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坛经商人遭遇麻辣烫 丁松过把瘾成“丁董” |
|
|
2003年10月7日10:31
东方体育日报
|
|
|
过把瘾 丁松成“丁董”
旅德五年间,丁松总是特别怀念可口的家乡饭菜。不过当时除了在超市里买上几块钱波菜,偶尔烧趟红烧肉外,他别无选择。现在他回家了,心愿一下子从“吃一顿”变成了“开一家”。至于他经营的项目,就是如今在申城最火的小龙虾。一家“蜀乡七巧味龙虾馆”开在愚园路1179号,门面不大,只是找起来还真得费些力气。
早在6月初丁松刚回上海时,就似乎开始做市场调查了。对他进行采访时,尚未对他提问,快人快语的丁松就先反问:“吃小龙虾吗?在上海小龙虾的生意如何?”
再一打听,原来丁松的几位好友一直商量在上海开一家饭馆,作为大家聚会的“据点”,以便于把酒言欢。只要营业规模和营业额过得去就行,贵在朋友相聚的那份欢畅。这一观点与平日里在陌生人面前成熟稳重,在朋友间直爽豪迈的丁松一拍即合。刚重归故里的丁松,一瞧着朋友们的眉飞色舞,就开着帕萨特,与朋友们一起找起了店铺。
如今,龙虾馆已开张近一个月了,问起老板之一的丁松究竟是亏是赢,老实的他依然实话实说:“亏了,不用说,总是亏的。朋友们一来一往的,喝的酒不比龙虾少。我们是从洪泽湖进货的,进价比普通的小龙虾贵多了。还有香料,我这才知道原来香料也分雌雄,雌的就好,当然成本更高。一个月试营业下来,只有我们几个自娱自乐感觉不错外,了解得还不多。”
特意挑了个周末前去打探一番。饭店几张桌子全被占满,丁松坐在中间那张由四张桌子拼成的大桌子边,谈得海阔天空。消息灵通的球迷,特意赶来凑个热闹,临走时喊一声:“老板,结帐!”丁松就乐得高高兴兴地在收银台前,当回账房先生。叮叮当当一阵还真像那么回事,只是按键远不如玩乒乓球板时灵活。朋友离开时,丁松又干起迎宾小姐的活,与捧场的兄弟们,紧紧地握手告别。谈起从日本归来数日的打工生涯,丁松不吐不快:“平时由朋友打理,我只是偶尔才去享享口福,但当老板的感觉还真特别。以前我是自己的老板,打球就是工作;现在虽然有了员工,有时店里忙,我还得亲自上阵帮忙。”
球迷会来吗?一提此事,丁松连连摆手,“可千万别告诉别人我在这。其实我也就是个合伙人罢了,说是老板可不敢当。也不知是谁走漏了消息,最近老有球迷来。我现在只是个普通人,可不是什么大明星。打了这么多年球,大起大落都经历过,是不是‘球星’不再那么重要。活得开心就好。球迷们还能对我如此关心,我很开心,有时坐下来聊几句,如果我坐在店里给大家签名就不太合适了。但这里毕竟不是球迷沙龙,店里也不过是多了个叫‘丁松’的股东。当然欢迎大家来品尝小龙虾,把我当个服务员更好。起码这证明,除了打球,我还能胜任另一项工作。”眼下丁松正在日本参加当地联赛,11月会回来参加中国的乒超联赛,正如丁松说的,“不管身在何处,我的根永远在上海”。讨说法李菊变“秋菊”
李菊一直是个本分人,无论是打乒乓球,还是在生活中。可是最近,她却有些心烦,因为有人到她的香辣馆捣乱,加上有些媒体的不实报道,使她原本的平静生活被打乱。直到本次2003年乒乓球中国站比赛,她才终于可以安心回到乒乓球世界。
这场麻烦还得从年初说起。那时李菊为了给父亲解闷,为了照顾姑姑,于是在南京开了家香辣馆。店面不大,装修得也比较简单,只在墙壁四周挂了一些李菊的照片,整个装修也就花费了七八万元。
可谁知半年刚过,突然有人找上门,说是李菊欠了他1.3万元装修费用,可又拿不出欠条。李菊的父亲当时就提出了异议,谁知那人又把李菊一位朋友的名字报了出来,说是那个朋友欠他的。这就让李菊的父亲更不明白了,为什么别人欠钱得李菊来还?而且没有欠条,难道随便谁上门说认识李菊都要给钱吗?可是一声拒绝后,桌上的碗碟就都成了“讨债人”出气的工具,连空调里的挡板都被他一并拆了。这哪儿是上门要债,分明就是存心捣乱。
当初香辣馆装修时,李菊正为备战世锦赛在河北正定集训。所有的工程,都是靠朋友帮忙才完成装修的,但所有支出均由李菊支付。“债主”砸店时,李菊又在为乒超奔波,年迈的父亲怕打扰她比赛,报警后就悄悄关了店门。可消息还是不胫而走,某家电视台做了专题为“李菊欠装修费用,导致店面被砸”的报道。随后又有报社推出了“李菊与朋友合伙开店,欠债不还,要打名誉官司”的报道。一些网站也同期对这些报道进行了转载,惹来议论纷纷。
原本蒙在鼓里的李菊,最终还是通过别人知道了此事,她的第一反应是:不可思议!在与家人取得联系,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后,她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全当是媒体一时的炒作。可越来越多的媒体和球迷开始关注此事,流言蜚语也编得更加离谱后,李菊终于忍无可忍拿起了法律武器。
在乒超联赛间隙,李菊趁着治伤的机会回到家。在律师的陪伴下,李菊与电视台进行了沟通,提出了必须当面道歉,此外对破坏店面的“债主”提起诉讼。这次回家,恐怕是李菊的最无奈的一次:“说实话,我的伤病复发也与比赛分心有关,打乒乓球一定要专心,心里老装着事儿根本没法练。我李菊是个怎样的人,了解我的人都很明白。香辣店都开了半年了,怎么还会欠别人装修费用呢?再说,1.3万元根本就没有拖欠的必要,现在打官司花的钱都不止1万元。开这店所有的资金都是我一人出的,根本就没有合伙人一说。许多报道里提到的‘合伙人’李勇,其实是我的朋友,那时我没空照顾店面,就请他帮忙当起了装修‘监工’。因此这件事纯粹是那人胡搅蛮缠,觉得这是个名人开的店,就进来存心捣乱。”
于是原本是件很简单的事,结果在电视台曝光时成了名人欠债经营的案例,此后当地媒体的一些报道令她和她的家人很伤心。作为一名为江苏作出极大贡献的运动员来说,李菊在情感上首先无法接受:“我打球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江苏。虽然我是南通人,但对南京我还是有很深厚的感情的。这次复出是感觉自己还行,可以继续打,但更重要的是为了全运会,为了给江苏争光。现在店虽然关了,但外面的闲言碎语还是这么多,我实在想不通。”
经过律师交涉,李菊在电视台的同一档节目中,对此事进行了澄清。但对其他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她仍会继续追究法律责任。至于那位不请自来的“债主”,由于其在店内破坏造成的损失不足3000元,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无法将其拘留。面对被迫关门转手的店铺,伤心的李菊除了要求破坏财物的赔偿外,还与律师将通过“名誉损失费”的方式讨个说法。我还是有很深厚的感情的。
李菊经商并非是去年才开始的,早在她当初退役后,就先后创办了自己的乒乓球俱乐部和体育文化公司。现在她更是涉足不少领域,就连房地产也搞得红红火火。但这次的香辣馆事件,却让她体会到名人经商的另一重压力。
李菊现在最想感谢的人是球迷:“真的,支持我的那些球迷太可爱了。或许以前,我没意识到。然而自从网上开始出现种种传闻时,球迷们并不在乎我能否在BBS上看得到,就很直率地支持我,对此我激动得无言以对。我最困难的时候,都是他们在鼓励我,没有他们,恐怕我更难承受这件事的打击。”
而对媒体,李菊从商家的角度谈了她的看法:“这是一柄双刃剑,经商时当然希望媒体多宣传,无论是冲着店来还是冲着我的名气来,我都欢迎。但有些不实的报道违背了客观公正的原则,让我很被动。如果是正确的批评,我一定会虚心接受;可那些无中生有的事,根本就是越辩越黑。所以现在对媒体我只能敬而远之。”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