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国手马晓春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有一个段子曾江湖风传:某次比赛,对手大幅落后仍不投子,马“妖刀”愤然出手,于己方大空中自填一子。潜台词——让你连走两步又有何妨?对手遂大愧而去。
如此明火执仗地“谦让”,在比赛中并不多见,尤其是全运会这样的国内体育最高舞台。
终场之前,解放军队212比213落后内蒙古队1环,只要丁文浩最后一箭打出1环以上,他们就能晋级。然而“奇迹”突然降临,丁文浩举箭屏息良久,却毫无征兆地放了下来。此时离规定出箭时间仅余2秒多,张皇中他未能完成最后一箭,被判0环。
全场大哗。丁文浩苦笑着摇头,神色中却并无太多沮丧。身边原本已经绝望的内蒙古箭手们,则紧紧拥抱,欢呼雀跃。有意思的是,大难不死的内蒙古队此后越战越勇,最终竟然加冕冠军。
赛后有人质疑:丁文浩失误诡异,背后是否有奖牌利益作祟?对此无意做太多探究,不过因奖牌利益而生的“趣味”插曲,在十一运射箭场上并不鲜见。
昨日爆出的一场“嘴巴官司”颇惹人眼球。女团半决赛,上海队1环优势淘汰山东队。东道主箭手张妮娜最后一箭仅打出5环。她赛后哭诉:“规则明确规定不能干扰对方运动员。我射最后一箭时,上海队一直在干扰我,她们不停地说:‘让她射个4环、4环’。她们的教练居然还带头这么做。”
与此同时,晋级决赛的上海队也是愤愤不平,痛斥东道主的“咳嗽协奏曲”——一到上海队员张弓搭箭蓄势待发的关键时刻,身后总会有人不间断地大声咳嗽;而轮到东道主箭手,咳嗽声就适时停歇。当然,不甘心吃哑巴亏的上海队员也留了后手,对手比赛时她们便嬉笑不止。
就在这连绵不绝的咳嗽声与嬉笑声中,十一运射箭比赛尴尬收尾。
本报济南电 特派记者邹谨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