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女排功勋球员周晓兰,曾因球技好被称为天安门城墙,她现状如何?

导语

一谈女排健将,郎平是佼佼者,诚然,郎平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国女排事业,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周晓兰也是中国女排的女中豪杰。

那么,周晓兰与女排的渊源究竟有多深呢?她如今现状如何?

实际上,她如今已经定居海外,过着自己想要的平淡日子。

一、排球女将

1957年,周晓兰出生于江苏南京,13岁时,她便跟随父母开始上山下乡,山西农村条件十分艰苦,物资十分贫乏。

小小年纪的周晓兰便开始了下地做农活,从早到晚的疲惫生活,饱尝生活艰辛的同时,也练就了她铁一般的意志。

16岁时,她进入了业余体校进行排球训练,并于同年进入山西女子排球队,从此开始了与排球的不解之缘。

1977年,周晓兰被选入国家青年排球集训队,凭借着天赋异禀的一米八二大个与勤奋刻苦的练习,她很快成为队里的佼佼者。

众所周知,排球分为拦与拍两组动作,而拦网技巧作为抵御敌人进攻的堡垒,是战胜敌人的关键步骤。

她凭借着“天安门城墙”一般的拦网技术,再赛场上多次拦下敌手关键性的击球,为中国女排进一步的进攻提供了机会。

她不仅十分注重团队协作,个人水平也十分优越,1979年,在第二届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上,她因为卓越的技能获得了个人的“最佳表现奖”。

在1981年,在第三届世界杯女排赛上,周晓兰因为表现出色获得“最佳运动员奖”。

之后,她越来越出色,在第23届奥运会上,周晓兰被誉为“天安门城墙”。

二、退役之后

退役之后,周晓兰还一心把自己投入到排球事业上,为了国家排球事业后继有人,她进入排球队做了一名教练。

她毫无吝啬的把自己毕生经验传授给下一代女将,细心教导之下,她的学生十分出色,除言传身教外,她还做了很多改革措施。

首先针对制度缺陷,对排球落后的管理体制进行变更,优化训练形式,改进比赛组织形式,在她整体整顿之下,收获良好。

1995年,她邀请了郎平回国担任中国女排的教练,作为“铁榔头”的郎平,女排技术可谓无人能挡。

在她的鼓励之下,郎平带领女排不断塑造中国女排的传奇神话,创造了无数次的突破记录,令人民无不震撼。

三、现状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周晓兰决定辞去职务,选择与家人前往美国生活,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原来,她的身体因为长期比赛落下了一些疾病,她不得不选择离开热爱的排球生活,为自己做些打算。

由于人气太高,生活经常会受到打扰,所以最后她只能选择一处隐蔽的地方,与家人平静地生活着。

如今,她正在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做一名工程师,育有两个女儿,与家人十分幸福地生活在马里兰州。

对于隐身后的周晓兰,大家对她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