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伊很郁闷,作为国奥队和国家队一肩挑的人物,他始终找不到前锋帮他摧城拔寨。于是我们看到,在中澳之战的训练场上,六十多岁的杜伊干脆给中国球员做起示范,他带起球左突右闪,可在要射门那一刻,立足脚重心不稳,摔倒在地。
国家队和国奥队在比赛中,找不到前锋,或者准确地说,球队前五十脚都在顺利传递,但没人能承担最后一击,这个问题应该找谁算账?
先看看本轮中超联赛的锋线吧,保准会吓你一跳!
这是谁的中超联赛?
如果你坐在中超赛场的看台上,双眼只盯着两方球队的进攻,你会立即做出判断,你走错了赛场,这是“老外”比赛。
请放心,这与你的眼睛视力好坏无关,也与你脑袋智力无关,因为在中超16支球队锋线上,你会看到20名外援前锋。这时候你会产生错觉,你以为中国球员才是外援。
20名外援前锋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中超16支球队中,仅有山东鲁能和成都谢菲联两支球队的前锋搭配为清一色的本土球员。北京国安和武汉光谷,采取单外援前锋,而辽宁宏运、上海申花、广州医药、陕西中新则是采取了双外援前锋战术;其余8支球队,则多数使用中外搭配的前锋组合。
前锋的价值何在? 进入中国足球职业化的第十五个年头,国内前锋出现难产现象。职业化之初,中国联赛赛场上数得上名字的前锋有很多,其中高峰、高洪波、郝海东、黎兵、杨晨等人都给球迷留下深刻印象,但随着职业化进程的推进,足球投放市场,能够打上madeinchina标签的前锋越来越少。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篮球说明白。中国篮球一直以来,出过不少优秀的组织后卫,但随着职业化的开启,优秀组织后卫越来越少,姚明这样的大个子接到舒服传球的几率也明显下降。于是中国篮协曾准备启动组织后卫培养计划,与此同时,在各种训练营中,组织后卫的人数日益增加。
中国组织后卫由优势变为稀缺,从一位篮球记者的经历就可明白一切。有一个篮球记者,带着一个孩子考篮球学校。教练员看完这个篮球少年的比赛后,说以后一定会有出息,是个不错的苗子。“那收了?”“不错是不错,但是不行。”篮球教练说,他要是长到两米的个头,我现在就要了,但是他的个子太矮,“后卫的成材率太低,不像中锋,你有个个头,就能打上比赛啊。”
中国足球的前锋问题和中国篮球缺少组织后卫的问题同病相怜。在足球场上,除了守门员外,前锋的位置所需要人数最少,而前锋的表现好坏与否,有着明显的考量依据,那就是进球数量。在青少年培养过程中,为了达到较高成材率,教练员不愿意培养前锋,家长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打前锋,最后,能够走进职业赛场上的前锋球员越来越少。
中日实况MM秀性感
(责任编辑:宋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