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疫情形势下,2022年上海马拉松顺利举行意味着什么

原标题:疫情形势下,2022年上海马拉松顺利举行意味着什么

刚刚过去的周日(11月27日),作为全球最顶尖的11个白金标城市马拉松赛事之一的上海马拉松顺利举办,作为参赛一员,我很荣幸亲身参与和经历了这场马拉松比赛,不管是赛事组织还是参赛体验,上海马拉松在国内乃至全世界都是处于领先的地位,我最大的感动,就是我所熟悉的那座城市又回来了!

在当下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下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其影响和示范效应非常宝贵,对于全国其他地区都是一个风向标。本文从跑步爱好者的角度做一次分享。

我的第六次上海马拉松之旅

2022上海马拉松是我参加的第三十几场的全马,也是我第六次参加上海马拉松,之前写过2020年上海马拉松参赛分享:一场42.195公里的约会:我的2020上海马拉松记录(点击链接阅读),具体参赛和跑步方面的技术细节这里就不再多说。

因为10月份做过一个手术,整个10月份跑步中断,本次上马并没有刷新个人最好成绩的目标,最后冲线成绩是3小时12分,顺利安全完赛,对于结果基本满意。毕竟一个是训练的不充分,没有跑量就没有成绩,更重要的是上马能够举行,能够站在起点,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因为疫情原因,2021年上马中断了一年,今年是第26届举行,跟2020年相比,今年的上马只有全程马拉松一个项目,人数从9000人扩大一倍,达到18000人,而且参赛人数以上海居住人口为主,虽然从规模上没法和2019年的三万多人相比,都在当前形势下已经非常难得,也给组织方带来巨大的组织压力和难度。

从参赛全过程来看,组织方不遗余力,从安保、后勤、疫情防控、大数据筛查等各方面全力运转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高效的同时提供了非常好的参赛体验,赛道旁边的观众也是热情高涨,不断为我们鼓劲加油,还是熟悉的上海效率和上海城市的风貌,我们熟悉的那个上海又回来了!

另外参赛人员中不时出现老外面孔,本次参加上马的人群依然有不少的海外人士参加,体现了海纳百川的上海气质。

2022年上海马拉松的规模和组织难度

11月份以来,全国多地出现疫情,奥密克戎病毒的超强传染性给上马的举办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些压力又直接转移到主办方和上海市政府头上,为了保障比赛的顺利进行,上海市可以说举全市之力支持,从人员筛查、大数据监测、赛事组织、安全保障、赛事补给等全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规定和流程来达到疫情防控最大化的同时确保上马的举行。

比如从参赛人员的筛选,报名人数需要有上海常住身份,11月19日之后没有去过全国中高风险地区等,因为出差原因,我周围不少跑步的朋友在27日前一周晚上收到主办方的联系电话通知因为行程码或者大数据筛查无法满足参赛要求而延期到2023年,也让我们很担心会不会出现2021年一样的在比赛前最后时刻被取消的事情。

另外还有一系列对于参赛者的防疫要求,比如每名参赛者需要从11月14日开始每天自测体温并上传到上马app报备,并保持100%的随申码绿码,领取装备和参赛入场都要检查行程码和随申码,否则一律禁止参赛。

与赛事组织同时到位的是数千名志愿者和保障队伍,这些来自于上海公安、医院和各高校的志愿者们承担了大量的赛事支持和后勤保障的队伍,为15000名参赛者提供了周到的补给和健康安全保障。

在11月27日早晨的开跑仪式上,上海市长龚正,副市长陈群等市委领导亲自到场为比赛鸣枪,支持力度空前,也看出上海市对于本次上马能够顺利举行给予的巨大支持。

所有这一切,一方面体现了上海效率,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上马的顺利举行来之不易。

当前疫情之下如何破局和跟进

在我看来,上马的成功举办对于疫情防控的风向标意义重大。

虽然在11月11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公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也就是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这个二十条的出台意味着要求各地政府精准防疫,对于避免随意防控,过度防控的各方面要求更高,但是我们看到各个地方对于政策的把握还是不一样的,在这个时候,上海马拉松的顺利举行,上海市政府对于疫情的精准防控将树立一个标杆,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秩序的同时防控疫情,为各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一方面人民日益增长的精准防控的呼声,另外一方面动态清零政策,如何兼顾和平衡,非常考验管理者的智慧和气魄。从朋友圈里面的评论:这才是上海应该有的样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高效务实的上海又回来了,这一点更加值得点赞。

题外话

回到中国的马拉松本身,因为国外高水平选手无法参赛,中国选手挑大梁,颇有点“自娱自乐”的味道。

从比赛成绩来看,中国的专业马拉松运动员水平距离世界顶尖选手差距明显,尤其是男子成绩,冠军成绩在2小时16分之外,与世界各大马拉松成绩差距在10分钟以上(世界记录成绩是2小时1分),距离近邻日本的马拉松成绩差距很大,这一点让人着急和无奈,毕竟竞技体育的培养周期都很长,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尤其是足球球迷肯定更有切身体会,最近热热闹闹的卡塔尔世界杯,中国除了国足没去,所有的中国元素都参加了。

还有一个热点,资深跑友都注意到本次上马期间,各个国内运动品牌纷纷赞助精英运动员,从送装备、破三奖金等不遗余力,也让国产品牌“狠狠”地露了一下脸,从市场营销角度讲值得提倡,但是从跑步运动的培养来说,有这么大的市场费用,更好的做法是扎扎实实的培养跑团和跑步爱好者,立足长久,于公于私都更好。

最后,从2014年开始跑步,我经历了这8年中国马拉松运动的大爆发,也经历了疫情防控,以跑步为代表的大众体育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喜爱和追捧,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对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的追求必然增加对于服务业和第三产业的机会,这一点从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和多样化人群画像,未来运动健康产业的大发展不可限量。

坚持原创不容易!如果您阅读后感觉满意,请给予点赞、评论并转发,以示鼓励!「本文作者:孙杨正」

全网寻找“张姗姗”,其实是对民企的质疑

《达·芬奇传》:成为一个全才的密码

“安阳厂房大火”暴露农村老人的真实现状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