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托马斯-穆勒,站好德国“黄金一代”的最后一班岗

原标题:托马斯-穆勒,站好德国“黄金一代”的最后一班岗

比赛开始只有4分钟,老将穆勒就用与生俱来的位置感,觅得良机为德国队首开纪录,帮助球队取得了一场期盼已久的胜利。

9月13日,这天是穆勒34岁生日,也是德国队连败换帅后的首场比赛,而他们的对手还是实力强劲、多年未曾战胜的法国队。

寿星穆勒这场比赛出任中锋,在当前德国足坛中锋匮乏的情况下,即便他无法承担进攻桥头堡作用,但是凭借出众的“空间利用”能力,他总能找到最合适的射门位置、用最恰当的方式把球打进,这或许就是前锋出身的主帅沃勒尔最想要的。

毕竟用哈弗茨踢 “伪九号”已经被无数次证明不靠谱了。

好在穆勒这个姓氏在德国就代表着进球。德意志战车凭借着拜仁前锋的破门,终于赢得了一场艰难的胜利。

01

红黑二像

舆论对穆勒的评价呈现两极化,捧他的球迷认为他虽然各方面都不出色但就是能进球能助攻;黑他的球迷认为二娃的成功依托于强大团队,在德国国家队和拜仁慕尼黑队中他被各路大佬带着刷数据。

看看他曾引以为傲的世界杯战绩吧,2010、2014两届世界杯12战10球6助攻,这成绩单相当恐怖。但是2018、2022两届世界杯他的数据仿佛又被封印了,居然颗粒无收。

确实,穆勒打边锋速度、突破能力不足,打中锋没身体,单薄不能当支点,打前腰、前卫技术和组织又有点差。但是他也没什么特别弱的环节,好像前场什么位置都可以踢,好像是个典型的体系型球员。

我认为穆勒不是一个离开了强大体系就混不下去的南郭先生,而是个深藏不露的辅助型杀手。我对他的评价是:有自己的风格,虽然可以和球队相互促进,但不能成为强队核心。

关于他的特点,我们套用游戏里的词来说,他属于“打野”型前锋,一般不显山露水,甚至不露面。就完成一些日常的任务:帮中场组织、打配合协助边路突破、到禁区里帮前锋抢一下点、高位防守保证到位。可是他脑子没有闲着,时刻在思考、观察和等待,一旦机会出现他会立马交出“闪现”,出现在最对的位置上,然后脚腕一抖进球到手……

二娃绝对是具备自己特点的球员。可以总结为平时打杂,作为中前场衔接点支持球队运转,关键时刻游走禁区前沿一带随时见缝插针,收割进球。他和体系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他的串联和门前嗅觉帮助球队,球队也让他发挥到了极致。这是一个良性的化学反应,把每个球员的作用最大化而球队获得好成绩,这正是一个好阵型的最佳证明。

02

相互成全

穆勒与德国队相互成全了对方,前几年的德国队确实为他提供了最好的舞台,他也给了球队极大地回报。可是二娃却不能成为强队的核心,还是套用游戏里的词,德意志战车近些年出品的青年才俊以“辅助英雄”居多。

他属于“游走打野”型辅助,可以团队配合也有一定伤害可以拿人头。穆勒虽然有特点但绝对不是建队核心的人选,除了影子前锋之外把他挪到中锋、边锋、前腰、边前卫的位置上都不能说是一流球员。

穆勒的定位是顶尖的豪门拼图,而不是战术核心,在德国队里一旦把他放错了位置,会是一个双输的结果,多功能性反而成了累赘,既放大了球员特点不鲜明的弱点,又让球队受损。

03

最后坚守

我一直认为德国队由盛转衰的节点是2016年欧洲杯半决赛。

恰好当时的对手也是法国队,失去中锋戈麦斯后勒夫帐下无人,只能用穆勒客串中锋,这场比赛德国战车的表现大家有目共睹,控制节奏但是就是攻不进禁区,好似打游戏能压制对手也能带兵线,但就是推不了高地。

这种围而难攻、得势不得分、无效传控的情况成为了日后德国队的常态。也就是从那场比赛开始,德国队的黄金一代就开始走下坡路了,随着老将们的谢幕,当年那支主打“德意志传控”的球队已经渐渐看不出了样貌,此后成长起来的新星也始终没有人能扛起德国战车的大旗,托马斯-穆勒在这样的球队中仿佛就是一个异类,总被扣上“离开莱万就不会进球”的帽子。

其实,穆勒在强队的最大优势就是知道如何在中锋的身后进球,并且既然可以完美融入一个世界级球队,不论是昔日称霸世界的德国队,或是几年前斩获欧冠的拜仁,再这样的集体中他能不断发挥作用,这证明他确实是一个好球员。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