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球场故事?|对话MLB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祁冬

近年来,各地棒垒协会的推动扶持政策层出不穷,再加上脚踏新兴运动的东风,棒球运动的发展肉眼可见,一举成为增势最猛的项目之一。

5月24日,由MLB美职棒大联盟主导,中国棒球协会担任支持单位的《MLB中国棒球场图鉴》(下称《图鉴》)项目,在第41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上启动,决心用全国范围内的几百个球场以及它们背后的上千个故事,为这项运动的发展铺下脉络。

为此,氪体与MLB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祁冬进行了一次对话,尝试探索这份思路中的温度和意义。

文 / 李佳浚

编 / 郭阳

棒球人口增长带来需求,《图鉴》将成最好球场指南

说起近代棒球运动发展,「入奥」二字便不得不提。

自从2020年在东京重回奥运舞台,并在去年10月再次入选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新增项目名单后,棒球的地域性被持续弱化,逐渐成长为一个拥有国际发展视野的全球性运动,中国也是这片视野当中的一部分。

中国棒球协会会长陈旭在近日接受新华社专访时曾宣称,中国男子棒球将力争取得2028年奥运会参赛资格。同时提出三大要点:一是对国家队将采取流动考评机制,并组建国家俱乐部队走出去参加国际职业联赛,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二是同步改造国内联赛,迅速突破国内联赛低水平循环的瓶颈;最后长抓青训,让通过选拔的青少年经过集中训练后,输送到国际上加以锻炼,双向培养青训人才。

诚然,一项运动的蓬勃来自多个方面。除了对于高级别赛事的积极准备以外,在日常参与的增长上,棒球也展现出了值得期待的态势。

「2019年的5月20日,我们曾做过调查,当时全国只有7个青少年赛事,不到200支队伍;到了今年的同一时间,各地已经迸发出31个青少年赛事,超过900支队伍参与了进来。」MLB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祁冬告诉氪体。

MLB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祁冬

「在大众参与层面,棒球更是已经能活跃出现在2190万人的日常生活当中。」

同时,MLB第一堂棒球课、MLB FIRST PITCH棒球公益课等线下活动,仅在去年一年便于国内举办了数百场线下棒球体验,在校园、社区等不同场景下,帮助超过20万人接触并将棒球培养成自己的兴趣爱好。而随着赛事、活动逐渐增多,越来越多人想要让棒球更高频率地出现在自己的休闲运动生活中时,一个问题开始被反复提及:哪有棒球场?

《MLB中国棒球场图鉴》,便是从业者们为爱好者们带来的一份最好答案。

图源:Pixabay

「中国的棒球场的确不够多,但比很多人想象得要多,基于棒球迅速发展衍生出的这种硬性需求,我们认为这份《图鉴》能够帮助爱好者们如愿去到他们身边的球场上,打好棒球运动,讲好棒球故事。」祁冬表示。

事实上,自从MLB在2007年进入中国,投身到中国棒球发展工作中以来,便一直秉承着全面、立体、有温度的准则,扎根到多个对于棒球运动有推动作用的赛道当中耕耘。在线上,MLB通过社媒和短视频平台创造了许多从入门,到进阶,再到专业赛事相关的棒球内容,并采取跨界联动的形式,从多个角度讲述棒球故事,激活人们对于这项运动的关注和参与。

而在线下,MLB不仅通过第一堂棒球课、MLB FIRST PITCH 棒球公益课、MLB CUP青少年棒球公开赛等多个在棒球界拥有极强认知和含金量的线下赛事活动,不断对本土棒球运动生态进行完善,更是邀请了杨紫成为MLB中国棒球文化推广大使,通过不一样的镜头语言,将棒球运动的魅力传播在多个圈层当中。

同时,杨紫也通过MLB官方社媒的镜头呼吁大家关注《图鉴》,并以分享棒球故事的方式参与到制作过程中来,同时也为观众们讲述了绍兴棒垒球体育文化中心、熊猫纪念球场、大连大学棒球场等多个本土球场背后的精彩故事。

图源:MLB美国职棒大联盟

这几座球场,也都将更为立体地在《图鉴》当中展开,而几百个球场背后的上千个故事和名字,则是这份答案的更深一层呈现。

为普及球场信息,更为讲好棒球故事

「只要有个好故事,你就永远不会被遗忘。」电影《海上钢琴师》中,麦克斯在劝说1900登上陆地时说道。

如今的生活中,日程开始用分钟计算,人们急切地把故事中最吸睛的高光瞬间塞进短视频的15秒当中,回过头来才发现,只有加上那些被裁掉的铺垫和总结部分,这个故事才能发挥出它最大的能量。

长久的留存远胜过一时的驻足,而作为最具时间沉淀的运动之一,棒球历史上从来不缺好故事。从每年都会为其举行纪念活动的杰基·罗宾逊,到已经超越棒球范畴,成为文化符号的扬基和道奇,都证明了这一点。但镜头来到国内,棒球运动在脚下这片土地上所酝酿出来的故事,却鲜有讲述。

对此,祁冬向氪体分享道:「让全国的棒球迷找到棒球场是其一,通过这些带有丰富故事性的场地为大家带来文化输出,通过好故事吸引人们对棒球运动的关注,也是我们初心的重要一部分。」

不像拥有更强受众基础和更高曝光的足球、篮球,更多人对于棒球的认知还停留在写有英文字母的平沿帽,但正是因为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当这其中的故事通过《图鉴》被铺开时,才能带来更强的冲击。

比如四十余父亲为了棒球运动得到传承,集资建造的「举父棒球场」。

举父棒球场初期效果图

2014年,Jack和Wendy退休后移居到杭州良渚文化村,并在当地组建起了一支公益亲子棒球队,后随着参与进来的家庭越来越多,日常进行活动的学校场地也有了其他规划,眼看自己和孩子们最重要的互动环节无法继续进行,这些对棒球怀有无限热情的父亲们便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棒球场。

经过为期四个月的选址过程后,Jack大手一挥,指向了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吴山前村的一片荒地:「我们的球场,就落在这」。

紧接着,筹集资金、谈判拿地、设计建造,球队中的爸爸们发挥自己的专业、资源,建筑设计师爸爸设计图纸,工程管理爸爸负责监工,财务爸爸管理经费,勘探爸爸完成卫星定位,40多个爸爸各司其职,在一片荒草之上造起了这座充满父爱和家庭温暖的球场,并取《山海经》中「举父擅投掷,虎狼惧之」来呼应棒球运动,将其命名为「举父棒球场」。

「在前期的场地整理过程中,我们会要求父母和孩子全都参与到这个过程当中来,捡碎石,搬杂物,让每一位小孩都参与到球场的建设过程当中来。现在在许多棒球比赛结束后,球员们都会一起感谢教练、观众和场地,那当我们的孩子在‘举父’打完比赛,感谢场地时,我想这会给他们带来一些很特别的感受。」Wendy在MLB《运动人生》系列节目为举父棒球场拍摄的纪录片中说道。

如今,举父已经成为整个杭州乃至全国范围内最具影响力和特色的棒球场之一,迎来又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球员和爱好者,这些家庭仍坚持着他们的日常活动,并不断吸引越来越多对他们的故事,对棒球文化感兴趣的来客,孕育着属于这个区域的棒球生态。

举父棒球场上举行的比赛

举父只是其一,在即将发布的《图鉴》中将包含的数百个球场背后,可能有上千个值得被听到的故事,无数像Jack和Wendy这样为棒球奉献热爱的人,如何将属于他们的情怀呈现,或许才是这份图鉴最有价值的地方。

祁冬表示:「从举父,到位于‘中国棒球之父’梁扶初先生家乡的熊猫纪念球场,再到见证中国队1:0力克日本创造历史的绍兴棒垒球体育文化中心,再到承载着每个棒球爱好者无限热情的各大社区棒球场,我们希望能从多个维度将这些球场背后的故事展现出来,汇聚在一起,尝试在中国棒球的历史长河中扮演记录者的角色。」

跬步千里,关于MLB和《图鉴》的长期思考

不可否认的是,棒球人口的累积不在一时,这些故事的听众也仍需积累,正如MLB长此以往所保持的初心一样,不急于一时对于流量的追求,而是通过细心耕耘,找到中国棒球最需要的那份动力,并以此为底层逻辑推广棒球文化,才能让这项运动厚植在这片土地上,并孕育出更多属于我们自己的棒球故事。

结合爱好者的声音和实际情况来看,球场便是现阶段最需关注的话题之一,这也是《图鉴》在如今顺势启动,且能够在这份长期追求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原因。「让爱好者们找到场地是其一,将棒球场的多元文化属性扩大,使其成为人们交流、娱乐的社交场景,吸引更多的人踏足棒球场再接触棒球运动,才能够打开辐射范围,为这项运动的发展带来增量。」祁冬告诉氪体。

同时,MLB多年来一直在向各地组织和球场提供专业建设建议和指导,因此祁冬也近一步向氪体透露,随着棒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未来或许会以《图鉴》为底层逻辑,添加更多关于标准化建设、成本控制、业态规划等专业方面的信息,以及帮助各地球场更好地建立、运营周边生态。

2024 MLB CUP 青少年棒球公开赛中 杰基·罗宾逊特别纪念活动

只有通过符合逻辑且富有特色的运营,体育项目的落地和发展才能长久,近年来以村BA、村超为首的「文体旅融合」代表项目所受到的欢迎,就是最好证明。人们愿意看到这种本土的,有生气的野生赛事得到发展,也愿意去投身其中感受不同于职业赛事的魅力。

「事实上,棒球场地虽然有限,却早已孕育出了不少颇具生命力的野生赛事,并在不断向前发展。」祁冬表示。

在上文提到的举父棒球场上,每到四月,一场名为「春斗」的特色联赛都会准时开启,涵盖棒球、成人慢垒、软式棒球和T-Ball四大内容,邀请4岁 - 60岁多年龄段参与者,共享棒球赛事激情和竞技魅力。

与此同时,在可持续发展这一永不过时的话题上,MLB也不断展现着来自百年历史体育联盟的坚守。4月20日,MLB美职棒大联盟「STRIKE FOR ZERO」再生棒球场启动仪式,就在广东省东莞市龙湾湿地乐跑公园花生投手棒球场上圆满举行,积极响应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旨在将环保场景从棒球场拓展至更多空间业态。据了解,下一片可持续场地也已经在推进当中,未来会有更多的再生棒球场出现在图鉴当中,以环保之名带动棒球发展。

「在MLB一个赛季超过2000场的比赛里,公益活动是最具存在感的环节之一,也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坚持,再生棒球场在中国的落地,也是 'MLB Together' 公益板块中的重要分支,我们希望能用社会话题带动体育话题,带大家在绿茵场上探索、深化其中的环保理念。」祁冬表示。

我们愿意看到《MLB中国棒球场图鉴》这样的项目受到关注,就像我们愿意让这些有关热血、感动或传承的棒球故事能够被更多人听到。借助这样一个特殊的形式,MLB能够让中国棒球场的巨大拼图第一次显现出来,至于填充其中的故事有多丰富,就交给每一位棒球爱好者来回答。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