在今年联赛初期曾屡获上场机会,但他的表现令人失望,并直接导致殷铁生陷入“下课”危机。从专业角度和以往经历上看,相福军都应该是球队所需要的那种中锋式的射手,但相福军在亚泰队确实玩不转。
抛除偶然因素及相福军的个人原因,不用射手打造进球已成了殷铁生执教的一大特点。亚泰队近几年一直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射手,破门得分的多是“半前锋半中场”类的队员,外援前锋也以谢尔盖、罗伯特这样的以突破见长的队员,这使得亚泰队多年无队员成为联赛最佳射手的争夺者,但亚泰队的进球数却没有因为缺少“射手”而减少。殷铁生打整体的思路一直贯穿于亚泰队几年来的联赛中。
当年在山东队,殷铁生也一直强调打整体,不突出个别球星(因此总被媒体认为“保守”),以成绩最辉煌的1995年为例,队中的著名射手宿茂臻在联赛和杯赛的总计20多场比赛中,仅打进5粒入球,但他却当选了当年的“山东足球先生”,就是因为他牺牲了自己的进球数,为队友创造了很多机会。“球星”“射手”这些概念在殷铁生的头脑中都是次要的,因此最有观众缘的杜震宇、名气最大的巴班吉达都不能保证每场必上。
当亚泰队员开始受到“国字号”教练的关注,当亚泰队以摧枯拉朽搬的进攻大胜对手时,殷铁生的执教思路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他在长春的日子将成为他教练生涯的一项宝贵财富。(解 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