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摔伤之后冰敷,是否不利于恢复?牢记正确处理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磕磕碰碰总是难免的,对于运动量和活动量较大的人群而言,摔伤似乎并不稀奇。很多人都有过摔伤的经验,部分情况较为轻微的人稍事休息便可生龙活虎,但摔伤情况较为严重的人大多需要尽快对患处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理。

一、人在摔伤之后应该怎么处理?

正常情况下,人在摔伤后应首先检查是否有外伤,若有外伤可以先将伤口周围的污物去除,然后用酒精及时进行必要的消毒、止血。若创面较大或创口较深,则应尽快前往医院进行处理。

如果摔伤检查发现并无明显外伤,则可微微活动摔伤位置确定是否伤及骨骼。若并未伤及骨骼,可在摔伤处采用冰敷的方式进行暂时的镇定,防止淤血堆积。若摔伤之后发现伤处疼痛难忍动弹不得,则此时千万不要逞能,这种情况下应尽量保持原有姿势等待救援,及时联系救护车前来处理。

二、摔伤之后冰敷是否不利于恢复?

在众多摔伤后的处理方法中,冰敷是最为常见的方法之一。摔伤一旦发生肌肉拉伤或关节扭伤的情况,将冰水敷在伤口处不仅可以起到收缩血管、防止血液淤积的作用,还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因摔伤导致的局部疼痛,防止患处肿胀。仿佛从冰敷的原理上来看,摔伤冰敷并无不妥,但摔伤后冰敷很有可能会导致恢复过程的延长。

但是,在冰敷过程中,血流量在发炎组织上大幅下降,这使得患处不容易出现肿胀情况,对于伤痛的恢复并没有帮助。发炎是受伤恢复的必经过程,当我们的某个身体组织受伤时,周围血流量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升高,这让废物排出和患处修复的速度得以加快。但长时间的冰敷,无疑使该有的炎症反应迟迟不出现,局部血液流通性也会大大降低。如此一来,摔伤后的修复过程将会变得较为漫长。

总之,摔伤之后的正确护理对于患处的恢复进程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看待摔伤后进行冰敷这一行为也应理性辩证。在急性损伤产生的24小时里,适度冰敷的确是一个暂时缓解的好办法,但长时间的冰敷处理无疑给患处的恢复带来了不小的阻碍。因此,适时适度地进行冰敷、牢记摔伤之后的正确处理方式,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摔伤患处的尽快恢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