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608字,预计阅读时间约5分钟】
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元化保护的目的是更好地继承和传播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从目前山西高跷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困境来看,传承力不足,传承方式主要是口头和个人;在传播方面,高跷主要参与线下文化节庆活动。这种传承和交流的方式不仅限制了技能的有效传承,也不能满足文化共享的需要。
舞蹈手法的不同呈现和新媒体的运用,以及高跷数字博物馆和高跷专题网站的平台建设, 使公众能够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随时学习高跷的独特技艺,传播山西高跷文化,共享高跷材料,促进文化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跷与舞蹈艺术的多样性相结合,有效拓展了交流渠道, 科学规范了保护和传承的方法,使其能够以新的视角、新的方式得到保护和利用,创造出一个共享的、可再生的活态传承空间。
01
定襄高跷秧歌
定襄高跷秧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艺术,多用于元宵节和其他重大喜庆活动。据传,明洪武二年(1369年),为庆祝推翻元朝统治和新王朝的诞生,刘伯温号召全国各地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大造普天同庆的欢乐气氛,由南方士兵将江南一带的秧歌引入北方,于是产生了定襄高跷秧歌。
定襄高跷秧歌的基本内容包括跷子、走场、动作、表情、化装、扮相、服饰、道具、音乐伴奏等,一支秧歌队伍一般有三四十人,另有一引跷人。基本动作有坐轿式、骑马式、推车式、行进式、自由式等,舞技有弹跳、跨步、旋转、独立、探海、劈叉等,走场图样有小唐王乱点兵、凤凰展翅、乌龙绞柱、二龙出水、老龙摆尾、金砖堰地、周瑜点将、仙人搭桥、鹊桥相会、柳叶青、梅花盛开等。演员手里一般要拿扇子、马鞭、手绢、拂尘一类的道具,身披斗篷,穿礼装,也有扮戏剧人物的,另外还有“二不楞”“三强盗”“算卦先生”“媒婆”等丑角,该类型人物可不按规矩而在场上乱走、乱逗,滑稽可笑,起活跃气氛的作用。音乐以八音传统曲牌《大得胜》套曲为主,演唱曲目有《伍子胥过江》《三国调》《妓女告状》《水刮西包头》《放风筝》《观灯》《光棍哭妻》《走泥工》《送情郎》《探妹妹》等300余首。
定襄高跷秧歌表演,图源忻州网
定襄高跷秧歌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表演传统,演唱节目保留了许多清末民初的民间乐曲。它将高跷与秧歌合二为一, 既有锣鼓伴奏又有八音吹奏,既能演唱传统又可即兴发挥,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研究价值。
02
太原庙前高跷
庙前高跷主要流传于太原市迎泽区庙前街附近,演出时间为每年阴历的正月、二月二、五月十三(伽蓝菩萨圣诞日,俗称关老爷磨刀日)、七月十五(中元节,俗称鬼节)等,约于清康乾时期兴起,属中跷类。庙前高跷演出剧目以晋剧的某些唱段或情节为主,扮演人物繁杂,以生动轻快、表演细腻的文跷见长,多用唱、念、扭、摆、舞、逗、颠、蹦等形式进行表现,也不乏武跷威武刚劲的表演。常见单体表演有金鸡独立、苏秦背剑、怀中抱月、蝎子倒钩、打蹲子、跌八叉、磕跷腿、鹦子翻身、风摆荷叶等;手头道具表演有挥扇、抡棍、挑担、打棒、舞剑、垂钓、甩袖、抖马鞭、耍烟袋等;群体组合有扑彩蝶、叠罗汉、编骆驼、攀杠子(上扁担)等;惊险表演有珍珠倒卷帘、鲤鱼跳龙门(跳越三层高凳障碍)、过(斜坡)独木桥、过天桥等。伴奏音乐为社火锣鼓(花鼓、锄锣、小钱等)或八音会。
庙前高跷艺人们举行传统的拜庙仪式,图源山西晚报
03
集义高跷
集义高跷流传于太原市清徐县集义乡代李青一带,分文跷和武跷两种表演形式。其中,文跷有“走步”“蛇脱皮”“插队走”“凤凰展翅”“龙摆尾”等套路;武跷有“跳桌子”“跳双登”“单腿跳”“双腿跳”“盍拐”“碰拐”“翻跟头”“鸥子翻身”“大劈叉”等惊险动作。其既可在大场中变换队形图案,也可以走街串巷演出。人物形象和装饰制彩均依民间故事、戏曲主题而定,演出剧目主要有《武松杀嫂》《西厢记》《拾玉镯》《清风亭》《送丑女》《西游记》《沙漠牵骆驼》等。
集义高跷表演,图源山西晚报
04
飞岭高跷
飞岭高跷流传于临汾市安泽县府城镇飞岭村,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飞岭村现在的表演队伍有三十人之多,其中扮演的角色皆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如“老渔翁”“济公”“关公”“唐僧”“沙僧”“孙悟空”“猪八戒”“小猴”“许仙”“青蛇”“白蛇”“秦叔宝”“媒婆”“傻妞”等,演员们诙谐的表演给观众带来很多的欢乐和回忆。飞岭高跷有文武之分,文跷主要表演走唱,有简单的舞蹈动作,武跷则表演倒立、跳高桌、叠罗汉、劈叉等动作,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活动形式。安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飞岭高跷的产生和延续,正是安泽文脉的表现之一,对于地方戏曲、音乐、民俗、群众文化等各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05
浮山高跷
浮山高跷,历史悠久,据当地老艺人回忆,在唐时就有了高跷表演形式,每年正月,乡村的高跷都要到“天圣宫”闹红火。后来随着历代艺人不同的师承关系和各自的表演套路,形成了文武两个流派。前者普及全县,后者主要分布在高村、庄里、师家河、史壁一带,并且成了浮山高跷的代表性流派。
从种类上分,浮山武高跷有高高跷,一丈有余;中高跷, 四尺左右;低高跷,一尺上下。高、中跷,均为成年人表演, 低高跷表演者是儿童。三种高跷,表演时相互配合,有大人国和小人国之感,视觉上十分养眼。
浮山武高跷,表现内容十分丰富,早期多为武打色彩的戏曲故事,以歌颂劳动人民不畏强暴的精神为主旨,如《西黄庄》《西游记》等。到清末民初时,受陈彩彰农民起义的影响,武高跷表演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新创了《操兵》《上炮楼》《攻碉堡》等内容,时代感更加突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个时期涌现出来的战斗英雄成了武高跷表演的新角色,彰显了浮山人民不怕艰难、不畏牺牲、崇拜英雄的革命人生观和价值观。
艺术上,浮山武高跷很有特色。首先是场面宏大,行进表演,队形成两行排列,演员面带笑容,踩着鼓点扭秧歌步,以“蒜辫子”“二龙戏水”队形交替行进,生动传神。广场表演, 头跷指挥,其装扮为丑汉,手持蒲扇,嘴含哨子。二跷为领队,大跨步地走圆场,打开表演场地。高跷队员按所扮行当顺序排列。进入表演,头跷和二跷带着大家不时变换队形,有“一条龙”“二龙出水”“蛇蛻皮”“走八字”“剪子花”“踩四角”“卷垫席”“双环套”“走五角”。每变换一两回队形,就来一个高难度动作,有“过仙桥”“跳桌子”等,常常是让观者心提到嗓子眼,只害怕演员出差错。其次是气氛热烈,表演者幽默、滑稽,扭胯时下身随脚步一顿一顿,节奏感很强,俏中带浪。武起来,险中见勇,惊心动魄。观众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06
响铃高跷
隰县千家庄的响铃高跷源于清朝末年,因跷腿拴有响铃而得名,是当地百姓在春节、元宵节闹红火时的重要文艺形式, 百余年来,受到当地民众的广泛欢迎。响铃高跷一般高为1.5米,最高的跷可达两米,演出时以小鼓、小锣、唢呐为伴奏乐器,表演者装扮成《水浒》《西游记》《白蛇传》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跳桌子、上高台、叠罗汉、劈叉、拉骆驼等高难度动作表演。曲牌多用当地的民间小调,如《拜新年》《放风筝》《买扁食》《绣荷包》等。目前,各乡镇、村落都有自己的高跷队,一般人数都在百人以上。其中,千家庄高跷队以其新、奇、独、难的表演特点最被人称道,多次受邀赴各地演出。
响铃高跷表演,来源山西新闻网
07
垣曲武高晓
垣曲武高跷是运城市垣曲县坡底村世代相承的一种表演类艺术,相传起源于隋唐时期,发展传承至今,历史悠久,表演范围覆盖了大半个中国。“三天胳膊两天腿”,形象地描述了学习高跷时所要经历的苦,意思是学习高跷时胳膊和腿都要用力,胳膊疼上三天,腿疼上两天,高跷就自然而然学会了。武高跷在垣曲县分布甚广,主要流行于垣曲县新城镇坡底村和华峰乡胡村,尤其以坡底村最为著名。据传,武高跷起源于孩童们玩耍嬉闹时的娱乐游戏,后来,村人加入锣鼓伴奏、装扮脸谱,逐渐成为节庆活动中的固定表演形式,传承至今。
垣曲武高跷“穿8字”舞台调度图
扑蝴蝶,需要三个人来完成,其中一人放蝴蝶,另外两人捉蝴蝶。放蝴蝶的人手中拿着一根长竿,竿子下面用绳子绑着一只蝴蝶道具,另两个人来抓蝴蝶。放蝴蝶的人是双拐,抓蝴蝶的人是单拐,抓蝴蝶的时候那俩人蹦着来抓,蹦着抓一会儿之后,放蝴蝶的人看他俩累了就把蝴蝶慢慢地往下落,落到地下,这俩人也就跟着把拐放到地下,然后用没有绑拐的腿站着歇一会儿,过一会儿,放蝴蝶的人又会把蝴蝶提起来,这俩人又继续开始抓蝴蝶。
二抬,就是下面俩人抬着一个人,总共是二层所以叫二抬。下面的俩人肩上背着一副杠子,用于让第三个人站上去, 在上去之前需要一个人把那个要站上去的人先举上去,然后就放手不用再支撑了。当第三个人站上去后,下面俩人抬着走就是完成了这个动作。三抬是八个人抬两个人,然后俩人再抬上边的一个人,总共三层,最顶层必须是一个重量轻的人。三抬表演时常会拉竖条幅来庆贺新年或歌颂时政。三抬表演难度较大,常需要默契的配合和较好的臂力来完成。
开火车过天桥,在表演时人数少则60多则100,众人把手搭在前人的肩膀上,一气呵成地走天桥,中间不能有断开, 天桥是由木板搭成的,宽约60厘米,长度不定,完成这样一个大动作大约得10分钟。既然是开火车,便有火车头,火车头是由一个技艺娴熟的人带着头走,而且是倒着走。在表演的过程中,配乐较为缓慢,步伐就是小碎步,等到所有人都上了天桥,还要集体喊口号,口号多半是赞扬新时代和恭贺新年, 般跟着鼓点走就不会走错。单人过天桥,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一个人在天桥上完成动作,该表演配乐较快,节奏欢快,这对个人的节奏感要求较高,跟着鼓点走才不会走错,表演时每个人之间要空出一定的间距,这样子可以防止出错。
垣曲武高跷“正开火车过天桥”图
08
西黄头村高跷顶桩
高跷顶桩又称高桩故事,是一种综合性的、别具特色的高跷舞蹈。其是集合脚下踩高跷、高跷顶人、高跷抬阁、高跷走兽抬人为一体的演出故事形式,是晋城泽州县西黄头村特有的一种文化遗产。
西黄头村“高跷顶桩”形成年代不详,可能和西黄头村先祖的祖籍地有关,有300多年历史。西黄头高跷不算太高, 也不算太低,均高1.5米。顶桩就是肩扛铁质道具,上面固定小孩。全国其他地方有和其一样的演出形式很多,叫法也不同。如山西叫背棍,河南叫托装或背装,其他地方也有叫扛桩或肘阁等。高跷抬阁是两人抬一人,或者数人抬一人,或多人抬多人的高跷表演。高跷走兽抬人是由两人表演的抬人高跷, 将人与动物巧妙组合、精心装扮的表演。高跷顶桩是一种传统民俗文化,是众多表演形式的合成,并以踩高跷的形式展现。从西黄头村“高跷顶桩”可以看出数千年来高跷表演形式的多样化发展的结果。
西黄头村“高跷顶桩”由大小十支桩组成。其中,六支顶单人桩,一支顶双人桩,一支抬人桩,一支走兽桩,一支抬多人转桩。十支桩都是以踩高跷的形式表演。西黄头村“高跷顶桩”每支桩都按一定的故事情节打造而成,上身顶的桩支以精铁根据故事情节打造而成,其所抬桩支为木制,形象生动。每支桩共有5个人护卫,其中,有两个人手中拿一根4米长,前边V形铁叉样的长杠,前后各一个来护卫小孩,另两个人护卫踩高跷的人,另外一人开道。
演出装扮时,踩高跷人和所顶的小孩必须一起化装,一起着装。然后踩高跷者坐到事先摆好的桌子上,腿上捆扎上高跷,背上捆上铁质桩支,然后再穿上戏服。而小孩骑坐在铁桩上,再用布条将其腰和铁棍紧紧捆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插于踩高跷者背后的铁棍上。起步时,护卫小孩的人用棍叉着小孩腰部,护卫踩高跷人的人拉着踩高跷人的手一起将踩高跷者拉起,然后一干人就可以缓慢前进。行走中,上面的小孩有的还要做动作。一走就可走二三公里路。如果太远,就在中途放桌子将小孩取下来,休息片刻,然后再插上继续前行。为了演出安全,高跷顶桩前有两个人抬的“连体高跷”“大象桩”,上坐小孩拉象鼻开道;后有四个人抬的“转桩”,上坐四个小孩敲乐器;中间有两个人抬的“穿心国”,上坐一个小孩扇扇,来回穿梭渲染气氛。
高跷顶桩的"大象桩",图源山西新闻网
09
神农高跷
神农高跷流行于高平市神农镇,迄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演出。神农高跷表演内容为“香兰送闺女”,人物有老头、老妇、小舅子、伴娘以及四个轿夫和抬着的新娘子。他们身着彩衣,足蹬三米多的高跷,前面是八音会开道,边扭边跳并伴有语言逗趣,深受群众的喜爱,反映了山西地方嫁闺女的风土习俗。中间是武跷表演,演员脚踩两尺多高的跷,一袭黑衣,王婆叼着烟袋引逗出一片笑声,文丑头顶竖着小辫,风趣诙谐,憨态可掬,女旦抖动彩扇,众丑高难的跷功令人惊叹。演员们各种组合造型更令人目不暇接。由6人组成的“飞人”造型令人叫绝,中间三名男演员一字排开相互挽臂,两侧各挽一名女演员,同时另一名女演员坐骑在正中间男演员的脖颈上,三名男演员踩着急促的鼓点儿开始原地转圈,此时两侧身轻如燕的女演员便顺势飞了起来,场面煞是壮观。
神农高跷好评剪纸、书法画
10
元王高跷
长治市沁县元王高跷这一民间舞蹈形式历史悠久,早在北魏至北宋年间沁县就有踩高跷的习俗。元王高跷流传于郭村镇元王村周边一带,后流布于定昌镇西渠上村、段柳、长胜村及郭村的开村、南沟村等。
元王高跷锣鼓点快,节奏紧,能跳桌子、跳板凳,还能下大叉,表演各种高难度动作。扮相有各种戏剧人物,如《白蛇传》《西游记》等中的人物。踩法有走八字、穿插队、剪子股、蛇脱皮、正步踩、倒步踩、跳板凳、跳桌子、下八叉、过双桥、骑象等。在沁县南涅水石刻馆展出的北魏石刻中,有一件“百戏图”石刻造像,上面就刻有民间艺人踩高跷的图样,由此可见,沁县踩高跷民俗文化对百姓生活的深刻影响。元王高跷既是民间舞蹈,又接近于杂技表演,表演时鼓点节奏明快。这种高跷形式对民间舞蹈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在长治地区,踩高跷多在正月十五和其他一些传统的庙会上出现,表演人数不限,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高跷舞的基本动作是秧歌步。表演时,演员一般在八音会的伴奏下,边踩、边唱、边舞,做一些如“走圆场”“穿八字”“扭蒜瓣”“退车皮”“穿剪箍”等动作。扮演丑角的常常是一些技艺高手,其动作诙谐、幽默,如手持“彩蝶”、骑“假驴”等都是妙趣横生的表演。高跷从表演风格上又分为文跷和武跷,文高跷重于扭和踩,武高跷以表演特技为主,元王高跷就属于武高跷。
元王高跷锣鼓点快,节奏紧,能跳桌子、跳板凳,还能下大叉,表演各种高难度动作。图源黄河新闻网、长治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与其他乡村的高跷舞相比,郭村镇元王村的高跷别具特色, 不但跷腿高,而且能表演一些高难度的特技动作,如“过断桥”“跳高凳”“跌八叉”等,踩法有“走八字”“穿插队”“剪子股”“蛇脱皮”“正步踩”“倒步踩”“过双桥”“骑象”等。
(本文选自《黄河之跷:黄河流域山西社火高跷的传承与保护》,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新书推荐
《黄河之跷:黄河流域
山西社火高跷的传承与保护》
书号:ISBN978-7-104-05331-6
字数:236千
著:唐冠珍
责编:邢俊华
出版发行:中国戏剧出版社
定 价:78.00 元
内容简介
山西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老的黄河文化,铸就了动人心魄的民间艺术——山西社火高跷。山西境内各地的高跷种类繁多,从地区研究范围来看,自晋北的忻州市,经太原市、晋中市向晋南临汾市、运城市,再延展至晋东南晋城、长治市方向,遍布黄河流域山西省整个地域。通过对山西地域11种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类别中高跷项目的实地调研和提炼,可以看到山西社火高跷原生性传承的艺术内容,以及在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有效保护的文旅、文教、文博融合模式的初步探索。本书对把握黄河流域山西地域社火高跷的整体性、独特性提供了参考,并对深化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舞台创作实践性应用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唐冠珍,1986年出生,女,汉族,中国党员,运城学院音乐系舞蹈学教研室主任,陕西师范大学艺术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舞蹈教育、“非遗”舞蹈。自2013年入职以来,先后主持8项省内横、纵向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举办学术讲座4次,参加国家级学术会议4次。曾多次担任山西省、运城市及周边省市各类舞蹈比赛、考试评委,曾受邀参加各类大型文艺演出的策划、编导、演出等工作,荣获省级、市级各项荣誉8项。
目录
右滑查看目录
内页展示
右滑查看内页
《高甲戏“傀儡丑”技艺的整理与研究》
《赣南采茶戏: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瑰宝》
《贵州多民族傩文化研究》
《闽南歌仔戏的文化版图》
本期编辑:王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