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参加2009年中国·武汉第36届国际横渡长江活动的12个横渡方阵的716人从武汉市汉阳门下水,到江滩三峡石广场上岸,全程4300米,这个区域处于长江与汉江交汇处,追寻着当年毛主席畅游长江的线路,恢复了往年的横渡线路,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横渡长江。
同时,今年的横渡长江活动也只采取方队横渡的方式进行,不再举行抢渡赛。为的是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全民健身行列。
水与武汉人的生活有着不解之缘,正像大连的足球、潍坊的风筝、洛阳的牡丹一样,横渡长江在武汉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是武汉的品牌和名片。如何将这一名片做大做强,有关部门一直在积极探索。
中流击水的记忆
从1956年到1996年,30届的横渡长江活动让每一位武汉人都记忆犹新。但是从1997年到2000年,武汉市整整四年没有举办渡江活动,当时不少人为之遗憾,担心一个这么好的城市名片从此失落。
2001年,渡江活动再度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人们发现,渡江较之以往不仅精彩、激烈、更有观赏性。这一年的渡江时间从原定7月提前到5月,与武汉最旺的旅游季节五一结合,路线改由越过两江交汇处,几乎直线上岸,起水改选汉阳南岸嘴,体现武汉特色区位,这些变化都是基于市场的带动,将旅游主题活动与武汉的优势资源结合。
这一年,渡江成为武汉旅游的主打产品,被旅游部门拿到全国乃至世界范围推广,赢得了火热反响:5月1日,武汉市组织首届抢渡长江天堑挑战赛暨第31届横渡长江活动,迎来了旅游黄金周“开门红”,当日来武汉的游客突破20万人。
随后的几届横渡长江活动均采用这一模式,有关人士指出,横渡长江活动不仅是游泳选手的竞技比赛,也是体育产业、旅游业、企业招商引资、抢滩市场、展示城市特点的上佳机会。
传统横渡谱新曲
与往年抢渡和群众漂流两种横渡长江方式不同,今年,横渡长江从竞渡恢复为传统的方队横渡,并将时间重新选在7月16日。由于以往抢渡多为专业选手参赛,对参与人员的游泳技能、体能等各方面的要求较高,参与面相对较窄;而群众漂流线路距离相对较短,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横渡。据主办方介绍,此次活动采取群众方队横渡长江,是让更多的游泳爱好者能够挑战长江,横渡长江,体现后奥运时代。方队横渡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体现全民健身活动的全民性。
尽管在线路和日期中做出调整,但是横渡长江活动这一传统品牌赛事融入的文化元素和人文内涵却丝毫不减。在第35届横渡长江活动,提出了“搏击长江,梦圆城运”的响亮主题,把时代特征、城市文化和体育品牌有机结合,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大胆创新,通过“话说渡江”主题晚会,把家喻户晓的都市茶座电视栏目搬到江滩。
品牌脉动文化内涵
“2009年武汉第36届横渡长江活动的这条线路是追寻当年毛主席畅游长江的线路,此条线路“险”有两处,一是汉阳门下水处的长江大桥1-4号桥墩,此处水流较快,二是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此处水情复杂,对我们游泳者来说是更大的挑战。”有多次横渡长江经验的女勇士张郑春说。
“2002年以后举办的横渡长江活动,均采取是抢渡赛和群众漂流两种方式,很多游泳爱好者反映群众漂流线路距离太短,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横渡,不过瘾。今年,我们将只采取群众方队横渡的方式,就是要让更多的人能参与进来。”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更是向社会征集会徽、会歌,进一步打造横渡长江活动的品牌形象;同时沿袭奥运元素,金镶玉奖牌再现;还首次将大禹文化、归元文化、琴台文化融入横渡长江活动中,不断挖掘横渡长江活动文化内涵。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