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记者手记:在大凉山的“云端”,我给王霜做助教

新华社成都6月26日电 记者手记:在大凉山的“云端”,我给王霜做助教

新华社记者陈地

“走,跑步去!”记者的手机叮咚响起,是王霜发来的信息。当记者有些兴奋地换上运动装备来到“玫瑰梦想球场”,一身训练服的王霜早已在球场边等候,“来,开始!”

一圈、一圈,又一圈……近20圈下来,记者几乎直不起腰喘不过气,而王霜早已在场边压腿、拉伸……

就在刚刚过去的一周,国家女足队员王霜来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瓦吾小学。在这个海拔2700米、地处大凉山深处、常年云雾缭绕的“云端小学”,王霜和热爱足球的女孩们度过了彼此都收获颇丰的一段时光,而记者也在这里当了一回球星的助教。

其实早在出发前,酷爱踢球的记者便动过一点小心思:在那儿好几天,说不定可以向王霜讨教几招?工作之余是否也可以和小队员们切磋一下?“嗯,带上装备!”

清晨,当薄雾还笼罩在球场,“小王指导”开始了她的第一堂训练课。山里的女孩腼腆又害羞,抱着足球、捂着脸在角落里三五成群地低语。“大家先到中间来。”王霜大声喊道:“咦,陈记者你不是也挺喜欢踢球吗?来,我们给她们示范一下。”

“大家看,用脚弓内侧把球送出去,尽量送到队友的脚下,左右脚都要用起来。”在球场中央二十来个小球员的围绕下,记者有些忐忑地和王霜一道做起示范来。“下面我们用正脚背触球,这样球速更快,大家尽量让球贴地……”不一会儿,队员们两两成组,清脆的触球声回响在大凉山的山间。

“你球踢得很不错呀。”训练课后,王霜给记者点了个赞。有点“得意”的记者随即拿出手机向王霜展示了自己平常踢球的一些“精彩”画面。“你绝对是业余里面踢得好的,干脆这两天你做我的助教吧!”

王霜接着告诉记者,这段时间除了每天给孩子们上三堂训练课,作为职业球员她也有自己的训练计划。“你看,我还带了哑铃过来,练力量。”王霜指着身旁的哑铃说道。

采访、当陪练、做助教……接下来的几天,记者的日子也十分充实。每天下午的训练,最后一项内容是队员们分组对抗,14岁的队长约则伍支总是最不服输的那一个,“再来一个”是她说的最多的话。原定下午五点半结束的训练课总是由于输球一方不断地“再来一球”“最后一个”而过了六点都无法结束,不服输、热爱和执着写在每个队员脸上。

在最后一堂课结束之后,记者和王霜走在最后收拾训练器材。“我在她们身上特别能感受到那种对足球最纯粹的热爱,很触动我。”王霜喃喃说道,“如果我们的乡村足球坚持下沉,说不定在这样的大山里真的能走出很好的孩子。”

七天的时间过得很快,这一趟大凉山之行记者同样收获满满。作为体育记者,在女足赛场曾多次见到和采访王霜,但像这次这样,作为一个足球爱好者,与她一起为乡村孩子们踏踏实实做点事,无疑是非常难得的经历。

更让人感到幸福和感动的是,大凉山曾经是中国“最贫困的角落”,一度人畜混居、一年吃不上几顿肉、很多十来岁的孩子不读书……这些画面,多次到过这里的记者仍历历在目。如今,在大凉山的深处,有这样一群热爱足球的孩子在为梦想而奔跑,在健康、快乐地成长,而下一个孙雯、王霜或许就在她们中间,这怎能让人不心生感慨!(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