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是中国传统棋类益智游戏,历史悠久,趣味性强,流行广泛。
中国近现代也有很多著名人物爱好下象棋,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等中共领导人都对象棋十分着迷,曾经在延安多次举行象棋比赛,这其中又以周恩来对象棋最为喜欢,且棋艺不凡。
周恩来还和著名的百岁棋王谢侠逊对弈过两局,两战皆和。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先介绍一下谢侠逊。
谢侠逊(1888—1987),浙江温州平阳县人。中国现代象棋运动的开拓者,爱国象棋家,也是中国国际象棋的先驱,人称“百岁棋王”。
他四岁初知象棋门经,六岁领悟棋理,九岁通晓棋谱,十岁全县称雄,十三岁与温州棋魁陈笙战成平手,名噪东瓯。1918年,在上海力挫群雄获全国象棋个人冠军;1928年被推为全国棋坛总司令,称“中国棋王”。1929年至1931年,三次国际象棋大赛中,斩关夺隘,势如破竹,连连夺冠。扬威世界。
▲百岁棋王谢侠逊。
1937年芦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谢侠逊只身来到南京请缨救国,无奈国民党当局置之不理,谢侠逊报国无门,心急如焚。后逢南京国民政府准备派五位巡回大使出国募捐,谢侠逊毛遂自荐前往东南亚诸国,得到国民政府批准。
1937年11月至1939年,谢侠逊作为国家特使两度赴南洋诸国,从菲律宾到印尼,又从印尼到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取道缅甸回国,历时两年。谢侠逊以弈棋形式在侨胞中宣传抗日救国,为慰劳抗日伤兵、救济难民募捐,计得捐款5000多万元,及许多金银行珠宝首饰。先后归国参加抗战的华侨3300余人。为祖国神圣的民族解放大业作出贡献,被誉为“古今以来以象棋报国之一人者”。这些事情传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之一的周恩来耳朵里,他决定要亲自见一见这位棋王。
1939年,重庆。
周恩来专程赴东方文化协会拜访“中国棋坛总司令”,被誉为“中国棋王”的爱国人士谢侠逊。
宾主一见面,周恩来马上紧紧地握住谢侠逊的手:“太感谢您了,这么全力支持抗战。”
谢侠逊摆摆手,谦虚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无需言谢。”
紧接着,他们一边喝茶一边继续讨论国家大事和现在的抗战形势,聊得非常投机。在宾主谈话快要结束的时候,周恩来顺势提议:“能否切磋一盘?”谢侠逊欣然答应。
第一局,谢侠逊不知道周恩来的象棋水平,便说:“第一局让您,您先走两步。”周恩来听罢也不推辞,直接以“当头炮”开局。因为占据先手,周恩来的棋局势如破竹,兵马炮纷纷出动,很快杀至谢侠逊一边。
看到这,谢侠逊有些紧张,心想:“真没想到,原来周恩来是真人不露相啊。”
于是,他开始打起精神,认真对待,果断抓住机会,很快就吃掉了周恩来一个车和一个马。
损失了车马的周恩来也不气馁,沉着应对,棋盘上局势暂时稳定了下来。可下到最后,两人竟然陷入了僵局,最终和棋。
一局未分胜负,加赛。
再来一局。
第二局,谢侠逊只让周恩来先走一步。可没想到,第二局杀到后面还是陷入了僵局。正巧此时,周恩来有事要处理,只好留下未下完的残局离开了。
送走了周恩来后,谢侠逊继续坐在棋局前,想着能否找到方法破除这一僵局。但他试了好几次,不管用什么招数,依旧是一盘和棋。
最终,谢侠逊放弃了,感叹:“他的棋艺不在我之下啊!他日有机会,我还要再和他下上几盘。”
为了纪念这场棋局,谢侠逊特地将第二次的残局命名为《共纾国难》,并亲自写文发表在《大公报》的副刊上,呼吁国共两党通力合作,一致对外打败日本。
一时间,这篇文章引起了高度的关注,而谢侠逊也被称为“爱国棋王”。
即使到现在,《共纾国难》这盘残局依旧无人能解,始终都是一盘和棋。
但是,周恩来和谢侠逊的那一次棋艺切磋却是寓意深远,广为流传,成就了一段佳话。
▲发表在《大公报》副刊上的《共纾国难》象棋残局。
▲“共纾国难”残局。上面的文字是:
1939年夏,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专程赴重庆东方文化协会拜访“中国棋坛总司令”,被誉为“中国棋王”的谢侠逊。宾主分析当前抗日局势后,应周公提议纹枰对弈两局,均以和棋结局。谢氏当即决定将第二盘残局以“共纾国难”为名见诸报端。出于对棋王安全考虑,周公反对此议。但时隔不久,谢氏公然将“共纾国难”刊登于《大公报》,呼吁国共两党精诚合作,共同抗日,引起社会强烈凡响。棋王谢侠逊也因此被国民党特务追杀,身受重伤,周副主席誉其为“爱国象棋家”。
▲一些纪念谢侠逊或者周恩来的公共场所,也能看到竖立的象棋残局雕塑,说的就是这个事。
这就是周总理和谢侠逊留下的“共纾国难”象棋残局。
谢侠逊执红,周恩来执黑,现红先行。
这盘残局真的只有和棋一种结果吗?
红方有赢棋的招数吗?
你找到赢棋招数了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