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杨健
有丁俊晖,我们的骄傲;只有一个丁俊晖,我们的骄傲有些脆弱。作为维系这份“脆弱骄傲”的第一兼唯一责任人,丁俊晖很孤独、很疲惫,当然,也很脆弱。
久而久之,当我们想从丁俊晖身上索取些骄傲的时候,他的表现便愈发脆弱。
如何不让引颈期待中的球迷失望,成了小丁无计可消除的问题,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下了心头,又上皮头。
小丁的问题,困惑着他自己,也困惑着因他而骄傲也因他而失望的人。针对“丁俊晖现象”,人们提供了多款解释:技术缺陷、心理因素、培养体制、成长环境、教育背景……
解释很多,但问题依然无法解决,甚至这也成了一个问题。
归根结底,恐怕只是一个问题:我们只有一个丁俊晖。当小丁同中国斯诺克运动画上等号时,双方便建立了一种“全无或者全有”的危险关系。
事实上,小丁不可能解决自己身上所有的问题,更不可能解决中国斯诺克运动所有的问题。要求一个内心还处在“襁褓”中的孩子,扛着中国斯诺克运动去闯过瓶颈,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孩子没能成为巨人,而是更依赖“襁褓”。
丁俊晖需要的是从沉重的光环中解脱,球迷需要的是把他放下。
很幸运,彼此的需求在2007年斯诺克皇家伦敦钟表大奖赛上,“准确对时”。刘崧击败丁俊晖的克星马奎尔、傅家俊险胜世界排名第一的希金斯,会师八强。
在丁俊晖早早被淘汰的情况下,比赛仍是中国人的擅场,中国的斯诺克运动仍不会冷场。
中国斯诺克运动的蛋,不必再悉数放进丁俊晖这一个篮子里。这是第一次,但足以让彼此释然。而对双方而言,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解放?
小丁止步于小组赛,可沉舟侧畔千帆过。在斯诺克运动的故乡,中国势力醒目地崛起。或许惟在万木春色中,小丁这株“病树”才会真的被人遗忘,并在被人遗忘中学会坚强。
|
·欧冠决赛盘口解读 巴萨赢面稍大 |
·段暄 |拜仁大投入这次是动真格 |
·徐江 |高洪波另类图片大派送 |
·孙贤禄 |高洪波组队思想值得赞同 |
·颜晓华 |科比队友什么时候可支持他 |
·冉雄飞 |老聂的嘴和山东鲁能的腿 |
·马寅 |陈忠和离开女排的日子 |
·陈书佳 |谢杏芳被叫阿姨 |
·张斌 |一场人和猫的伟大比赛 |
·马晓春 |俞斌的棋王是谁封的? |
热点标签:NBA 姚明 火箭 易建联 杜丽 CBA 郭晶晶 王治郅 刘翔 殷铁生 郎平 全明星 麦迪 于芬 欧冠 弗老大 年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