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村超”“村BA”的出圈密码

村里的球赛火遍中国,甚至出圈到海外,普通的村民一下变成耀眼的明星……小说和电影里才会有的传奇故事,却在中国贵州省黔东南的小县城真实发生。相关的“村超”“村BA”球场内外的人物、故事,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真实人物的现实生活状态,也如电视连续剧般,持续不断在延展。

为什么“村超”“村BA”能火?其背后有着怎样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打开乡村文化振兴之门的钥匙在哪里?这其中的密码和启示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好奇和探究。

近期播出的六集微纪录片《我们的赛场——“村超”“村BA”启示录》,以“文化寻根和追问”为聚焦,通过球场内外六个普通人的故事,纵深探寻乡村赛事能够火爆出圈的密码。

火爆全网的场上英雄“草根球王”董永恒、二十年执教榕江的体育老师赖洪静、来自香港的志愿者录音师钟毅基、村寨里的苗族“姑妈”杨昌美、热爱篮球的乡村少女杨慧轩、以足球启航自己梦想的留守女童朱依依……《我们的赛场》跟踪拍摄的,就是他们的故事。

六个普通人,伴随着乡村赛事所经历的被看见、被关注、被点亮,使得他们内在的自豪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并且超越阶段性成功,用自己持续的努力和初心去拓展人生更多可能性。因此,他们是如此普通又如此特别,他们在镜头前展示出的那种原生态烟火人生、生活中的困难、情感上的变化、对于自我生活的创造,能够激发无数处在相似生活状态中的人,有信心在平凡中崛起,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每一个普通人都有一种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渴望。快乐乡村赛事的魔法在于,它帮助普通人完成了一次了不起的“自我大发现”,为普通人按下确认键,告诉他:“你一定能行!”

摄制组历时半年,从北京到贵州、从贵州到香港、从香港到马德里;贵州“村超”联队遇见香港明星足球队、榕江女足赴西班牙参观学习、香港录音师来到了榕江、著名球星马布里现身贵州的“村BA”球场、“村超”和英超等职业足球联赛建立合作……在赛事之外的场景转换中,六位主人公与不同空间的人物完成了一次次的情感交换、思想碰撞以及对未来的探讨。

纪录片通过跟拍和及时纪录拍摄人物强烈内心感受、突出文化差异中的相互观照等方法,帮我们去发现自有文化中那些“独一无二”的部分。比如“草根球王”董永恒带领队友到香港与明星同场比赛,看似悬殊的两种人群,在球场上公平竞争、互不相让。一个舒展的小县城与一个快速的大都市在时代中相遇、在生活中相遇……

与此同时,“村超”球场上的导播、香港志愿者钟毅基,“50岁以后在榕江发现了真正的自己”,榕江成了他乐意安家之地,也是他的心灵家园。事实上,“村超”让很多文化背景不同、生活习惯不同、语言不通的人,无论从云端网络,还是实地现场,都被吸引到贵州,像钟毅基一样参与其中。由此,快乐乡村赛事不仅是“参赛球员的竞技场”“普通人的出彩生命场”“中国乡村振兴的实验场”,还是“吸引世界目光的大磁场”;贵州这片土地不仅正成为村民、球员、教练等热爱的“心安之所”,也成为吸引世界人民前往的“热情之地”。“村超”带来的机遇,让更多人能够逆风而行,拥有了实现梦想的机会,让更多本地人能够看到更大的世界,也让更多外地甚至国际友人惊奇、好奇,从探索这片小天地开始重新发现中国文化之美。从香港明星足球队、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到英超,引发他们好奇和关注的不是谁的输赢,而是这样的赛事为何能激发出如此之大的热情。

在文化的双向奔赴中,我们看到经济发展的差异并不能界定文化的高低,年龄、身份、性别、经济水平、地域差异、国别,都不能限定生命力的绽放和对于幸福的追求。文化的生命力在于“特别”。而以“和合”为特色的人文生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多民族的和谐共生、体育比赛的文明竞争,尤其是贵州地域文化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虽然比赛有输赢,乡村赛事的重点却在快乐与和合之中。诗言志、歌咏情,《诗经》有言,如果一个人内心情感激动到用语言甚至歌唱欢呼还不足以表达时,就会“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手舞”“足蹈”又会反过来帮助我们开启心的能量。篮球和足球运动不但具有“手舞”“足蹈”的特点,有助于情感的释放和表达,还能在运动过程中暂时放空最强大脑、实现身体从理性到感性的频道切换。正如片中人物董永恒感言:足球会让他们“一起赢,一起输,一起去承受,一起去喜悦”。由此,热情、善良、包容、奉献,成了“和合”中的主旋律。全民参与、文体融合、活力四射、热情腾腾、原汁原味、返璞归真,成了“和合”中的主色调。

快乐乡村赛事用草根的狂欢,逆转复杂的世界。而快乐赛事出圈后重塑的小县城民众的信心,具有强大的传导性,外地游客、网友、国际友人,在同频共振的状态下,相互激励、共同成长,加深信任、增进友谊,在心灵上得到满足、安慰、滋养和升华。更为重要的是,民族赛事出圈出海,成为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中国的“乒乓外交”曾经有一次成功的“小球转动大球”的构建友好国际关系的实践,而快乐乡村赛事所开启的同频共振也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人的热爱、激情、包容、信心,希望以此为契机,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别样之美,增进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实现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以特色为底色,化赛场为磁场,“村超”“村BA”这样的乡村赛事,在中国乡村振兴中积极实践的经验,值得我们好好总结。

(作者张文娟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