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CBA舆论危机!中国篮协公布“CBA假球事件”处罚结果

此前在CBA季后赛12进8上海VS江苏G3的比赛中,江苏男篮最后时刻连续5次低级失误送分,使上海队轻松反超获胜,赛后话题#假球#一度引发网友热议,CBA陷入舆论危机。

而后4月17日,中国篮球协会纪律与道德委员会公布对“上海久事队”、“苏州肯帝亚队”的处罚决定,相关话题接连冲上微博热搜。

据五节舆情监测系统显示,4月15日比赛当天相关话题全网声量小幅上涨,4月17日随处罚结果公布后达到传播峰值。

图源:五节舆情监测系统

事件脉络:

4月14日,CBA“假球”质疑,球迷呼吁彻查。

4月15日01:17,中国篮协:对CBA季后赛上海队与江苏队比赛展开调查。

4月15日01:21,CBA联赛: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4月15日17:57,江苏男篮相关负责人回应质疑:正配合调查。

4月17日10:06,篮协公布处罚结果:江苏上海取消本赛季比赛资格 各罚款500万。

4月17日11:05,姚明回应两队消极比赛:十分痛心。

4月17日14:32,上海久事篮球俱乐部:接受和服从有关处罚决定。

中国篮协开重磅罚单,篮协主席、涉事俱乐部回应

4月15日凌晨,比赛结束后不久中国篮协、CBA联赛官方微博先后就CBA季后赛12进8上海队与江苏队“假球”质疑发布声明称,已展开调查,将对核实的违规情况严肃处理。

4月17日,中国篮协公布了上海vs江苏的处罚结果:江苏男篮和上海男篮取消本赛季参赛资格,各罚款500万,执教教练李春江、李楠分别被取消五年、三年内的教练员注册资格。

中国篮协主席姚明接受采访时表示,为了获得严谨的事实依据来作决定,在调查过程中借助了国家体育总局各司局专业力量;对于体育比赛来说,最重要的是信誉,甚至不是能力;两队带来的教训是深刻的,要通过这起事件让已经付出的代价变得有价值。

上海久事篮球俱乐部随后也发表声明回应称,接受和服从有关处罚决定。

中新网发表锐评,网友为篮协处罚决定点赞

中新网评CBA两队被罚:竞技体育的精神应是永远争胜,在赛场上输不丢人,在竞技精神方面输才丢人!

不少网友认为篮协终于硬气了一回,为篮协处罚决定和处罚力度点赞,顶篮协敢于直面问题的魄力和勇气。

也有网友表示“假球”事件的出现是由于体制内部存在问题,希望这次教训以后体育赛场越来越干净,不断完善联赛监督管理机制,远离暗箱操作幕后交易,办人民满意赛事。

还有少数网友觉得“消极比赛”的说法还留有余地,或许是“假球”的体面说法。

风口浪尖上的舆论危机,国家体育总局曾提出振兴“三大球”

3月12日,在2023年全国两会第三场“部长通道”上,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回应了振兴“三大球”相关问题。

他强调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聚焦当前“三大球”工作中存在的精神不振、正气不足、作风不硬等突出问题,持之以恒转作风、强担当、抓落实。坚决打击、严厉惩处足球和其他领域的腐败和假赌黑问题,正风肃纪,严明纪律,完善制度,强化规矩,全面修复重构“三大球”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

而就在仅仅一月后,CBA联赛就在风口浪尖上出现“假球”事件不禁令舆论哗然,有专业人士认为,“上海和江苏的事情给了CBA一个很好的扭转形象的机会,证明它还是一个职业联赛,至少要努力做到职业化。”如今看来,两队打消极比赛是表象,其背后可能存在精神不振、正气不足、作风不硬等问题,甚至不排除有违法乱纪,由此看,刮骨疗毒正当时,重构健康生态不能等。

结语

从中国篮协的处罚决定来看,对两队以及相关主教练、俱乐部总经理的处罚,并不能说是重了还是轻了,因为对于“消极比赛”的定性还略显模糊,一直以来,中国篮球的整体形象较之足球高出不少,而这两队的比赛表现之所以让舆论哗然,就是由于出人意料。

两个球队之间的舆论焦点问题在于到底存不存在打假球、存不存在利益交易,这是真正需要调查清楚的,哪怕真的是“消极比赛”,官方也应该拿出更多证据给广大球迷和公众一个交代。

不论如何,篮球场不能成为藏污纳垢之所,只有球队和球员都清清白白参加比赛,才会有中国篮球事业的整体进步,而要想最大程度防止相关的舆情危机事件再度发生,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从源头规范化,严格挑选主办单位、赞助商,筛查参赛人员的资质、体质,精细化工作、医疗保障人员的岗前培训,提高赛事服务能力,同时在赛事筹办阶段、进行阶段、赛后阶段对围绕整个赛事的全网讨论进行全方位舆情监测,及时了解最新的舆论动态,当舆论出现时第一时间干预引导,避免发酵及时止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