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说起让球这个话题,我们的态度当然是“决不允许”“坚决反对”这类只在中国外交语言里才常用的词汇。事实上,中国乒乓球确实有过“让球”的经历,就是现在,也“让”过... ...
“让球”的前世和今生
在中国,乒乓球是国球,和“国”沾边,难免被赋予更多的政治含义,比如著名的小球转动地球。五六十年代的新中国,希望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实力和面貌。乒乓球在体育以外的价值就这样被发掘。
“让球”的前世
从目前已经公开的史料看,中国乒乓球让球从60年代初开始,比较公认的一位是庄则栋的“三连冠”。当时的主要想法是“树一个标杆”、“代表北京形象”。事实上,即使“真枪实弹”的打,庄则栋未必不能“三连冠”,而让球反而使他的冠军奖杯上有那么点阴影。所以庄则栋高举单打冠军奖杯时,总是说“我代表集体来领奖”。
随后,让球逐渐发展到中国队向“友好国家”让球,比如朝鲜。到了80年代,当个人意志连续决定比赛冠军走向的时候,何智丽的“爆发”将这个原本小范围的秘密引向了全国。这件事影响很大,从这之后,中国乒乓球决心用一种更公平的方式横扫世界。
进入2000年之后,中国队更进一步,从世界大赛选拔开始,实行“直通”,队员面对平等的竞争环境,有实力就打出来,张超、姚彦、木子、许昕都曾凭借直通赛的出色表现搭上世乒赛的班车。
其实,“让球”说穿了还是对自身实力缺乏绝对自信,结果你让他、他让你,老让谁“牺牲”都不行,越让,队内关系越复杂,然而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家全“点着”了。
现在,通过“直通赛”的形式,中国乒乓球队刺激了竞争,不管你是30岁的世界冠军,还是15岁的小朋友,大家直接面对面“死磕”。这种竞争反而促进了中国队水平的提高。水平高了才更有信心,现在的中国乒乓球队,只有对手怵我们的份,我们的队员不论打谁,信心都是足足的100%,甚至是120%。反应在结果上,就是如果中国参赛人数多,那么包揽四强成为习惯,如果参赛人数少,会师决赛也是标配。
“让球”的今生
不论是从哪个角度说,“让”一定、确定以及肯定是不对的。现在中国队实力强了,那么,“让”在今天绝迹了吗?
答案是——没有...
这里首先有一个乒乓球比赛的“潜规则”,乒乓球不似网球,比赛中没有送对手鸭蛋的传统,所以一旦打到10-0的时候,领先一方的队员往往会故意一个发球下网,送对手一分,避免被打11-0的尴尬。2013年,首次参加世乒赛的小将胡丽梅,因为太专注没找到让分的机会,打了对手一个11-0,下场后被教练一顿“教育”。
这是纯乒乓球赛礼仪的部分——让1分...
有的时候,教练要求不止让1分。09年世乒赛,网上有一个特火的段子,内容是张怡宁的。当时女单1/8比赛中,张怡宁4-0横扫匈牙利老将托特,4局比赛仅让对手拿到17分。居间休息的时候,张怡宁的场外教练李隼一脸的严肃:
“不是说好让两分吗?”
“忘了!你不是让我对拉吗?”
“这球你得撇过去。”
“撇过去干吗?我怕她接不着!”
“那你放两啊!”
“我放两,我放了我肯定!我原来是想和她对拉来着。”
这里的“放两”就是让两分。说白了,这只是竞争激烈的世乒赛中一个很小的插曲,其实,这个“让”的范围也还是局限在乒乓球礼仪之中,说穿了就是不想让对手输得太难看。这个“让”准确的说是“让分”,我们当然也不能说张怡宁就此打假球了。
过去“让球”让的是结果,是“利”。现在“让球”让的是尊重,是“礼”。一字之差,反衬的是两种心态,两种精神!
不过“让”归“让”、“礼”归“礼”,也不能太放松,2013全运会乒乓球比赛,某队员比分遥遥领先,出于礼貌送了对手一分,哪知道对手抓住机会一路狂追,差点把这局翻回来,引得该队员赛后一个劲吐槽“哪有这样的”。
“让一分”也好,决不放弃也好,其实都是比赛的一部分,仅此而已!(搜狐体育 思航雨)
专栏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