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搜狐网站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北京2008年残奥会 > 游泳

独臂英雄杜剑平:夺冠后 最想感谢的是妈妈(图)

  新华社北京9月7日奥运专电 如果可以,25岁的浙江金华小伙杜剑平,真希望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S3级男子100米自由泳的冠军领奖台上,摆个酷酷的造型——在胸前用手比划手枪或者“7”的样子,好像时装模特那样,可是他仅有的右手被鲜花占满了。

  如果可以,第二次参加残奥会的杜剑平,真希望赛前不再那么紧张,手臂和身体都痉挛抽筋了,白白消耗体力,否则他在最后25米时还可以自如换气,让胜利来得更轻松一点。

  如果可以,水下摄影一定可以拍到比赛最后10米时,杜剑平咬牙切齿的“狰狞”表情,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拼了!一定要拼到终点再说!

  胜负之差只有一臂间

  0秒44,是杜剑平与亚军之间的距离,不过一个划臂动作的时间。

  出水后,杜剑平笑了,表情舒畅。这是他收获的第四枚残奥会金牌,前3金在4年前的雅典。

  队友们见到获胜后的杜剑平都开玩笑说:“不要赢得太轻松啊!”杜剑平老实地回答:“哪儿啊,赛前我都要紧张死了,思想压力特别大,肌肉都抽筋了。比赛过程中,我眼看着对手追上来了,心里那个急啊,只能拼命划臂、憋气。”

  “我很想拿下这个项目,为了这块金牌,我等了4年!说什么也不能让金牌飞走了!”杜剑平说。

  4年前,雅典残奥会,杜剑平在这个项目中获得银牌,来自捷克的冠军科瓦尔速度太快了,让他望尘莫及。如今,他改写了世界纪录,成了让其他选手望尘莫及的对象。

  “那个时候我输得心服口服,确实是能力不够。不过现在的我也没有那么厉害,比赛时还是会呛水。”杜剑平说。

  外人有所不知,对于残疾游泳选手来说,呛水是日常训练时经常发生的事情,他们不但要改善泳姿、提高成绩,还要进行更多身体协调和平衡能力的基本功训练。

  常在水中游,哪个不呛水

  “常在水中游,哪有不呛水的。”杜剑平轻描淡写地说道。

  他所在的S3级,是指运动员能适当地用胳膊划水,但不能用腿或躯体;运动员四肢有严重的协调问题,或者严重的四肢短缺以及残体非常短的四肢高位截肢。

  即使是同级别,杜剑平也处于劣势,他只有右臂能自如划水,左臂和身体躯干都不能用。

  仔细看看,杜剑平右臂和手腕上大大小小的伤疤非常多,这是他在陆上进行拉力训练以及在水里水线碰伤的痕迹。教练赵玲玲看了都心疼,杜剑平反而安慰教练:“没事没事,很快就好的。”

  但是天天要下水,伤总也好不了,日子久了,伤疤都变成一道道黑色瘢痕。

  此外,为了保持“水中轻舟”效果,杜剑平透露自己平时吃东西很注意,9月7日早餐他吃了一个汉堡包和薯条,午饭是一碗粥和咸菜,赛前他只吃了一点水果,生怕增加一点点体重,会增加他比赛过程中的负重。

  肢体不方便,并不影响杜剑平的乐观和开朗。临上场比赛前,他不停地向观众挥手、并且亮出了一个胜利的V字形。“我本来还想来一个更酷的手枪造型呢,也算是展示我们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妈妈给了我三次生命

  “哈罗,哈罗!”等候领奖的时候,杜剑平给在浙江金华家里的妈妈打了一个电话,除了开头冒了一句英语,后面说的全是家乡话。这是他夺冠后打出的第一个电话,时间不长,只有一两分钟。

  “我就说,我拿第一了,其他也没有多说。和她不能说太多,一个是没有时间,领奖前嘛;再一个,我说得太复杂了怕他们听不懂。”杜剑平开玩笑说。

  说虽这么说,在杜剑平的心里,偶像并不是奥运会上勇夺8金的美国“超级飞鱼”菲尔普斯,而是自己的妈妈。

  “对妈妈,我只有感激之心,感谢她给了我好几次生命!”说话间,杜剑平的声音颤抖了。

  “第一次生命,是妈妈给予了我,让我来到这个世界上。第二次,我5个月大时,得了脑炎,后遗症就是现在这个样子。医生告诉爸妈,这孩子没救了。但是妈妈没有放弃。第三次,七八年前,我全身过敏,都是红色的脓包。要不是妈妈一口气背我到医院,医生及时给我打了救命针,差一点就没有我了。”

  被弟弟带到了小溪边玩水的杜剑平学会了游泳,但妈妈怎么也不放心。“她总担心我会出现意外,总是拿根竹竿看我游,随时准备救我。后来看我没问题了,被市队选中了,她才渐渐放心。”

  

  杜剑平在比赛后向观众致意。 新华社发

  

(责任编辑:冯建爽)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金牌榜更多>>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