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接轨米兰冬奥会,“十四冬”17日晚开幕

原标题:接轨米兰冬奥会,“十四冬”17日晚开幕

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17日晚举行了开幕式,开幕式凸显七大特色亮点。另外,据组委会介绍,本次十四冬与米兰冬奥会全面接轨,为运动员提供更多实战练兵机会,通过冬运会锻炼和发现备战米兰冬奥会的人才,全面提升我国冬季项目国际竞争力。

在1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组委会表示,本次开幕式融合“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凸显七大特色亮点。

首先,本次开幕式展演是一台简约精致的盛宴,不追求宏大和奢华,追求简约、精致和有内涵。整场参与表演的演员仅有(专业演员和群众演员)800余人,通过数字技术并结合利用AR虚拟视效,为整台文体展演营造了更广阔、更多变、更惊艳的呈现空间。演员主要来自内蒙古艺术剧院、全区各地乌兰牧骑,他们将内蒙古大地的“豪情、豪迈、豪放”呈现给全国人民。

其次,将展现一个数字创新的舞台,开幕式的舞美采用天地同圆的设计,将速滑馆的冰上赛道,通过地屏、立屏、顶部环形投影、舞美景片等多种舞台影像载体,创意性地与科技舞台融为一体,构建超视距舞台观演效果和沉浸式表演空间,凸显冰雪运动的速度与激情,配合“草原绿、冰雪白、科技蓝、中国红”的视觉基调,打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全景化沉浸式舞台空间。

开幕式展演同时也是一场传承创新的演绎,深入挖掘内蒙古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选用了多首耳熟能详的内蒙古优秀歌曲,以及那达慕、安代舞、马头琴等民俗、歌舞、器乐等表演元素,通过时尚化的包装和潮流化的编排,在传承与创新的碰撞下展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活力。

“十四冬”的体育代表团首次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参赛,并全部参赛,在各代表团入场背景画面设计上也更注重对各自特色的展现,首次将各省份的人文风情、地标建筑通过非遗剪纸、国风画卷等方式进行艺术化处理,让观众领略一幅多彩神州、大美中国的时代画卷。

更为特别的是,此次冬运会会旗的执旗手,不同于以往仅由运动员或武警官兵担任旗手的方式,优选了八名内蒙古自治区时代楷模和先进工作者加入旗手队伍,他们有全国道德模范、全国防沙治沙标兵等,这些时代楷模高举的不仅是本届冬运会的会旗,也是引领我们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旗帜。

此次开幕式展演压轴大戏为北京体育大学学生朗诵的《中华体育精神颂》,呈现新时代中华体育精神的新风貌,为冰雪体育注入蓬勃的生命力和不竭的动力。

而虚实结合的点火仪式将开幕式推向高潮,导演组采用融合体育元素和AR技术,用虚实结合的方式,跨越室内外场地点燃火炬塔。

另外,在项目设置上,“十四冬”与米兰冬奥会全面接轨,雪车、雪橇、滑雪登山等均是首次在全国冬运会设项,为运动员提供更多实战练兵机会,通过冬运会锻炼和发现备战米兰冬奥会的人才,全面提升我国冬季项目国际竞争力。另外,“十四冬”首次实行运动员体能准入,首次在部分项目设定决赛最低成绩或难度标准,引导参赛单位、运动员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进一步提高米兰冬奥会备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在组团形式上,“十四冬”首次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组团参赛,允许在一定条件下实行运动员联合培养,进一步促进了全国各省区市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全国一盘棋”,共同推动冬季运动发展的合力。在发现和培养后备力量上,“十四冬”在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冰球、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越野滑雪、高山滑雪、跳台滑雪等冬季重点和基础大项上设置了青年组,为更多优秀青年运动员提供了锻炼和展示的平台。

另外,以筹办“十四冬”为契机,一批符合国际比赛标准,兼顾赛时保障和赛后利用的冬季项目训练比赛场地设施应运而生;北京冬奥会延庆、张家口赛区的竞赛场地圆满完成异地办赛任务;北京冬奥周期培养的一大批国内裁判员、专业技术官员,比如北医三院滑雪医生救援队等,在“十四冬”实战中也得到了更多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文 | 记者 苏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