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长文夜话:回顾国际米兰历任掌舵人

在国际米兰官方宣布马洛塔成为俱乐部新主席之后,国内外内拉一片欢腾。意大利媒体也开始大篇幅的报道马总的前世今生。

而狗哥也有所触动,开始翻箱倒柜查资料,整理出国际米兰历任主席数据,也一同重温一下国际米兰的历史:

首任主席:乔瓦尼·帕拉米西奥蒂(Giovanni Paramithiotti)(1908-1909)

1908年3月9日,是一个所有内拉都应该熟记的日子。

这一天,在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广场上的一家名为《洛奥洛吉奥》的酒馆内(翻译成中文叫钟表餐厅),穆贾尼(又译为穆吉亚吉,艺术家)、博斯查尔德、拉纳、贝尔托利尼等著名的AC米兰俱乐部会员们齐聚于此,对俱乐部过分英化的现状和战略方向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抨击。最终,所有到场人员一致决定,他们有责任,将那些在AC米兰俱乐部中得不到机会的瑞士籍球员、以及本土的意大利球员统统召集起来,成立一支新的球队,这支球队将不会专注于英化,而是立志于做世界所有国家和民族的兄弟。

正所谓海纳百川有人奶...有容乃大于是,当包容和谦逊成为主题,一支伟大了俱乐部将会必然得到众多人的响应,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就此诞生。

瑞士人曼凯特(HernstManktl)成为了球队的第一任队长,而商人帕拉米西奥蒂(下图左一),则被一致评选为俱乐部的首位掌舵人!

此外,穆贾尼展示了自己的设计天赋,他为国际米兰设计了初代队徽:只有这个美妙的夜晚,才有资格为我们的徽章赋予颜色:黑色和蓝色,背景是金色星空。它将被命名为国际,因为我们是世界的兄弟!

或许,当时包括只有21岁的穆贾尼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一家百年豪门的标志,就这样在自己的画笔下和见证下,诞生了。初代队徽沿用了20年,直至1928年才有所改动,但几经波折之后,核心线条的设计方案再次被使用,并一直被保留了下来,沿用至今。

第二任主席:埃托里·斯特劳斯(Ettore Strauss)(1909-1910)

首个赛季,国米由于刚刚组队,战绩不佳。次年,斯特劳斯接替了帕拉米西奥蒂的位置,成为了俱乐部的第二任主席。

上任后,他对球队的阵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仅仅保留了上个赛季阵容中的4名球员,强力引入了包括瑞士著名中场佩特利在内的16名球员,使球队的整体实力有了质的飞跃。最终,在16轮联赛过后,只有两岁的国际米兰与老牌霸主韦尔切利并列第一,并在加赛中大胜对手,终于获得了俱乐部历史上第一座奖杯。

而斯特劳斯,也成为了第一位率队取得联赛冠军的国米主席,名流千古。

第三任主席:卡罗-德-梅迪奇(Carlo De Medici)(1910-1912)

在获得联赛冠军后,斯特劳斯便离开了俱乐部,梅迪奇接任。

遗憾的是,此后上赛季的夺冠功臣佩特利开始遭受伤病的严重困扰,伤愈复出后,球员也没能恢复到上个赛季的高度。这直接导致球队表现愈来愈糟,甚至一度需要为保级而战。

在如此忐忑的担任主席两年之后,梅迪奇离任国米主席一职。

第四任主席:埃米里奥·希泽尔(Emilio Hirzel)(1912-1914)

接替了战绩不佳的梅迪奇成为新任主席后,希泽尔引进了切维尼尼三兄弟等球员。然而尽管球队的表现有所提高,一度在1913-1914赛季中杀入到了锦标赛第二阶段,但由于当时的球队攻强守弱,而且是弱的很极端,导致最终也无法重塑辉煌。

第五任、第六任主席:路易吉·安斯巴切尔(Luigi Ansbacher)(1914)、朱塞佩·迪·莫德隆(Giuseppe Visconti Di Modrone)(1914-1919)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意大利卷入战火,在人类的灾难面前,足球亦无法幸免。自1915年开始,意大利足球所有赛事陷入停摆,所有俱乐部都遭遇到了严重的影响。

战火纷飞之中,国米主席的位置完成了成立11年以来的第六次交替。安斯巴切尔和莫德隆虽然并没有在竞技方面做什么,但他们却让国米在异常极端的环境下,生存了下来。尤其是后者莫德隆,受命于危难之际,全凭自己以及其家族在意大利北方地区的超强影响力,确保了国际米兰得以基本完整的躲避了战火,免遭最惨烈的厄运。

或许提到国际米兰,很多人都下意识的说莫拉蒂,或者是斯特劳斯。但在笔者看来,莫德隆为国米所作出的贡献,真的不亚于夺得任何一个联赛冠军的意义。用起死回生、重生再造之功来形容,真的完全不过分。

如果你是一名国米球迷并且读到了这里,请记住这个名字:莫德隆

第七任主席:乔治奥·赫尔斯(Giorgio Hulss)(1919-1920)

1919年,意大利足球全国锦标赛重新开赛。而在此之前,莫德隆完成了自己在非常时期的使命,卸任离开。此后,赫尔斯上任。

尽管在战火中,国际米兰失去了此前俱乐部的旗帜人物福萨蒂,但就如上文所说,莫德隆成功的保存了俱乐部的大部分完整性,在第一时间里,战前的绝大部分主力球员悉数回归,这使得球队的整体实力远高出其他俱乐部。

那个赛季,凭借埃比等人的杰出表现,国际米兰赢得了战后第一年的联赛冠军,历史上第二次登顶意大利足球之巅。

或许,赫尔斯的名字因为这个冠军而常常被人提起,但每每提及此处,我都会为感慨一句:这份冠军里面,至少有四成的功劳,属于莫德隆和他的家族。

第八任主席:弗朗西斯科·毛罗(Francesco Mauro)(1920-1923)

事实证明,当一名杰出的球队主教练,和当一名杰出的俱乐部主席,完全是两回事。上个赛季,凭借带领球队夺冠的无上荣光,球队主教练毛罗接替赫尔斯,开始担任国际米兰主席。然而,谁都没有想到,正是这次看上去并不会太过突兀的人员更迭,却让国际米兰遭遇了严重的动荡。

实际上,这种动荡一点儿都不奇怪,因为据资料记载,在毛罗任职主席期间的第一年,俱乐部居然并没有聘用主教练,这直接导致了球队混乱异常。而在次年,毛罗聘请鲍勃·斯波蒂斯伍德成为了国际米兰历史上的第一位职业教练,可惜,被意大利人称为“笨拙的鲍勃”的这位职业教练,由于语言不通以及其他各种未知原因,直接将球队带到了联赛倒数第一的位置。

降级眼看着在所难免,好在,上天眷顾了国际米兰,由于意大利职业联盟和意大利足球协会合并,国际米兰在降级之前迎来了第一次设定的保级附加赛,并最终成功保住了小命。然后,就有了“我们从不降入乙级”的口号。

这实际上是一种保级成功后的欢庆和庆幸,但对于糟糕的毛罗来说,却是一种讽刺。

毛罗,是国际米兰历史上管理最为糟糕、战绩最为糟糕的主席。

第九任主席:恩里科·奥利维蒂(Enrico Olivetti)(1923-1926)

糟糕的毛罗在混乱中被迫离任,但他的继任者奥利维蒂,却也依然要继续面对混乱的局面。在他任期中,既没有力挽狂澜,也没能悬崖勒马。俱乐部的动荡仍然在持续,但好在不会触及降级的命门了。在经历了三年的打酱油赛季之后,奥利维蒂卸任。

第十任主席:森纳托利·博莱蒂(Senatore Borletti)(1926-1929)

在我看来,有着政府参议员的政治背景,是博莱蒂能够担任主席的唯一原因。他并没有为国米在竞技层面、哪怕是经济层面,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改善。

但是,博莱蒂的价值集中体现在:在他任职期间,国际米兰历史上绝对意义上的第一巨星——朱塞佩·梅阿查,完成了自己的国际米兰首秀。

1928年,博莱蒂执掌下的国米酱油队遭遇重大危机。

这一年,执政意大利的法西斯势力墨索里尼已经执掌亚平宁权柄六年有余,根基深厚。他们崇尚着古罗马帝国的荣光,希望将一切外来语,统统从意大利日常语言体系中驱逐出境。于是,国际米兰的名字变成了不可赦免的大罪,执政党强迫国米更名为安布罗西亚纳("A.S.Ambrosiana")——一种米兰城的代指。同一年,国米再度被迫于与米兰人联队(注意,不是AC米兰)合并,取名米兰体育联盟(US Milanese)。

同时,墨索里尼的暗夜下,国际米兰的队徽也被迫变成了一个闹剧般的图案:

可以看出,在这个队徽图案里面,初版队徽中重要的穆贾尼风格,彻底消失不见;天蓝底色上的图案,变成了法西斯束棒、象征着米兰历史统治者维斯孔蒂家族的蛇形盾徽、以及象征着米兰城的圣乔治十字盾。在笔者看来,与其说这是一支足球俱乐部的队徽,倒不如说,这是墨索里尼成立的法西斯新军标志。

好在,这种荒谬的队徽,仅仅使用一年就被废弃了。难以想象,这一年的国米球迷是怎么熬过来的。

1929年,国米再次更名,将“体育联盟”换成了“体育协会”。新的队徽同样尴尬到抠脚——蓝黑间条以金色隔断,出现在圆形盾徽中间的方巾形状上,队徽下方用黑底金字写着“安布罗西亚纳”。乍一眼看上去,这可能是我小学二年级时的绘画水平。

也不知道是不甘受到压迫,还是因为不堪忍受这种连续血崩式的审丑,此后,博莱蒂卸任,离开了国际米兰。

第十一任主席:恩内斯托·特鲁西奥(Ernesto Torrusio)(1929-1930)

PS:注意,有资料中,将特鲁西奥的接任时间写成了1928年,但经过笔者多方考证,博莱蒂有照片等资料显示,是在更名后第二年离开的。也就是说,即便是一些官方媒体也会犯错。所以,如果本文中,笔者有错漏之处,实属正常。

特鲁西奥在任的时间也只有短短一年而已,但他却依然值得膜拜。因为他在任期间,主教练魏斯所率领的国际米兰,夺得了改制后的首届意甲联赛的冠军!同时这也是国际米兰历史上的第三个重大意义的全国冠军。

而更为有意义的是,在特卢西奥的带领下,国际米兰俱乐部高层不断的与墨索里尼势力斡旋,终于在夺冠后不久,成功的在俱乐部名字后面加上了Inter字样。真就是姆希塔娘的费劲!

第十二任主席:奥莱斯特·西蒙诺蒂(Oreste Simonotti)(1930-1932)

西蒙诺蒂上任后,球队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引援,这也导致球队的整体实力开始下滑,连续两个赛季都只能徘徊在积分榜中游。

1930年,国际米兰开始第一次参加欧洲俱乐部赛事。也是在同一年,以阿涅利家族为后盾的尤文图斯开始发力,在政策辅助、金元开路的手段下,尤文图斯开始从南美洲招募顶级外援。

此消彼长。不得已,国际米兰俱乐部选择了求变,1932年初,俱乐部股权结构由原来的会员制,改成了私人所有制,有着“波将军”之称的费迪南多-波赞尼,成为了所有制变更后的首位掌舵人,同时,他也是国米历史上的第十三任俱乐部主席。

第十三任主席:费迪南多-波赞尼(Ferdinando Pozzani)(1932-1942)

波赞尼是一个时代。

这期间,国际米兰队徽再次发生变更,尽管形状变成了方形,但里面却赫然标注着INTER字样!这是一次难得的ZZ胜利。

而在竞技方面,国米也迎来了第一个连续的巅峰时期,球队战绩方面常年稳居第一方阵,连续三个赛季获得联赛亚军。

波将军为国米带来了久违的稳定性,十年间,蓝黑军团每年都保持着对冠军的持续冲击性,并在1937-1938赛季再次赢得意大利联赛冠军;次年,他们在决赛击败了诺瓦拉队,夺得了俱乐部历史上首个意大利杯冠军;1939-1940赛季,国米三年内第二次夺得联赛冠军,创造了一个国米历史上的小高光时段。

然而,天降大锅于世界,在夺冠后仅仅八天,墨索里尼宣布,意大利将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国际米兰俱乐部再次受到了战争的殃及,1940年,国际米兰的蓝黑旗帜——梅阿查,被迫转会至AC米兰。两年后,波将军心灰意冷,黯然离开了俱乐部。

第十四任主席:卡罗马·马赛罗尼(Carlo Masseroni)(1942-1955)

1942年,马塞罗尼买下了波氏国米。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米兰却无奈只能参加地区级别足球协会组织的比赛。不过,好消息是,在此期间,国际米兰的名字终于由“安布罗西亚纳”改回了“国米”。

管理方面,马塞罗尼请来了在三十年代创造了尤文五连冠丰功伟绩的功勋教头卡尔卡诺,并且重金引进了多名球星;但在竞技成绩方面,却不尽如人意,连续十余载颗粒无收。这样残酷的境遇一直持续到了1952-1953赛季,功勋教练福尼开始担任国米主帅,这一年,国际米兰终于否极泰来,赢得俱乐部历史上的第六个联赛冠军。次年,国际米兰再接再厉,在联赛最后一轮的关键战役中4-2战胜特里斯蒂纳,成功卫冕联赛冠军。

马塞罗尼期间的1945年,法西斯时代彻底结束,国米队徽同样拨乱反正,回到了穆贾尼的最初设计方向上来。

比起初版队徽,1945-1960年长达15年的时间里,国米这一版队徽的最大的变化是中间部分的底色和FCIM字母颜色做了对调。

总体来讲,马塞罗尼掌舵期间,国米向好而生。

不过,遗憾的是,在马塞罗尼时代最后一年里,两夺冠军的老头显得意兴阑珊,被指责毫无进取心。于是不可避免的,国际米兰的战绩出现了断崖式下滑。在外界一致的瞠目结舌下,马塞罗尼决定出售国际米兰。

至此,一个伟大的家族,到来了。

第十五任主席:安杰洛-莫拉蒂(Angelo Moratti)(1955-1968)

国际米兰,之所以成为今天的国际米兰,正是因为与这个伟大的家族结下了良缘!

作为第一个大国际时代的掌舵人,石油大亨莫拉蒂踏着意大利经济奇迹的风口,创造了一个伟大的足球时代。

13年里,莫拉蒂投入了难以想象的巨资进行引援。尽管前五年时战绩并不理想,但在1960年有着魔术师称号的南美人埃莱尼奥·埃雷拉来到了国际米兰,在他与莫拉蒂的合力治下,国际米兰开始赢得一切:三次联赛冠军、两次欧洲冠军杯、两次洲际杯冠军,在蓝黑球衣上绣上了第一颗金星!

仿佛是遥相呼应一般,这期间,国际米兰的队徽经过几次光怪陆离的变化之后,底色变成了金色!

在此期间的国际米兰,是意大利第一支蝉联欧洲冠军杯的球队,也是足坛历史上第一支同时蝉联欧洲冠军杯和洲际杯的球队。那段时间,是国际米兰第一次名副其实的处于欧洲之巅。

老莫拉蒂的成就是无与伦比的,这不单单体现在成绩上。

管理方面,他用天价合同+绝对的信任、放权,把所有球队管理、转会、战术安排的全部话语权,统统交给了埃雷拉,这是欧洲足坛历史上史无前例的管理方式。在开创了历史先河之后,欧洲各大球队才开始纷纷效仿。

1968年,老莫拉蒂出售了国际米兰,第一个大国际时代落幕。那个时代,很多名字值得被铭记:埃雷拉,萨尔蒂、布尔格尼希、法切蒂、贝丁、瓜内里、皮基、雅伊尔、马佐拉、多蒙吉尼、苏亚雷斯、科尔索...

--------

第十六任主席:伊瓦诺·弗拉佐利(Ivanoe Fraizzoli) (1968-1984)

1968年,俱乐部前任主教练伊万诺-弗拉佐利出任主席,时任长达16年。莫拉蒂离开伊始,埃雷拉辞职,总经理阿罗迪离任,国际米兰迎来重启。

弗拉佐利期间,国际米兰经历了很多波折,有更新换代,有长期沉沦,也有再次崛起。

1970-1971赛季、1979-1980赛季两次赢得意甲冠军,并在1977-1978赛季和1981-1982赛季两次赢得意大利杯冠军。不过,球队也经历了难堪的低谷,1983-1984赛季中,球队一度跌入积分榜最后一名。

第十七任主席:埃内斯托·佩莱格里尼(Ernesto Pellegrini) (1984-95)

70亿里拉,这是意大利快餐业巨头佩莱格里尼获得国际米兰时所付出的价格。

PS:此快餐,非你们心里此时想象中的快餐。

1986年,佩莱格里尼从尤文图斯挖来了金牌教头特拉帕托尼,在历经几个赛季的磨合之后,1988-1989赛季,国际米兰以26胜6平2负的成绩拿到了两分制时代的最高积分,终于再次赢得了久违的联赛冠军。在此期间,国米众星云集,传奇汇聚:曾加、贝尔戈米、亚历桑德罗-比安奇、尼古拉-贝尔蒂、德国人布雷默和洛塔尔-马特乌斯、拉蒙-迪亚兹和阿尔多-塞雷纳。

但是,这时期的国米队徽,却实在难以捉摸:

1989年夏天,克林斯曼加盟国米,至此,德国三驾马车正式成型,风头直指AC米兰的荷兰三剑客。

1990-1991赛季、1993-1994赛季,国际米兰赢得了两个联盟杯冠军,以及一个意大利超级杯。但这样的成绩与当时更加辉煌的AC米兰却无法相比。

此后,情况急转直下,在佩里格里尼的国米末期,球队爆发了严重的内讧,险些降入乙级。

第十八任主席:马西莫-莫拉蒂(Massimo Moratti)(1995-2013)

没有莫拉蒂家族,就没有国际米兰的历史地位。没有马西莫-莫拉蒂,就没有充满温度的国际米兰。

然而,被称为小莫拉蒂的时代却充满了各种情绪:悲情,压抑,愤怒,爆发,欢庆,遗憾,无奈。

为了避免过多争议,这里不再多说了。几个词语无法被忘记:莫吉,里皮,神圣同盟,电话门。

小莫拉蒂对国际米兰的爱是毋庸置疑的,多年里,他持续不断为球队注入巨资,为球队购买了大量顶级巨星,比如罗纳尔多。但也正是这种缺乏理性的任性付出,为球队带来了难以忽视的的管理混乱。再加上莫名糟糕的运气,国米在很长时间里颗粒无收,一度被称为球星黑洞。

迫于无奈,2004年,小莫拉蒂辞去国际米兰主席职位,退隐幕后。

此外,1999年,国际米兰队徽更换成了笔者认为最为经典的图案:

第十九任主席:贾辛托-法切蒂(Giacinto Facchetti) (又译吉亚辛托-法切蒂)(2004-2006)

2004年,随着马西莫·莫拉蒂的辞职,国米3号传奇、意大利第一代伟大的左后卫法切蒂,走马上任。

法切蒂上任以后,迅速理顺并稳定了俱乐部的内部管理,在选择功勋教练曼奇尼出任主帅之后,球队两度获得意大利杯冠军。2006年电话门事件爆发后,国际米兰补获联赛冠军。

不幸的是,2006年,法切蒂积劳成疾,因病去世。

令人无法原谅的是:在法切蒂病故讣告下方,充斥着灭绝人性的污言秽语。我永远无法原谅那些对待逝去者攻击的言论和人。这也是我至今都不敢与一些人交朋友的原因:我不知道他们是否是那些留言当中的一份子,我不想陷入无限循环的相互攻击当中,于是就只能敬而远离。

此后,小莫拉蒂再度出山,并终于在2006-2007赛季迎来了他作为主席的第一个冠军。

此后,所有的事情都无需多言,穆里尼奥来了,四十五年后,国际米兰重返欧洲之巅。四十五年前,安吉洛莫拉蒂做到了同样的事情。

这是一种宿命,属于莫拉蒂家族的宿命,属于所有国际米兰人的宿命。国际米兰就是莫拉蒂,莫拉蒂,就是国际米兰。

我爱莫拉蒂。

第二十任主席:埃里克·托希尔(Erick Thohir Monkey King) (2013-2018)

三冠王之后,重情重义的莫拉蒂没能果断的进行更新换代,球队不可避免的进入了老化期。再加上欧足联财政公平政策的推行、莫拉蒂家族石油集团出现经营困境,小莫拉蒂有心无力,渐渐萌生退意。

2013年11月15日,印尼富豪埃里克-猴王-托希尔以极低的价格,购入国际米兰,成为了国际米兰俱乐部历史上的第一位外籍主席。

印尼人的国际米兰,只有低谷和更低谷,只有黑暗和更黑暗。三年里,球队沉沦于意甲中游甚至中下游,不但在各条战线上颗粒无收,俱乐部的市值和营收能力也均创下了令人不可思议的历史新低。

这期间,国米的阵容水准一降再降:

巨星T罗往前走,五个兄弟齐遛狗;

一直在散步,回传加目送;

世界波之王,飞机太寻常;

身体技俱佳,膝盖玻璃渣;

匀速漫步中,堪比马拉松;

青烟冒祖坟,竟能来豪门......

篇幅原因,简单总结一下托希尔的成绩,四个字:啥也不是。

第二十一任主席:苏宁集团-张康阳 (2018-2024)

2016年6月6日,猴王终于将68.55%的股份出售给了苏宁集团,但印尼人仍担任着公司的主席职位。2018年10月26日,国际米兰宣布迎来了新任主席,他是蓝黑军团历史上第一位中资掌舵人,也是国米历史上最年轻的主席,年仅26岁的张康阳。

张康阳掌权后,国米正式开启了复苏的脚步。后续的事情,所有蓝黑人都知道了,也都会记得。

他是历史上获得冠军荣誉第二多的主席,仅次于马西莫-莫拉蒂。

第二十二任主席:朱塞佩·马罗塔(Giuseppe Marotta)(2024-)

张康阳的离开是被动的,也是无奈的。但万事要向前看,橡树已经入主,一个新时代已经来临。

2024年6月4日,国际米兰官方宣布,马洛塔担任俱乐部新任主席,成为了国米俱乐部史上的第22任主席。

未来以来,需要等待马洛塔书写的篇章有很多。比如新球场,比如核心续约,比如边缘球员离队,比如外租球员去留,还比如小妖的取舍,B队的组建,商业的运营,以及在意足协、意甲联盟、意大利体育部等多方博弈下的左右逢源。

正如马洛塔所说的那样:我很自豪能够成为国际米兰的一员,并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俱乐部的发展。

历史的终点,永远是未完待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