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卡塔尔世界杯能赚多少钱?

各位好啊,我是董佳宁。卡塔尔世界杯马上就开赛了,11月21号到12月18号。大家支持哪个球队,可以打在公屏上。我也说一个,中国队,的马宁裁判,铁面判官,执法严格,期待他的表现。

卡塔尔可是著名的土壕国家,为了举办世界杯,开销高达2200多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万亿,是巴西世界杯的14倍,俄罗斯的19倍,比之前21届世界杯总和还多。

我总觉得他们多写了一个0。平时做梦余额会加个0,清醒了一看什么都没有。这回清醒了发现真多了个0。卡塔尔全国的GDP也才1800亿美元不到(世界银行,2021),2200亿美元,放在GDP排名里面,可以排在全球50几名,前面大概是新西兰,还有C罗的祖国葡萄牙。

这么多钱,十来年时间就得花出去,王多鱼也扛不住啊。而且资金大到这个程度,纯属于买啥啥涨价,要啥啥挨宰,一个不小心就是扰乱市场,边际效应明显。所以直觉告诉我,他们肯定把大量跟比赛没有直接关系的支出算进去了,仔细查阅资料后可以看到,果然如此。

钱的去处,我们逐个来看看。先看必备的体育场馆。卡塔尔全国面积不到1.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7个上海。申办世界杯之前,只有一座体育场符合标准。但这并不是个问题,体育场才多大地方?国土面积就算不大,多建几个球场总还是轻松的。

从2010年拿到举办权之后,卡塔尔就新建了七座体育场,翻修了老体育场,全部采用最高标准。其中主场馆卢赛尔体育场(Lusail Stadium),由中铁国际集团承建,建筑面积19.5万平方米,8万个无视线遮挡座椅,充满艺(tu)术(hao)气息。

这几座体育场虽说壕气冲天,可是也就占了总投资的3%到4.5%,总共65亿美元到100亿美元之间,可以说是很少的一部分。接下来这几项才是烧钱的大头,首先是首都多哈的地铁系统,无人驾驶,耗资360亿美元。分3条线路,共37个站点,总长近80公里,已于2020年全部投入运营。

新建的哈马德国际机场,投资超过160亿美元,2014年投入运营。还从中国进口了1500多辆大客车,用于改善交通。旅游设施,卡塔尔新建了100多家豪华酒店,这些酒店花样繁多,包括各种豪华酒店、酒店式沙漠帐篷、邮轮浮动酒店、临时木屋、度假村等等,直接把首都北部的卢赛尔镇,堆成了一座现代化城市。多硬气,堆也给堆出一个现代化来。此外,还从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国雇佣上万名安保,也要花几十亿美元。总之就是,既要最贵,也要最好。

再加上开发卢赛尔新城、住宅、公路、港口建设、完善公交站点线网、升级像电力、供水、天然气等设备,就这样,每年开销100多亿,从2010年到现在,总共花了2200亿美元。这些基础设施投资的回报,显然都是很长线的,会在世界杯之后继续服务当地居民。把这些钱都算作世界杯的成本,显然只是一种宣传手段,吸引眼球用的。

那么这么多投资进去,到底是赚了还是亏了呢。我们先说世界杯直接相关的部分,卡塔尔酒店有很多档次,高级酒店每晚五千至上万美元不等,你要揣摩有钱人的心思,愿意掏三万人民币住一晚的人,根本不介意再掏三万。

普通酒店价格也比较贵,每晚80多美元到2600美元的都有。多哈城外还建了帐篷城,每顶帐篷一晚420美元,约合人民币3000元,这下精致露营了。就这样,酒店依旧供不应求,乃至一部分人还得住到港口的邮轮上去,于是很多人选择住在邻国(阿联酋)的迪拜,看比赛的时候再去。据官方的预测,此次世界杯卡塔尔将接待120多万游客,售出门票已经达到310万张,准备入境卡塔尔的游客也超过了150万人,为此卡塔尔航空甚至紧急聘请了1万名临时工帮忙。

卡塔尔世界杯首席执行官哈特(Nasser Al Khater)估算,本次世界杯相关的总收入,预计可以达到17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游客的消费,虽然没公布这部分收入的利润率,但即便按50%来算,也能和场馆费用打平,但实际所得肯定没这么多,因为170亿中,由世界杯产生的直接收入,是要交给国际足联的。

根据国际足联的估算,这部分大约是46.66亿美元,包含五个类别,电视转播贡献最大,价值26.4亿美元,占总收入的56%。据报道,仅中国某个短视频平台,为了获得世界杯转播权,就掏了大约20亿人民币。赞助商、广告商收入排第二,13.53亿美元。剩下的门票收入、特许授权、其他商品收入三类,总共6.73亿美元。除去一些赛事组织的成本,国际足联将获得30亿美元以上的净利润。

那么对于卡塔尔自身来说,想靠世界杯直接盈利就是不可能的了,还是要看长线收益。不过类似世界杯、奥运会这样的大型体育赛事,是否盈利本就是次要因素,他就像一个给全社会制定的deadline,一种仪式,让大家觉得,在这个时间点之前,我们必须完成这个。

这很重要,有助于减少执行过程中的阻力,加速各种项目的实施,这就是所谓大型活动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你说不建多哈地铁,能不能举办世界杯,那肯定还是可以的嘛,所以花多少钱,完全取决于这个国家有多大的需求,要塞多少项目进去。

恰巧,卡塔尔就是一个很有需求的国家,根据媒体报道,世界杯的相关投资,是卡塔尔提出的“2030愿景”战略(QNV 2030)的一部分。这一战略计划,是到2030年,让卡塔尔逐步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多元化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因此贸易、物流、旅游、金融等行业都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而引进外资和技术就成了关键。这次世界杯,正是卡塔尔提升国家形象的机会,借此打下一个大大的广告,为产业发展做铺垫。

要说卡塔尔,这是一个神奇的国家,全国常住人口有290万,但只有15%,也就是43万左右,拥有卡塔尔公民身份。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外籍劳工,印度的、巴基斯坦、东南亚。这也是为什么卡塔尔福利无敌,号称中东人均第一富,人均年收入15万美元(IMF),因为分母是43万,不是290万。这种人口结构堪称神奇,全球独一份。43万人,只有本次世界杯游客数量的四分之一,短时间内一个小国涌入这么多人,也算是奇观了。

卡塔尔的财富来源,大家也很熟悉。石油、天然气丰富,其中主要是天然气。受俄乌冲突影响,今年前九个月,卡塔尔的出口收入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是2014年以来最高值。光天然气一个行业的收入,1000亿除以43万,人均收入就已经有20多万美元了,合人民币140多万,有谁今年的收入达到这个水平了,可以后台私信认识一下。

资源丰富的国家很多,但能卖上价的其实并不多。卡塔尔能走到今天,直接原因是在液化天然气上押对了宝。20世纪70年代,壳牌就发现了超级致富密码——北方气田,这可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田,大到什么程度呢?剩下的天然气田,从第二名到第十五名,加起来储量还没有它多。但当时天然气还不是能源市场的主要消费品,并且使用、储存与运输都有很大难度,因此当时卡塔尔的能源出口仍以石油为主。

推动卡塔尔转向天然气的,一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给卡塔尔的配额比较低。1982年,卡塔尔的石油产量,每天32万桶,但拿到的配额只有每天30万桶,只能降低产量,赚到的钱有限。二是经历第二次石油危机,各国开始寻求石油的替代品,天然气自然成为首选。

从1987年开始,卡塔尔大力开发北方气田,引进大量国际资本和技术,着力解决天然气的储存、运输等问题,并且成功实现对液化天然气的技术突破。从1996年,卡塔尔第一次出口液化天然气,到2006年,超越印尼成为第一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当然今年第一的宝座让位给美国了,但卡塔尔仍是最重要的液化天然气国际出口商,之前我们介绍过,欧洲国家今年普遍加强了与卡塔尔的合作。

日常豪掷千金只是表象,卡塔尔对外投资是很有战略性的。2005年,成立了主权财富基金:卡塔尔投资局(QIA),据估计资产有4500亿美元。主要投资欧美等国家的房地产,有分析表示,不计算(卡塔尔个别)王室(成员的)个人资产,卡塔尔是英国第十大土地所有者。他们还控股金融、汽车、能源、奢侈品等行业的大型企业,包括大众汽车、道达尔、壳牌、蒂芙尼等等。

也就是说,卡塔尔自己,很明白单一经济依赖的劣势,在环保的大趋势下,一旦发生产业革命,比如光伏、聚变产生技术突破,那么整个国家都会陷入危机,因此,卡塔尔的策略就是通过现在赚的钱,大量入股全球核心资产,实现躺着赚钱的国家大业,反正自己人口少,船小好掉头,搞不好还真的能成为中东第一个转型成功的国家。

卡塔尔2030发展愿景(QNV 2030),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在这份愿景中,卡塔尔不但入股全球核心资产,还会推动最新技术在卡塔尔落地,希望使得自己,成为中东地区的媒体中心、商业技术中心、云服务和数据中心。为此,卡塔尔才愿意贴上超过自身GDP的资金,把大量投资跟世界杯挂钩,加快自身变革速度,但到底能不能成功呢,还需要时间的检验。本期就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好好看球,快乐看球,咱们下期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转载自原创文章: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