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科技少年替国出征,角逐2022-2023赛季 FLL世界锦标赛

少年强,则中国强!

2023年4月24日,来自中国4所学校组成的3支优秀代表队参加了于4月19日至22日在美国休斯顿举办的2022-2023赛季 FIRST® LEGO® League(FLL联盟)世界锦标赛。

乐高®教育FLL赛事活动覆盖全球超过110个国家,每年有近100万学生参与其中,最终本场有168支队伍、1100多名4至16岁学生以奥运会赛制的形式代表各自国家角逐本届世界锦标赛。其中,中国代表队展示了独特的创意:以可持续能源的进一步开发,结合相关职业特点,打造了低碳环保的未来能源系统解决方案,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新型产业经济助力。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的FLL Explore中国代表队荣获“全球核心价值奖”,成为全球获得该奖项的四支队伍之一,以表彰他们在本次世界锦标赛中卓越的团队合作,积极的国际影响力和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体现了中国学子在世界舞台上的风采。

全球知名青少年机器人科创活动和国际赛事FIRST® LEGO® League(FLL联盟)是由乐高®集团与非盈利组织FIRST®基金会于1998年联合创办的公益青少年机器人科创赛事联盟,至今已有25年历史,为来自110多个国家的4至16岁学生提供科研机会和机器人赛事活动。孩子们通过寓学于乐且动手实践的STEAM学习体验,学习相关领域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提升积极运用技术的信心。在国内,乐高®教育和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达成多年战略合作,以“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之央馆-乐高教育科创活动”的形式在全国落地FLL项目,开展省市级和国家级活动,为国内所有学生提供参与全国科创活动和世界级科创活动的机会。

今年中国代表队分别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北京市八一学校、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和甘肃省玉门市第三中学。他们在上赛季全国7000多支队伍中崭露头角,最终代表中国参加本届FLL世界锦标赛,与全球选手交流竞技,一展中国学生风采。这些青年学生通过机器人比赛和创新项目研究,充分发挥了他们的科创能力和创新精神,体现了中国科技教育创新的成果,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出了卓越的团队协作、创造力、审辩式思维、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项目负责人强调:“我们与乐高教育之间的战略合作在推动中国科技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与乐高教育联合发起的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之央馆-乐高教育科创活动,旨在提升师生信息素养能力,积极推动我国信息技术应用和融合创新发展,培养具备全球视野的数字人才。” 该项目负责人还对中国代表队在今年FLL世界锦标赛上的出色表现感到自豪和钦佩,这充分诠释了中国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国争光,“我们期待看到更多中国学生有机会参与FLL国际交流活动,因为这项活动不仅能培养孩子的21世纪核心素养,更能够为国家未来发展创造更多的科技人才。”

目前FLL社区在国内已拥有包括学生、教练、裁判、志愿者、学校管理者和政府主办方在内的超过10万名成员,且参与度极高,对于乐高®学习系统的使用和实践应用案例的产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如乐高®教育SPIKETM科创基础套装和乐高®教育SPIKETM Prime科创套装。乐高®教育中国区负责人刘琼表示:“我们非常高兴看到中国代表队学生在全球舞台上取得的非凡成果,让更多学生和家长通过中国代表队的故事了解乐高®教育寓学于乐的教育理念。乐高®教育FLL科创活动作为一个国际科技创新的学生项目,将继续为国家科创教育贡献力量,助力国际交流和文化融合、推动科技创新和教育改革的发展和实践进程。”

本届FLL世界锦标赛的闭幕式正式揭幕了2023-2024新赛季主题“MASTERPIECESM(匠心艺启)”。艺术(Arts)融合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的发展和进步,使我们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去创作、表达和沟通。在新赛季中,FLL联盟将鼓励来自世界各地的4-16岁的青少年学生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思考如何以全新的方式在STEAM领域进行创作与自我表达,从而对未来相关行业推陈革新。

乐高®教育赛事活动全球总经理Camilla Bottke表示:“FLL的每个赛季都会精心选择主题,它需要与现实世界紧密相关,鼓励学生通过科研探索和动手实践解决这些社会的挑战。即将到来的‘MASTERPIECESM(匠心艺启)’新赛季也不例外,参赛团队将了解并运用艺术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领域中的表达和融合,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以及沟通协作能力,激发STEAM学习和就业的热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并引领飞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