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搜狐体育讯 (搜狐体育 曾珍 温哥华2月27日报道)在大获全胜取得惊人成绩之后,回头再想想中国短道的现状,就会发现,李琰是一个怎么也无法抹过的名字。这一点在冬奥之前的训练中就能感觉到,而弟子们更是对这位少帅心服口服。
09年的6月,为了备战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中国短道队来到云南红塔基地训练,主教练李琰在那里有自己单独的一间房,虽然陈设非常简单,但却满是温馨,床头摆放的是丈夫女儿的照片,床不算大,却收拾得整齐而干净,还挂着一个可爱的粉红色蚊帐。
“现在已经有蚊子了。”李琰笑着说到。
6月的云南不算炎热,却有些潮湿,很适合蚊子生存的环境。出生在9月的李琰,是典型的处女座,追求完美,对每个细节都很在意。即使在云南只是临时居住,封闭一个月,她还是尽可能想让自己变得舒服一些。
当然,除了生活当中,训练和比赛,李琰最讲求的也是“细节”。
“在滑冰技术方面,我最强调的当然是细节,那是专业方面的东西,要根据自己运动员的特点,去有针对性告诉他们解决的方法、方式。”实际上,李琰算得是中国短道的第一人,在1988年,同样在卡尔加里举行的奥运会上,短道速滑还只是表演项目时,她夺得女子1000米金牌,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她拿到女子500米银牌,这是中国短道速滑第一枚奥运奖牌。只可惜,在那届比赛中,原本有望争金的女子3000米接力项目,中国队在因为在半决赛一路领先的大好局面下摔倒,失去夺金的机会。
“那一次其实大家都很遗憾,因为可以这么讲,我们当时实力高出一块儿,但集体项就是这样,大家都想做到最好,失误也很正常。”不过,已经当上主教练的李琰在回顾这事儿的时候,她再次提到细节,“如果是我,我可能会把准备工作做得再细一点。”
从2006年回到中国,担任国家男女队主教练后,中国短道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除了女子项目在大赛上出现大包大揽的局面外,新生代的男选手渐渐从低谷走出,并开始在世界杯以及世锦赛上争金夺银。在采访他们的时候,无论是王濛,还是韩佳良,他们再提到教练带来的帮助时,最多提及的也是“细节”。
王濛:细节让我好上加好
“其实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教练,教的都不一样,我当时在辛老师(辛庆山)那儿,或者伊老师(伊敏)那儿,我是在一种基础不是很高的情况,还在上升空间,我一下可以跨这么大,但当我达到一定高度上时候,我再想往上爬就很难。就像我那会儿说,你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到那个到达顶峰的时候再想往上走已经很难。”
王濛说,她感觉,李琰来后,给自己带来最大的变化就在细节。
“她来的时候我已经到这儿了,于是她只能不断挖掘我的细节,但只要我进步一点,对于我来说都是进步很大。我们教练经常说基础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在我身上,她觉得训练能力,比赛能力已经很强了,只有一点,一点来拉你的细节。”
李琰是在2006年都灵奥运会之后回国担任主教练的,当时王濛刚刚在冬奥会中获得女子500米的金牌。虽然,在刚来队里时,王濛对于主教练还有很多的不满,以及不能接受的地方,包括对她的训练方法。也炮轰过李琰,扬言退出国家队。但最终,李琰还是用自己的包容和实力赢得了王濛的尊重。在前不久,王濛在温哥华奥运会中成功卫冕500米金牌时,她当着几万观众的面,跪在冰面上,给李琰磕了一个头。
韩佳良:细节让我思路清晰
在目前的男队中,韩佳良的成绩无疑是最好的一个,他曾屡次在世界杯比赛中获得奖牌,也是5000米接力的主力成员,拿到德国世界杯的冠军,以及世锦赛的银牌。不过,四年前,他的成绩并没这么好,都灵奥运会之前的国内选拔也遗憾落选。
说到这几年的变化,他认为李琰的到来帮助很大。特别是技术上的改变,李琰带来的新的训练手段和训练理念,让他在思想上根本转变。
“教练她更抓细节,比如说每个关节的角度,我们滑行的时候,踝关节,膝关节,每个关节的角度都会非常细,包括滑行的时候,每一步的下刀,每一步的蹬冰都会非常细。”韩佳良透露说,原来他也知道应该怎么去蹲,怎么去蹬,但为什么要这样做,自己却不清楚。但在有了更充分的准备后,他的思绪也渐渐清晰,“其实规律性的东西,我们一般都知道,但主要的是,你怎么通过你的思想,把它理顺,在场上很好的运用出来。
盛赞-三大社:王濛第三次加冕 中国包揽四金史上第一
对手-韩国短道女队缘何上演大崩盘 内讧争斗成致命伤
声音-王濛:李琰是创造历史的女人 周洋精神支撑着我
直击-现场:周洋全力掩护队友前行 霸气王濛强行超越
|