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令人沮丧的消息,没有“善始”中青男篮也没能做到“善终”,世青赛的最后一战还被手下败将安哥拉翻盘。与复赛击败对手时相比,中青队的败因自然是“双塔”不再。
然而就在三天前,中国男篮第一次“媒体公开”,主教练蒋兴权却发出了清晰的信号:中国队在亚锦赛上不会使用“双塔”战术。老蒋的理由很充分,亚锦赛上的对手韩国、日本都是以“快”为本,届时如果用“双塔”迎战,内线高度固然占据绝对优势,但姚明、巴特尔两人都是典型的中锋,肯定会被对手在速度上钻空子。
很显然,蒋兴权已经做好了让巴特尔打替补的准备。论综合能力,如今与姚明搭档的国家队其他内线球员,恐怕没有一个人敢说在巴特尔之上,不过如果依照老蒋心目中的位置排序,“高快结合”肯定比“双高”更有分量,况且他喜欢“快”并非一时兴起,当年率队杀入世锦赛八强时如此,上赛季调教新疆广汇时还是如此。
可惜蒋师傅没有把这套秘笈传授给弟子,虽说吴庆龙正是1994年那届中国男篮的主力组织后卫,但是他带领国青男篮出战世青赛,却仿佛离开“双塔”便顿时手足无措,惨败于韩国一战便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于是中青队的攻防表现让人看在眼里,就像是夹生的米饭——嚼着总不是滋味,最终的名次比起四年前上升了一位,但是带来的困惑却丝毫不少。
将所有责任一揽子推给吴庆龙当然有失公允,因为关于“高”还是“快”的定位,近七、八年的中国篮球对此始终难以理出头绪来。抛开临场指挥的失误不谈,吴庆龙所做的只不过是最顺其自然的事情--既然摆着现成的“小巨人”,我不用岂非人才浪费?这样的念头,当然不能说是错误的,但是不是有些偏离轨道呢?
当然值得商榷。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前,中国篮球立身世界论坛的本钱一直是“快、准、灵”,钱澄海率队夺得世锦赛第9名时,中锋徐晓良身高不过2米07,孙邦领军大胜韩国队也是以其道还其身,让韩国人佩服起中国队的“快”与“准”。即使是后来两度杀入世界八强,蒋兴权手中最锋利的武器还是胡卫东、孙军、郑武这“外线三杰”,宫鲁鸣率队参加亚特兰大奥运会时虽然招入王治郅和巴特尔,但在整体打法上仍然强调的是机动、灵活。我甚至清楚地记得,1994年的全国篮球联赛时,刘玉栋还是八一队的主力中锋,但是他们照样拿了全国冠军。
如果比喻的话,那时候的中国篮球,宛如一把快刀。
后来,先是有了迅速成熟的王治郅,随后是让人为之一震的姚明,当然少不了始终默默前行的巴特尔。也就是从这时起,“中锋时代“逐渐成为中国篮球的主旋律,国内联赛拥有高中锋的球队则罢,没有高中锋者也会不惜重金挖来外援,同时费尽心机搜寻少年巨人,于是唐正东、薛玉洋、易建联们源源不断,CBA也愈发显得急功近利--培养一个擎天柱,当然要比打造球队整体风格的周期短的多。
风向正是从此改变,此后的中国篮球更像是朝天一棍,舞起来虎虎生风,只可惜内力尚缺--中锋的实力还够不上顶尖境界,国内的“巨人热潮”又淹没了培养外线人才的呼声,我们可以自认为身体条件上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球队的水准,也可以认定中国篮球从此可以向“大型化”迈进,殊不知丢掉了滋养中国篮球数十年的“芝麻”,却又抱不动硬桥硬马叫板世界强队的“西瓜”,印第安纳世锦赛的教训已经够深刻了。
当然,不是说强调“快、准、灵”,就一定会与“高大化”势同水火,假设现在王治郅回到国家队,蒋兴权恐怕就会毫不犹豫让姚、王联手,因为王治郅的灵活和技术之全面恰恰是大巴的弱项。更有对比意义的例子,则是世青赛上与中青队交手的韩国队,队中身高2米20的中锋河胜镇比唐正东还要高出一截,移动速度也不见得比唐正东快,但是韩国队快速传递、快速穿插的风格却并未走样,中、韩之战双方的助攻次数之比竟然是10比23。
所以说,韩国篮球更值得学习的地方,也许不是他们的队员远投如何神准、斗志如何旺盛,而是他们他们始终坚持自己的技战术风格,这或许正是中国篮球近年来陷入的一个误区。中国队场上高度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是明摆着的,但无论如何没有道理忘却暗含的定律:拼身体、拼力量,中国篮球不可能从欧美强队身上讨回便宜,最终克敌制胜用的不还是灵活、准确的“传家宝”?毕竟,中国篮球的主战场是世锦赛、奥运会,不是亚锦赛。
中青队折戟引起了众多篮坛名宿的关注,这应当称得上是一桩幸事。这些前辈虽已大多淡出一线,但他们对中国篮球“以小打大”的经验和理论却是新生代教练群体难以企及的,如今的国内新人总是难逃“基本功差、意识欠缺”的名声,尤其是后卫、前锋位置上难寻接班人,很大程度上都是受累于培训体系和理念的偏差,若能藉这些前辈之力扭转风气,中国篮球只出中锋的怪现状多少会有所改善。
走老路,有时候并非坏事。(孟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