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女排名帅陈忠和:和郎平亦师亦友,前妻意外离世,二婚娶女排队员

陈忠和

“很多人都在探讨什么是女排精神,我觉得是祖国至上的思想境界,再有就是团队精神,永不放弃。”

“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几代人一直在努力,在奋斗,才会有今天!”

这是陈忠和在面对独家专访时解释的女排精神。

尽管现在的陈忠和早已退出女排,但“女排背后的男人”这个称号却始终伴随着他。

陈忠和旧照

拥有这些名声的陈忠和在众人眼中无疑是光辉的、闪耀的,但这闪耀背后的苦涩恐怕只有陈忠和一人能说清楚。

要说这运动项目也许还真跟地域有点关系,相比较来说福建人大部分对排球都有种莫名的兴趣,可以说是基本都能打两下。

而陈忠和就是出生在福建省,1957年漳州市龙海区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中迎来了家里的第四个孩子。

陈忠和上面有一个大哥,和两个姐姐,家中他最年幼,所以一家人都非常宠他。

监督训练的陈忠和

大抵是因为陈父常年在海上,见过、闯过的大风大浪也多,所以他面对生活总是像工作中每次出航一样,积极乐观,对儿女疼爱有加。

其实陈忠和的排球启蒙老师如果说是他的父亲,相信他本人也不会反驳。

陈忠和的父亲是一个实打实的排球迷,只要陈父在龙海,就必定会带着年幼的陈忠和去公园球场,“熏陶”一下陈忠和的排球情结。

在这样的“熏陶”之下,陈忠和也渐渐喜欢上了排球这项运动。

接受采访的陈忠和

小学时的陈忠和因为对排球的热爱,和超出同龄人的“技术”,成为校排球队的主力,直到进入中学,才开始接受比较正规的排球训练。

当时陈忠和在龙海二中读书,条件非常刻苦,排球场都是同学们自己修建的,陈忠和在当时也非常积极,无论多累的活永远冲在第一个。

功夫不负有心人,中学时期的陈忠和有幸被选进了漳州市排球队,遇到了第一位“知己”,前国手徐莲蒲和林亚明。

当时的他们一路从校队打进了福建省队,徐莲蒲教练当初对他的评价是“他痴迷排球事业的精神和实在的训练风格,让我难以忘怀。”

青年时的陈忠和,无疑在排球运动上下了很大功夫,全能型助攻选手非他莫属,但在身体条件中,身高这个数字却是给了他狠狠一击。

青年时期的陈忠和

相比于其他排球队员,陈忠和的身高可以说是最低的,想要进入国家队简直就是比登天还要难。

但在机缘巧合之下,1977年福建青年男排二队缺人,当时的主教练看上了陈忠和的打球技巧以及弹跳水平,便让他试一试。

几场比赛后,陈忠和也没有辜负主教练的希望,成功留在了福建男排二队,但也一直都是做的替补。

在福建队的时候,陈忠和结识了一名女排运动员王莉莉,在所有人都不看好陈忠和时,只有她支持着陈忠和。

经过陈忠和刻苦的训练,甚至可以跳到一米的高度,但还是有人说他个子太低了,不看好他。

但是水滴石穿靠的是坚持,陈忠和也一直秉承着坚持不懈的精神,成功进入一队,并且还一举拿下了全国冠军!

当年的陈忠和除了夺得全国冠军,还收获了自己幸福甜蜜的婚姻。

陈忠和与队员激动相拥

当时的王莉莉早就对陈忠和心生爱慕,在他夺得冠军后,王莉莉也勇敢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意。两人没过多久便领证结婚。

甜蜜的生活固然幸福,只是幸福的时光总是很短暂,一年后,陈忠和人生轨迹彻底发生了变化。

1978年,当时袁伟民担任中国女排的主教练。在腊月时,对中国排球史具有重大意义的全国排球会议在漳州召开。

当时袁伟民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找男排来当女排的陪练,这对女排来说,无疑会有更大、更多的提升。

说干就干,在袁伟民看完福建男排的比赛之后,直接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这个人就是陈忠和。

陈忠和与队员击掌

之后陈忠和便从福建队调到了国家队,从此与家庭聚少离多,王莉莉也没有一句怨言,反而将家中照顾得很好。

也是这次之后,陈忠和才展开了与女排的“故事”。

其实在陈忠和被选中作为女排的代练时,还是有不少的嘲笑声传出,大家都说他这么低只能去当个陪练。

而他自己也打趣道:“袁教练能选中我就是看中了我的身高,我的个子不高,刚好适合练一些针对日本排球的打法。”

大多数人听着陪练这两个字都觉得他的重要性并没有运动员重,但其实陪练反而要下更多的功夫去学习各国的打法。

陈忠和也不例外,本就忠厚老实的他在担任了陪练后工作起来更是一丝不苟。

训练中的陈忠和

在深夜反复观看各国重要赛事的录像,详细记录出各国对手的动作以及战术,白天就开始试验,配合女排训练。

陈忠和的弟子王丽娜在采访中也曾说过:“陈忠和非常认真,有些时候他需要去模仿对手。”

“大多数教练基本都是这样做的,就像欧美队的队员都比较高大,力度也相对重一点,他就各种模仿,好训练我们。”

其实在早年我们出国比赛的人员名额是十分有限的,在中国女排出国比赛时,陈忠和只能反复在北京观看比赛视频,寻找漏洞。

陈忠和与队员

记得有一次女排队员们出国比赛,当地的华侨送了他们一人一件大衣,队员们想到了远在北京的陈忠和。

便集体出资,给陈忠和买了一件一摸一样的,回国后陈忠和收到这份礼物十分感动。

在女排的时间除了陪练之外,陈忠和还认识了自己的挚友,郎平。

当时的郎平其实已经积攒了小部分的名气,当时的陈忠和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两人第一次训练时,陈忠和还有一些紧张。

陈忠和

袁伟民当时安排两人一起训练,第一次训练后陈忠和就被眼前这个还小他三岁的郎平折服了。

“她是一个好胜、好强、不腐蚀的运动员,能吃苦,有一股子韧劲,我们都叫‘霸气’,打球真的是打到疯狂的状态了!”

老女排的每一次训练课,每一次模拟比赛,陈忠和与郎平都没有一次缺席,他们和其她姑娘们一起摸爬滚打。

陈忠和与郎平两人配合十分默契,训练中两人取长补短,不光解决掉很多训练上的问题,还创新了很多新的打比赛方式。

在国家队的几年之中,陈忠和虽然总是表面笑嘻嘻的,但女排背地里就称他为“好斗的公鸡”,性格也是十分直爽。

陈忠和与郎平

长期的合作下,陈忠也与郎平建立了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两人除了工作上相互扶持,在生活中也是十分要好。

因为陈忠和是福建人,说普通话总是带着点福建腔,郎平就专门抽时间纠正他的普通话。

陈忠和对功夫茶也是情有独钟,但是功夫茶十分苦,郎平喝不惯,每次都是等陈忠和泡上几泡后喝味道淡的。

1981年,郎平在世界杯上一战成名,老女排直接夺得“五连冠”,这其中也不乏陈忠和努力的汗水。

在国家队7年的陪练生涯后,1986年,陈忠和又回到了家乡福建的女排担任教练。

赛场中的陈忠和

其实早在陈忠和与王莉莉结婚后的第三年,他们就有了一个女儿,名叫陈珑。

在当时因为陈忠和被调进了国家队,妻子和孩子都在家里,他们一个在北一个在南,实在是不方便,所以家人相聚的时间都十分短暂。

但是王莉莉一直都是家里的顶梁柱,默默支持着丈夫的工作,理解丈夫,尽管她是一个女儿身,也顶起了家里的重担。

对于陈忠和和王莉莉而言,他们之间相隔的时间跟距离根本不会带领爱情走向坟墓,反而正是因为这些因素,才让他们看到了对方的爱。

陈忠和在福建的日子中,不光陪伴了家人,还带着福建女排参加各种比赛。

陈忠和(右)

还获得了全国女排甲级联赛第三名、第六届全运会冠军,这些奖章让陈忠和获得了排坛名帅的称号。

三年后的1989年,中国女排的主教练换成了胡进,陈忠和又再次被调到了国家女排担任助理教练。

1991年底因为要归队了,陈忠和休假回到老家陪妻子和孩子,在临归队的前夜,妻子忍不住和他说:

“女儿马上三岁了,老跟我说要去北京”说这不禁流下了眼泪。

其实在女儿的成长中,陈忠和无疑缺席了很多时候,女儿渐渐长大,经常要跟王莉莉说自己要去找爸爸。

陈忠和与王莉莉

王莉莉听到后心中也是酸涩得不行,在那个年代,科技根本没有现在发达,别说是视频了,通个电话都比登天还难。

听到这句话的陈忠和在这一刻才意识到自己对家庭和孩子的欠缺,陈忠和很是愧疚:

“委屈你和孩子了,对不起,今年放春节假我就回来接你们娘俩去北京,我们好好过个团圆年!”

只是世事难料,陈忠和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次与妻子的道别,竟成了最后一次。

在陈忠和到北京不到一个月也就紧邻春节了,在1992年1月20号那天,王莉莉去厦门出差。

火车到站后,王莉莉就下了火车,下列车时,她的背包被另一列飞快驶来的火车勾到了。

火车的速度本就是很快的,带来的巨大力量直接将王莉莉整个人卷入列车下,人当场就没了。

当这个噩耗传到陈忠和耳朵里时,他顿时感觉天打雷轰,自己仿佛被雷击中,久久没有反应过来。

距离他们约定的团圆时间仅剩几天,而他们却天人永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陈忠和都十分自责与悲痛。

当时的陈忠和当时正在陪同胡进,对女排进行最后的冲刺,马上就要与巴塞罗那打比赛,在福建处理完妻子的后事之后,他不得不匆匆回了北京。

时间非常紧,他也没有分身之术,陈忠和根本无法照顾三岁的女儿陈珑,只好把女儿交给了身体不好的父母身边。

虽说陈忠和一直坚守在女排身边,但没有一个人看不出陈忠和的状态不佳。

观看比赛的陈忠和

但是,在巴塞罗那的比赛中,中国女排不幸惨遭滑铁卢,没过多久就被淘汰了,排名第七。

赛后教练团队也就全部解散了,陈忠和再次回到了福建,担任福建地方女排的主教练。

妻子意外离世,女排又遭到滑铁卢,这种种意外都让陈忠和觉得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

那个时候的他,经常坐在沙发上、凳子上发呆好半天,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他的第二道曙光出现。

李东红与陈忠和相识是在福建女排队,李东红当初也是一名福建女排的队员,陈忠和就是她的教练,在女排的时候李东红就十分崇拜他。

陈忠和

离开女排后,李东红进了一家企业公司上班,尽管两人许久没有联系,但陈忠和妻子离世的信息还是传到了李东红的耳朵里。

知道这件事的李东红心中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情愫,李东红甚至也会觉得无比心痛,念着从前的教练情谊,李东红就去找了陈忠和。

进到陈忠和家中,李东红看到了满脸憔悴的陈忠和,脸上的胡茬也像是许久没有修剪,房间里乱七八糟地摆着东西。

李东红倒没有客气,直接开始帮陈忠和收拾家里,走之前还帮他做了可口的饭菜,陈忠和看到十分感动。

自此之后,直到李东红有空就都会过来,陈忠和也劝过她:“你这样频繁来我家,会有人说你闲话的。”

李东红却不以为然,日子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人都不是冰冷的,更何况是刚受到重挫的陈忠和,他的心门也逐渐被李东红推开了。

陈忠和与李东红

终于陈忠和和李东红在1995年结婚,婚后陈忠和的世界逐渐明亮起来,但对李东红来讲最大的困难就是7岁的陈珑。

陈珑刚开始并不接受这个后妈,直到一次深夜,陈珑突发高烧,李东红二话没讲,直接背起陈珑,连夜赶往医院。

陈珑醒过来后,第一次握住这个后妈的手,李东红最终还是用自己内心深处的爱,打动了眼前这个孩子。

人都说情场得意,职场失意,但陈忠和却不是这样,逐渐好起来的不只是他的生活,还有他的事业。

在郎平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后,便直接指名道姓的邀请陈忠和来国家队担任助理教练。

签名的陈忠和

让人没想到的是李东红那时已经怀有身孕,但是怕影响丈夫的工作,让陈忠和安心去北京,她选择了流产。

原本李东红想着就此瞒着全家人,但她虚弱的身体并没有瞒过陈忠和的眼睛,最后还是知道了这件事,陈忠和眼眶瞬间湿润了。

直到一年后,陈忠和的事业已经稳定,李东红又再次怀孕了,这次两人留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

在李东红怀孕时,陈忠和正在北京与女排一起备战世锦赛,李东红留在家里操持着这个家。

甚至在陈忠和母亲因病瘫痪在床时,都是李东红挺着大肚子照顾自己老人家。

不久后李东红生下了孩子,但是当时正赶上比赛,陈忠和并没有陪在她身边。

赛场中的陈忠和

直到比赛结束后回到家中,看到瘫痪在床的母亲和抱着儿子的李东红,陈忠和直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李东红还在安慰他:“没事,家里有我呢!”

家庭有贤妻坐镇,事业也有挚友帮助。

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中国女排要选择新的主教练,知道这个消息的陈忠和跃跃欲试,但心中却是对自己不够自信。

在投票的时候,始终对少了一份勇敢,还是把自己的一票投给了胡进,但是郎平又怎么不知道陈忠和的内心活动?

郎平鼓励陈忠和,并直接把自己十分关键的一票投给了他,最后成功被选中的人也是陈忠和,这一次陈忠和没有退缩。

陈忠和也是第一次当主教练,在队员的使用问题上,对自己的决定也不够有信心,那时候就经常找郎平谈论,听自己好友的建议。

郎平对陈忠和说:“相信自己的直觉,自己看准的人就不要因为外界的声音而改变主意。”郎平对陈忠和的鼓励一直伴随着他。

陈忠和后来带着女排走出近二十年的低谷,再创辉煌,这其中无疑有好友郎平和背后默默付出的妻子,李东红的功劳。

喝茶的陈忠和

晚年陈忠和依旧喜欢喝功夫茶,他曾说过一句话:“品尝一下苦涩的味道,会有不同感受。”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